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赤坎调顺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在国家、省、市、区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先后被评为“赤坎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先进单位”、“赤坎区对虾健康养殖科技示范基地”、“广东省优秀农村青年行业协会”、“省级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示范单位”、“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单位”及“省级现代农业园区”。
(一)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示范基地,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养殖方式。湛江市赤坎调顺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位于湛江市赤坎区调顺岛,现有养殖面积3000亩(其中示范基地面积340亩)集养殖、科研、示范推广等功能于一体的对虾集约化无公害养殖示范单位,该社以广东海洋大学、中科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等国内著名高校、研究所为技术依托,聘请了有关专家教授作为合作社的技术指导开展养殖技术研究。示范基地内排灌、供电、供水、排污等基础设施完善,检测仪器、增氧机等设施一应俱全,拥有水产养殖技术员34人,(其中高级工程师2名,中级技术人员6名),熟练养殖技术人员125人。2011年产值2514万元,社员年人均纯收入达46000元,带动了周边100多个农户的产业发展,安排220多人就业,通过国家支持,市场运作,产业带动,共享共赢的方式,充分发挥了当地的资源优势,现已建成具有一定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和层次较高,综合应用先进技术和科技创新能力较强的对虾集约化无公害养殖示范基地。
(二)培养新型农民,实现共同发展。为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湛江市赤坎调顺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于2007年12月成立(其前身是赤坎区调顺水产养殖协会)是由56位对虾养殖户自发成立的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合作社下设办公室、研发中心、项目拓展部、生产部、工程技术部、财务部等六个部门,日常管理和财经管理制度健全,有办公场所200平方米,合作社为社员在养殖技术培训、新品种的推广、市场信息预测、预报,饲料、虾苗采购,成品虾养殖与销售等水产养殖的产前、产中、产后环节中开展了全过程的服务,并进行了水产养殖订单模式的大胆探索与尝试。合作社的产品主要销往水产品批发市场及水产品加工企业,加工产品供应国内、国际市场。
(三)完善基础设施,不断提高示范基地功能。为提升示范基地带动功能,合作社制订出《对虾集约化无公害养殖示范项目的实施方案》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投资400万元,完成了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及配套设备购置,其中:投入245万元改造建设示范养殖池70亩,投入23.5万元建设示范基地水泥硬底化道路4800m,投入35万元铺设了供、排水管道共1100m,投入28万元购置了发电机、增氧机、水泵、水质检测、生物检测等科研设备等配套设备一批。二是技术研发,合作社与广东海洋大学、中科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等国内著名高校,研究所的有关专家、教授进行合作,运用HACCP原理和综合采用过滤海水生态精养对虾模式的健康养殖特点与作用机理进行了饵料系列及营养强化、虾苗选用、病害防治、健康养殖技术及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的专题研究,并取得了重大研究成果。
(四)示范基地建设效果显著。示范项目的实施与示范基地的建设,为推进水产养殖业、农业现代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是实现了对虾养殖的产值增效,社员增收,340亩示范基地的建成,带动了合作社社员2660亩养殖场进行技术改造,使对虾单造产量分别可达1000公斤/亩和700公斤/亩,预计示范基地和社员养殖场年利润可达2556万元。二是提升了农技推广和实用技术培训水平,合作社示范基地的建设在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水产养殖标准化和无公害化技术推广,农民养殖技术的培训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三是推动了现代农业框架的形成,进一步优化调整了农业产业结构,在调顺岛形成水产养殖主导产业,“一村一品”的地缘性产业特点更超明晰。
合作社示范基地的建设和社员养殖场的技术改造是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合作社决心以国家、省对示范社的要求,进一步创新思路,强化措施,全面推进养殖基地建设:一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养殖基地的建设作为当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体现,切实做好各项工作。二是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以340亩标准化无公害示范基地为龙头,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由点及面,全面推进调顺岛水产养殖的标准化、专业化和产业化发展。三是加大科技投入,进一步强化技术和人才引进,推行激励机制改革,对有突出贡献者给予重奖。四是建立完善“政府投入为导向,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机制,加快形成合作社内部建设的多渠道、多元化投入新的工作格局,以此推动区域农业经济发展和现代高科技农业的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