| 网站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殖资讯 | 养殖培训 | 养殖项目 | 农林盆栽 | 文章中心 | 图片中心 | 
您现在的位置: zoonxw.com养殖网 >> 文章中心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饲料起家布局养殖产业海大集团:产品与服务并重扎实发展           ★★★ 【字体:
饲料起家布局养殖产业海大集团:产品与服务并重扎实发展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2/11/27    

  海大集团是一家始终保持研发投入及产品强竞争力,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全方位为客户提供服务的服务型企业,核心业务是饲料、种苗和动保产品。

  公司业务开展以饲料为核心,苗种、动保为两翼,构建了三位一体协同发展的公司业务发展基础,覆盖到了养殖的全过程需要,从而帮助客户提高全流程的养殖效益,有效提高用户粘性。

  在此基础上,公司利用自身在饲料、种苗、动保等领域的多年积累与优势,积极发展养殖业务,寻求未来新的增长点。

  公司成立之初就成立研究中心,围绕育种、营养、健康、养殖与食品,搭建行业领先的研发体系。目前公司在动物营养和原料利用的研发能力、产品的配方技术能力、原材料价值采购能力、内部运营能力等各项专业化能力建立优势,从而获得了显著优于竞争对手的产品力。

  海大集团多年稳健发展,业务条线年广州海大饲料公司正式成立,公司从水产饲料起步,稳扎稳打进行横向拓展,2006 年提出“畜禽饲料与水产饲料共同发展”五年规划,2010年开始布局猪料业务,2020年开始布局反刍料业务。

  公司同时也进行产业链纵向延伸,2007年开始发展水产苗种业务,2013年畜禽动保业务起步,2015年进入生猪养殖领域,丰富自身经营领域,实现公司持续发展。

  公司股权结构稳定,董事长薛华通过海灏投资间接持有公司股份54.58%,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以董事长薛华为代表的公司高管的专业背景深厚,大部分毕业于农业类高等院校,具有较强的专业背景,管理层的专业性有利于保证企业研发能力上的持续优势。

  公司在董事长和高管的带领下紧紧围绕“拓市场、铸品质、谋发展、增效益”经营主题,坚持“客户至上、追求卓越,以人为本、长期利益”的企业核心价值观。

  2008-2011 年高速发展阶段,复合增长率达 38.27%;2012-2016年稳定增长阶段,复合增长率为 15.17%;2017-2021 年,行业政策及非洲猪瘟疫情影响下,增长再次加速,复合增长率达 27.49%。净利润方面,受生猪养殖业务影响,2021年净利润同比下降 36.73%,但 2016-2021 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仍达到 13.27%。2021年剔除生猪养殖后的净利润为 24.92亿元,同比增长 32.97%。

  2021 年,公司第一大业务饲料销售业务营业收入为 698.26 亿元,占公司总营业收入的 81.19%;第二大业务农产品销售业务,营业收入为 86.29 亿元,占比 10.03%;原料贸易业务/动保产品销售/其他业务分列其后,分别占比 7.43%/1.04%/0.3%。

  水产饲料业务季节性明显,旺季为 7-10 月,因此公司整体营收及利润呈季节性变动,一、四季度较低,二、三季度较高。公司季度营收占比保持平稳,一季度收入占比过去四年维持在 17%-19%间。

  受益于公司成本管理能力的提升及整体业务产品结构的改善,公司销售毛利率、净利率整体稳中有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2021 年受生猪板块亏损影响利润率承压,公司 2022Q1 销售毛利率、净利率下降至 8.02%与 1.16%。

  2016 至 2020 年,ROE 上行至 23.87%,2021 年受到生猪板块波动影响,ROE 水平下降至 11.46%,但仍处于行业高位。公司的高 ROE 主要源于领跑行业的资产周转率,反应了公司高效的管理体系和市场联动机制。

  公司 2021 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4.94 天,为历史最低点,反映公司运营能力持续提升。

  公司管理费用率与财务费用率均保持稳定,2021 年分别为 3.55%与 0.47%。销售费用率呈下降趋势,人均饲料销售量逐年上升,反映公司人均销售效能逐渐提升。

  饲料行业目前处于成熟阶段,行业产量增长较为缓慢,2014-2018年产量复合增长率为 3.7%;2020-2021年受益于畜禽周期高景气,产量维持较高增长,2018-2021年行业产量复合增长为 8.8%。

