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董豪杰)“像这样大小的,每斤能卖到30元,稻田里养殖小龙虾,收益提高很多。”7月20日,信阳市金实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马超一边拿起一只小龙虾,一边向众人解说。采用稻田、藕田养殖小龙虾等种养结合的新模式、新技术,水资源利用率和土地综合生产能力大大提高,合作社效益增加明显。
与一般的稻田不同,位于信阳市平桥区平昌镇的金实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稻田,田埂内侧都有一条宽约两米的环流缓冲沟,埂顶内侧用塑料薄膜围起封闭式防护墙,进、排水口均设置栅栏。既防止养殖在其间的小龙虾“逃脱”,也使得整个稻田的水流畅通,这是稻田养殖小龙虾的“基础设施”。
稻虾共作是一种小龙虾养殖与水稻种植共用稻田,利用稻田的浅水环境,辅以人为措施,既种稻又养虾,以提高稻田单位面积效益的经营模式。金实种植合作社里,有203亩稻田里都采用了这样的模式,实现了“稻田养虾、虾养稻”的良性循环。据介绍,该项技术能减少化肥农药投入,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稻田生态环境,提高水稻品质,从而大幅增加经济效益。每亩可生产优质无公害稻谷400~500公斤、优质小龙虾50~100公斤,亩纯收入达2000元以上。
距离淮河仅一公里,水源充足、水质优良,为合作社稻田养殖淡水龙虾提供了有利条件。省农技推广总站和信阳市农技推广站专家带来的生产技术,则为合作社的稻虾共作模式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随着该技术的示范推广,平桥区越来越多的种植户开始采用稻田养殖小龙虾的新模式,在确保粮食增产、渔业增效的同时,农民收入不断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