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常州渔业有了“智能管家”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7/29 5:17:32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1号塘口溶氧量5.6毫克/升、温度17.3度、PH值6.9,水质一切正常,增氧机开启……11月21日10时,常州市金坛区渔业科技示范基地负责人周威正在监控室,通过“江苏能源云网平台”的“渔业功能”模块监测6个大闸蟹养殖塘口的水质和电气设备运行情况。

  “这个系统就像家庭医生,塘口水质、用电设备运行情况实时监测与上传,通过监控平台或手机APP,24小时监测塘口各项指标,哪个指数不达标一目了然。有了它,我们今年大闸蟹大丰收!”周威说。

  金坛水资源丰富,全区水产养殖面积22.8万亩,年产值超过20亿元,2017年11月,被评为“江苏省第一个全国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高产值也对养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据了解,目前水产养殖业普遍采用高密度养殖,增氧机是其中的关键设备。水中溶氧量的高低直接影响鱼类的摄食、生长和饲料利用率,乃至影响鱼蟹的生存。传统增氧一般采用人工或定时启停方式,缺少智能检测,不能准确把握增氧时机和投饵量,造成生产成本高、产量低等问题。另外,温度、光照和各种化学元素含量都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水产品的生长安全,缺氧、水质恶化等因素均会直接诱导水产品爆发疾病甚至大批量死亡。

  为了破解这一难题,国网常州市金坛区供电公司(下称“金坛区供电公司”)联合东南大学、英埃格传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进行科技攻关,开发水产养殖在线监测物联网系统。系统采用以无线传感器对养殖池塘水质进行实时监控,采集鱼塘温度、溶氧、pH值、氨氮等8个指标,并通过控制节点自动控制增氧泵的启停。

  同时,金坛区供电公司依托在江苏全省开展的综合能源服务工作,在其综合能源服务平台上建立“智能渔业”功能模块,并开发出手机APP,将系统采集到的数据同步显示到渔业功能模块和用户的手机上。养殖户就可以随时随地查看自家塘口的水质情况,控制增氧泵及投食机等电气化设备的启停。

  家住金坛区直溪镇的养殖户殷文庆是第一家使用水产养殖在线监测物联网系统的农户。用他的话说,养鱼,就是把鱼塘拴在裤腰带上生活。过去,全天候监测池塘情况、不分昼夜地巡塘是他们的“必修课”。“这个系统至少省去了我90%的工作量,设置的闹钟全关了,终于能一觉睡到天亮。养殖科学了,还帮我省了钱呢。”殷文庆算起了“经济账”,“饲料量少了,增氧设备也不再整夜整夜地开,每天省了一半的电,这个夏天,仅电费一项就省了将近2000元!”

  与传统养殖相比,“智能渔业”降低了30%的电能消耗,并减少了相应的人工成本;实时监测水质,可准确把握投饵量,减少饲料投放量和对养殖水体的污染,大幅减少了鱼类的死亡率,避免渔民遭受重大损失。

  “对养殖水环境的实时监测,提高了渔业标准化和精细化生产程度,同时加强了政府对渔业环境和产品质量的监管。”金坛区指前镇分管农业副镇长张金彪表示。

  水产养殖在线监测物联网系统也给金坛区供电公司带来了实际效益。为了不耽误居民正常用电,金坛区供电公司在夏季通常会将计划停电时间安排在凌晨4时至早晨7时。然而,这正是水中溶氧度最低、渔民需要增氧的时刻。尽管金坛区供电公司提前将停电计划告知渔民,每年还是会收到10余起投诉。

  “有些渔民会忘记供电公司的计划停电时间,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为鱼塘增氧。有了水产养殖在线监测物联网系统,当水中含氧量低于设置的最低值时,会给用户不停告警,促使渔民尽快采取临时增氧措施。”金坛区供电公司综合能源服务中心主任袁俊球坦言。项目开展后,试点区域未发生一起不合理投诉。

  据了解,水产养殖在线监测物联网系统得到了全国水产养殖业的关注,每年会有数千人次前来参观学习,有效促进了水产养殖智慧物联技术的推广应用,也推动了水产养殖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