  以产量结构来看,饲料行业中,猪料产量占比达到 45%,肉禽和蛋禽饲料合计占比 41%,水产饲料占比 8%。

  从2013年到2019年全国饲料企业数量从10000多家下降到7800多家,整体规模化趋势较强,龙头企业依靠提供差异化的产品与服务保持行业领先优势。

  2021年,按照饲料销量占全国饲料产量比例来看,第一新希望为9.73%,第二海大为6.71%,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饲料、种苗、生物制药、智慧养殖、食品流通、已经正在开发的宠物食品和金融板块,其中饲料业务为公司根本,占据公司营业收入的 80%以上。

  2017 年至 2021 年,公司饲料业务销量占行业产量比例从 4.30%稳定增长至 6.69%,对外销量从 849 万吨上升至 1877 万吨。2021 年海大集团位列全国饲料行业第二位,全球饲料企业产销前十。公司的饲料业务主要分为水产饲料、禽饲料、猪饲料三类,2021 年公司禽饲料、猪饲料、水产饲料对外销售量分别为 944 万吨、460 万吨、467 万吨,分别占比 50.29%、24.51%、24.88%。

  公司饲料业务毛利率常年维持在约 10%-12%水平,处于行业领先水平。2021 年由于大宗商品价格上行,毛利率受到影响。随着公司产品结构改善及公司提价向下游传导部分成本压力,饲料业务单价近年来呈上行趋势。

  我国水产品人工养殖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全国水产品产量 2021 年达到 6463.7 万吨,近 5 年来较为稳定。在捕捞资源减少和政策收紧背景下,人工养殖水产品在水产品总产量占比持续提升,从 2017 年的 76.12%上升至 2021 年的 83.37%。

  过去 10 年水产料产量 CAGR 为 3.1%,增速有所放缓。目前水产品饲料普及率较低,2019 年工业饲料普及率仅为 25%。

  由于传统投喂冰鲜杂鱼的养殖方式存在成本优势逐步丧失、资源浪费、疾病传播等问题,投 喂水产饲料比例有望进一步上升。仅以 2021 年人工养殖水产品销量 5388.6 万吨为基础,如果按照 50%投喂水产饲料的比例,饵料系数 1.8 的假设来计算,需要水产饲料 4849.7 万吨。2021 年水产饲料总产量 2293 万吨,理论上还有近 2557 万吨的市场空间。

  我国水产饲料集中度较低,但第一梯队企业优势明显。2020 年行业第一海大集团市场占有率为 18.2%,第二通威股份为 12.95%,第三新希望为 6.17%。

  行业整合趋势确定,龙头公司有望依靠强产品力、高品质服务及前瞻的特种水产养殖布局 等,进一步扩大领先优势。

  1)膨化料占比提升空间较大。水产饲料主要分为颗粒料和膨化料,膨化料具有投喂效率更高、对水质污染更低等优势,而目前仅部分中高端水产以投喂膨化料为主,2019 年膨化料产量仅占 17%。

  2)随着消费升级,营养价值高的特种水产品需求不断上升,且特种水产饲料普及率仍然较低,预计特种水产饲料增长有较大空间。

  鲈鱼、石斑鱼、大黄鱼、黄颡鱼等特种鱼近年来产量保持快速增长,带动特种水产饲料持续增长,2010-2020 年特种水产饲料产量从 111 万吨增长至 197 万吨,CAGR 为 5.9%,显著快于水产饲料增长速度。

  公司自 1998 年进入饲料行业,在水产饲料领域快速崛起成为行业龙头。公司在品类上实现了从水产预混料到对淡水鱼类、海水鱼类、虾蟹特种水产料的覆盖;在服务范围上实现了从仅饲料销售到种苗、动保、养殖等综合服务的延伸;在经营区域上完成从华南向国内其他区域、东南亚、南美的拓展。

  截至 2021 年,公司水产饲料销售量达到 467 万吨,占行业产量比例达到 20.37%。从公司产品结构来看,预计公司高盈利的特种料及膨化料均能保持较快增长,整体产品结构的改善将带动公司毛利率稳中有升。

  公司顺应消费需求变化,一是加大虾蟹等特种水产料销售,19-21 年公司虾蟹料销量增速均明显高于水产料整体增速;二是加大膨化料布局,公司 19 年发布可转债,拟新增饲料生产线 条为膨化料生产线%。

  从客户服务角度,公司能够全方位解决养殖户痛点,增强客户粘性,同时对公司水产饲料、动保、育种业务协同发展形成有力支持。

  公司水产养殖解决方案包括养殖技术培训、优质种苗、高效饲料、科学动保、水质监控、养殖过程服务支持、市场价格预测、监控及终端产品销售支持等各个环节。

  从公司销售区域来看,水产品养殖有区域聚集性,公司基于地理位置、温度气候、水产养殖特点等因素,前瞻布局,以华南地区为立足点,再延伸至华中、华北、华东地区。

  公司在东南亚的越南、马兰西亚和印尼,美洲的厄瓜多尔,非洲的埃及也有布局,21 年公司海外收入已经实现销售收入 71 亿,毛利率维持在 11%左 右稳定水平。

  公司采用“中心+分子公司”运营模式,在总部设置了研究院、采购中心、财务中心、运营发展中心院等多个专业职能部门,并按区域或经营品类设置多个大区/事业部,为各大区/事业部以及各地子公司提供一体化的管理和服务支持。这样扁平化的管理模式,使得公司能够更快速地根据市场状况做出反应和调整,提升运营管理效率。

  全国猪饲料产量持续上行。2008-2017 年,全国猪饲料产量从 4577 万吨增长至 13076.5 万吨。2018-2019 年,非洲猪瘟影响下生猪存栏下滑,饲料销量跟随下滑。

  2020-2021 年,随着疫情得到控制,猪肉缺口放大,产能快速扩增,21 年猪饲料产量 13076.5 万吨,同比增加 46.6%。猪饲料行业集中度较低,且头部企业产品差异性不大。头部企业双胞胎、新希望市占率仅为 8.41%、7.61%。

  公司原本重点销售区域为华南地区,为加强公司在北方市场的布局、促进主营业务发展壮大,公司于 2017 年收购大信集团,在山东地区形成优势,后进一步扩展华北、西南、西北等地区,并快速在新市场取得产品竞争优势。

  通过逐步完善猪料质量体系、优化产品结构、释放新建产能,公司的猪饲料业务有望保持高于行业的增速。

  禽饲料行业已进入成熟阶段,产量增长速度放缓。2021 年禽饲料总产量为 12140 吨,同比下降 3.09%。禽料行业工业饲料普及率较高,但目前竞争格局仍然分散,有较大整合空间。2021 年新希望禽料销量 1333 万吨,市占率约 10.98%;海大集团紧随其后,销量达到 944 万吨,市占率达到 7.78%。

  公司充分发挥研发和产品力优势,开发细分品类和细分营养体系来丰富产品体系,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

  公司自 2004 年进入禽料行业,初期投入资源较少,2013 年开始加大投入,依靠产品竞争力、技术服务差异、生产高效化,实现快速增长,2016-2021 年 5 年销量 CAGR 为 18.09%。

  2017 年 H7N9 禽流感爆发,禽类出栏量持续下降,公司仍然实现销量 7.78%的逆势增长。公司在产品上,在禽的细分品种从技术上寻求突破,打造差异化的产品;在成本上,采用更灵活的原料采购方式,向本地化采购渠道与模式倾斜,力争在禽饲料市场竞争中突围。

  公司在行业中率先提出向养殖户提供全面的技术服务,并将公司定位为服务型企业、向养殖户提供整体养殖解决方案的企业。

  公司向养殖户提供 “苗种-放养模式-环境控制-疫病防治-饲料-行情信息-金融支持”的全流程全方位的养殖解决方案和配套技术服务支持,从而确保养殖户养殖的成功率和盈利性。

  公司长期坚持全产业链的产品和服务提供,深度绑定下游客户,短期内难以被复制和模仿。

  公司在多点布局设立服务站,配备专业技术和服务人员,负责周边养殖户的技术解答,提供预防、诊断、配药、售后等服务,提高养殖户对公司产品和服务的粘性。公司拥有 9000 多个行业中服务经验最丰富、最富激情的技术服务团队,并且在全国养殖密集区拥有数百个高效运作的服务站,能同时为几万养殖户提供技术服务。

  公司提出“千站计划”,即五年内设立 1000 家以上的服务站。同时公司也通过近距离与养殖户交流,收集养殖户的消费习惯、饲料养殖结果、病害防疫成果等数据,再运用于公司的产品设计中。

  公司通过优秀苗种来增强与客户粘性,同时再来配合饲料的销售。由于水产养殖品种极其丰富,且生产效率主要由种质决定,公司一直持续加大苗种的研发投入,培育出多种生长快、抗疫抗逆强能力的鱼苗新品种,增强与客户粘性。

  公司拥有先进的虾苗以及淡水鱼苗的研发技术,培育出了百容团头鲂鱼苗、百容全雄黄颡鱼等优质种苗,其中凡纳滨对虾、“海兴农 2 号”虾苗、长珠杂交鳜等 4 款荣获国家水产新品种。公司持续加大加州鲈、石斑、小龙虾等特种水产的育种投入,种苗业务变现能力逐渐增强,公司 2021 年实现种苗收入 8.55 亿元,同比上升 42.30%。

  公司动保板块已成为产业链拓展的增长新引擎。长期饲喂不当引起的水质恶劣、或者营养性疾病均会导致水产病害高发,导致产量大幅下滑,因此开展对应的疾病防治十分必要。

  生物疫苗、兽药、环境改良制剂、动物微生态制剂、营养免疫产品、中药制剂等产品。

  一是 2012 年推出的高性价比的海联科品牌,用于改善水产养殖微生态环境,预防与控制养殖动物的疾病,减少病害损失,提升养殖效益;

  二是 2020 年推出的水纪元品牌,解决经销商在动保方面的盈利问题,以配方科技、工艺科技、检测科技、设施科技为支撑引领“科技养殖”,当前主要聚焦虾料公司;

  三是推出的畜禽生物防控的和生堂以及海林格品牌,致力于帮助调节治理畜禽养殖环境,帮助养户进行疾病防控、开展疫病监控、优化饲养管理,进而提高养殖水平。

  在非洲猪瘟期间,公司为客户提供安全优质的饲料及动保产品,实现业务的逆势增长。

  公司通过饲料销售的内部市场来拉动动保销售,动保业务收入增速与饲料收入增速保持相对同步。

  公司动保业务 2021 年实现收入 8.92 亿元,同比+34.27%。动保业务毛利率水平较高,维持在 50%左右,2021 毛利占比 6.2%。

  公司持续进行研发投入,为各项业务提供基础支持。公司的研发应场景包括苗种选育、新型原料开发及替代技术、功能性添加剂开发、病害防控、精准化预混料及饲料等各方面。

  公司研发成果在产品力的增强上充分体现,一方面是提升效能,在研发支撑下,能够根据客户需求,及时调整产品配方和生产工艺,达到提升动物的生长效率、成活率等效果;另一方面是提升效益,在采购运营体系支撑下,能够对原材料价格波动做出反应,调整配方,提升经营效率,保持产品较高性价比。

  公司 2021 年研发费用达 6.53 亿元,研发费用率为 0.76%,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公司研发人员数量及占比稳步提升, 2021 年共有研发人员 3049 人,占比 9.09%。2021 年,公司研发人员中硕士占比 达 20.86%,博士占比达 3.64%。

  公司对动物营养和饲料配方技术具有丰富的研发积累,通过改良饲料配方降低产品成本。

  公司建立了庞大的动物营养需求数据库,每年有几千组对比试验结果补充,在原材料波动时,能够通过快速调整配方来控制合理的饲料营养水平和配方成本。

  公司在虾蟹类等饲料的鱼粉替代技术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同时仍在饲料资源尤其是蛋白资源开发、原料毒素处理、饲料添加剂、功能性饲料、无抗饲料、精准营养、绿色环保等方面持续进行开发投入。

  公司在养殖技术和品种改良方面技术积累较为雄厚。公司拥有超 3,000 人的研发团队,研发人员包括动物营养、兽医、繁殖选育、养殖模式、生物工程、生物化学等多学科的人才,研发成果转化速度较快。

  公司的四位一体联动机制,能够以市场为导向,实现采购、配方、销售、生产的快速联动,使得产品保持较好性价比:

  1)销售人员接近客户贴近市场,有助于获取最新的市场信息,及时反馈并对配方进行调整;

  2)技术人员长期在饲料配方以及生产流程方面进行技术研发积累,能够根据销售反馈选择合适的产品优化调整路径;

  3)采购人员实时跟踪研判国内外大宗商品的行情走势,根据配方调整,以较低成本完成原料采购;

  4)公司的运营能力保证了信息的畅通以及各部门的协调,保持整体系统运作的稳定性。

  公司面临原料价格大幅波动时,表现出较好的成本管控能力,主要得益于公司专业化的采购团队构建、集中采购优势、期货套保应用、原料贸易业务以及协同效应等。

  公司的饲料业务成本与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关联度较高。饲料业务的原材料成本占比达到 95%以上,主要包括玉米、豆粕、菜粕、鱼粉、小麦等。

  公司扩大采购团队规模,2021 年采购人员增加 221 人至 806 人;并将采购人员奖金与原料采购价差挂钩,进行业绩激励。

  公司成立专门原材料信息研究部门,对原材料行情进行具体研究和及时反馈,之后采购需求汇总到事业部中台,再与总部中台对接。

  公司采用总部集中采购和属地价值原料采购相结合的采购模式,兼具规模采购优势和本地采购灵活性,其中大宗品种集中采购占比超过 90%。

  公司采购团队亦通过研判国内外大宗商品的行情走势,利用金融衍生工具来进行成本风险管理。

  公司衍生品业务主要为头寸风险管理而非投机,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波动区间较为稳定,在 2021 年及 2022Q1,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行,公司依靠套期保值等实现收益 0.47 亿元与 1.18 亿元。公司通过原料贸易业务来管控库存,降低存货风险。2021 年贸易业务收入规模达到 63.9 亿元,毛利率达到 4.1%。

  依据公司股权激励计划,2025 年公司饲料销量目标为 4000 万吨,5 年复合增长率为 21%。

  公司 2020 年发布可转债合计募集资金 28.3 亿元,预计将完成 15 个饲料相关合计产能 456 万吨饲料项目建设,超 260 万吨将于 2022 年陆续投产。

  公司通过合作及并购的方式积极拓展产能,2021 年控股或参股公司数量达到 504 个,相比于 2020 年增长 115 个。

  2021年,公司合计新投资建设产能近 500 万吨,其中特种水产虾料产能增长近 200 万吨;吸收新增饲料工厂超过 30 个,增加产能约 370 万吨。

  水产料方面,极端气候影响及趋严环保政策下,鱼价坚挺,有望带动水产料较快增长。

  近年来,愈加严格的“休渔禁捕”政策、频发的厄尔尼诺现象等,均对水产养殖面积产生负面影响,鱼价整体保持上行趋势。

  2019年《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明确了禁渔区,同时长江十年禁渔计划于2020年 1 月 1 日起正式实施,2020年以来,传统家鱼鲢鱼/草鱼/鲤鱼/鲫鱼价格上行幅度分别达到 35%/25%/17%/32%。

  水产饲料产量增速与水产品价格增速呈较强同步性,鱼价维持在高位的情况下,高盈利会刺激养殖户增加单位水产品投喂量,加快其成长速度,从而带动水产料较快增长。

  猪饲料产量与生猪出栏量密切相关,由于养殖行业集中度提升带动工业饲料普及率提升,整体饲料产量波动性小于生猪存栏波动。

  猪饲料产量具有弱后周期性,一般产量增速滞后于生猪价格拐点 10 个月。以生猪均价为前瞻指标,预计明年 1 月以后猪饲料产量增长有望加速。

  在拥有全套养殖服务技术优势的基础上,公司开始延伸发展智慧养殖业务以及产品加工业务。公司的智慧养殖业务包括生猪养殖业务、水产养殖业务、优质鸡业务、商品鸭养殖业务等,其中生猪养殖业务为主要发展方向。

  公司生猪养殖业务发展较快,2021 年短期业绩承压。2015 年公司开始涉足生猪养殖板块,2021 年生猪养殖业务收入增长至 86.29 亿元,生猪出栏量达到 200 万头。

  2021 年,受大宗商品价格上行及外购仔猪成本处于高位的影响,公司养殖成本上升明显,叠加 2021 年下半年猪价快速回落,公司生猪养殖业务全年业绩承压,亏损 8.96 亿元。

  公司生猪养殖 2015 年起步,秉持“先做强,再做大”,在养殖技术体系构建、人力资源储备等方面持续积累。

  近年来公司稳步扩大对生猪养殖场的项目投资,2020-2021 年,公司养殖项目分别新增在建工程 9.51/14.35 亿元,在建工程转固定资产达到 4.62/13.51 亿元,畜牧业生产性生物资产达到 3.12/5.74 亿元。

  公司依托自身养殖行业开展生猪屠宰与禽屠宰业务,并进一步朝农牧食品业务板块延伸。

  近年来公司开始培育食品加工业务,以禽肉屠宰与加工为核心,逐步向调理品、熟食拓展。

  目前,公司已经在山东及河北建立了多家肉鸭屠宰加工企业,年肉鸭加工能力达到数千万只。工厂化虾养殖业务或成为公司养殖业务新的增长点。

  公司工厂化对虾养殖通过工厂化科学设计、循环水系统、生物饵料技术及精细管理体系,与传统养殖模式对比,在单只均重和存活率等方面有较大优势。工厂化养虾业务仍处于起步阶段,主要集中在苏北和山东地区。

  参考股权激励目标,假设公司22/23/24年饲料销量分别为2336/2817/3409万吨,其中:水产饲料业务公司持续提升市占率,保持 22-24 年 20%/20%/20%的增速;猪饲料公司快速发展,叠加一定后周期性,预计 22-24 年增速为 50%/30%/30%。预计随着大宗商品价格逐步进入下行趋势,饲料业务的盈利能力逐步改善,22/23/24年毛利率分别为 9.4%/9.6%/9.8%。

  预计公司生猪养殖业务利润即将见底回升。2022 年 4 月起,猪价再次转入上行区间。根据母猪量价指标,量方面,能繁母猪存栏从 2021 年 7 月开始连续 10 个月逐步下降,整体去化幅度达到近 9%;价格方面,二元母猪均价可以一定程度反映母猪补栏的积极性,2021 年 6 月起快速回落。预计 2022 年下半年猪价仍处于反转上行趋势中,2023 年上半年猪价季节性回落预计相对温和。

  根据以上假设,我们预计随着猪价逐步进入下一轮猪周期的上行阶段,行业盈利能力未来两年会逐渐改善,预计公司 2022-2024年头均盈利分别为-80/230/230元。

  1)业务结构差别,多数饲料公司转型后向其他业务倾斜,如新希望向生猪养殖倾斜,因此可比性较弱;

  2)由于公司优秀的管理能力,在周期性较强的农业行业,仍然能够保持 ROE 稳步提升, 因此市场给予一定估值溢价。

  按照公司自身历史估值,公司近五年来 PE 估值平均值为 36,当前股价对应 2023 年 PE 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公司一直稳健经营,依靠突出产品力和差异化服务,维持低成本生产和高效率运营,预计收入持续增长,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自然灾害和极端气候可能对水产养殖面积产生不利影响,也可能会造成疾病传播风险,从而减少水产品产量,从而对公司饲料销售业务产生不利影响。

  由于俄乌战争、中美贸易摩擦等事件,饲料原料的国际贸易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价格波动的风险将中长期存在。如果全球大宗农产品的供应持续偏紧,价格进一步上行或维持高位,将进一步推高公司饲料原料成本,对公司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出于水环境保护考虑,可能会有政策对水产养殖业规模及区域进行更严格的限制,对整体水产品产量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影响公司饲料销售业务。

  生猪价格周期性波动对生猪养殖业务的业绩会产生较大影响。若生猪价格未来大幅下行持续低迷,将会对公司盈利产生明显不利影响。请您关注,了解每日最新的行业分析报告!报告属于原作者,我们不做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谢谢!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