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
大宗淡水鱼农民致富的强势产业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4/7/31 4:29:10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
|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变,“大鱼大肉”已经不再是百姓餐桌上难得一见的菜肴,吃鱼成为了百姓饮食中的常态。由于具备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丰富等优点,大宗淡水鱼已是国民主要的动物蛋白质来源之一,也成为了百姓餐桌上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在我国人民的食物结构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近年来,大宗淡水鱼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产业的发展,不仅保证了国内庞大的水产市场需求,解决了百姓吃鱼难的问题,还丰富了百姓的菜篮子,而大宗淡水鱼养殖业也成为农民致富、解决三农问题的强势产业。”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党委书记戈贤平研究员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我国是世界上大宗淡水鱼养殖历史最悠久的国家,早在公元前460年的春秋战国末期,世界上出现了第一本养鱼文献《养鱼经》,我国养鱼史上著名始祖范蠡用文字详细记载了池塘养鲤的环境条件、繁殖和饲养方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确立了“以养为主”的渔业发展方针,培育出了建鲤、异育银鲫、团头鲂“浦江1号”等一批新品种,促进了水产养殖向良种化方向发展。配合饲料、渔业机械的广泛应用,大宗淡水鱼养殖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大宗淡水鱼类主要包括青、草、鲢、鳙、鲤、鲫、鲂7个品种,这七大品种是我国主要的水产养殖品种,其养殖产量占内陆养殖产量的较大比重,对保障粮食安全、满足城乡居民消费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戈贤平介绍说。 据2015年统计资料显示,全国淡水养殖总产量3062.3万吨,而上述七种鱼的总产量2105.3万吨,占全国淡水养殖总产量的68.7%。 其中,草鱼567.6万吨、鲢435.5万吨、鳙335.9万吨、鲤335.8万吨、鲫291.2万吨,产量均在290万吨以上,分别居我国鱼类养殖品种的前五位。鲂79.7万吨、青鱼59.6万吨,分别居我国鱼类养殖品种的前七、八位。 戈贤平表示,在我国主要农产品肉、鱼、蛋、奶中水产品产量占到31%,而大宗淡水鱼产量占我国鱼产量的51.4%,在市场水产品有效供给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由此可见,我国大宗淡水鱼产业不仅养殖水平高、产量大,而且占有重要地位。”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国家大宗淡水鱼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武汉)和湖北省水产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教授熊善柏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了解,大宗淡水鱼类的养殖范围广,主产省分别为湖北、江苏、湖南、广东、江西、安徽、山东、四川、广西、河南、辽宁、浙江等12个省区。湖北年产量最高,基本上在180万吨以上。 “可以看出,产区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戈贤平介绍,其中,青鱼主要在长江流域养殖,草鱼在全国均有养殖,鲢、鳙作为搭配品种在全国均有养殖,鲤鱼主要在北方地区养殖,鲫、鳊主要在江苏、湖北等省养殖。 大宗淡水鱼具有健脑强身、延年益寿、保健美容的功效。发展大宗淡水鱼养殖业增加了居民膳食结构中蛋白质的来源,为国民提供了优质、价廉、充足的蛋白质,提高了国民的营养水平。 自2009年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成立以来,大宗淡水鱼产业得到了又快又好的发展。2015年,我国大宗淡水鱼产量2105.3万吨,较2008年增加659.7万吨,增幅达45.6%。 在戈贤平看来,这一成绩的取得与体系的推动是分不开的,“十二五”期间,体系共有5项新成果对产业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体系还在大宗淡水鱼类优良新品种培育、扩繁及示范推广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群体选育、雌核发育、杂交选育和分子标记辅助等育种技术,培育出了异育银鲫“中科3号”、福瑞鲤、长丰鲢等6个通过国家审定的水产养殖新品种,并培育了团头鲂、草鱼等新品系,这些良种已在中国大部分地区进行了推广养殖,并且构建了完善配套的新品种苗种大规模人工扩繁技术体系。 此外,体系还突破了大宗淡水鱼主要病害防控技术瓶颈,开展主要病害流行病学调查与防控,建立病害远程诊断系统。 在养殖环境方面,传统的池塘养鱼,没有考虑到对养殖环境的改善等。这些年体系开发了池塘养殖环境调控技术,研发了很多新的养殖模式,比如建立池塘循环水养殖模式;还创制数字化信息设备,建立区域化科学健康养殖技术体系。 据统计,体系在五年时间里共设计构建标准化养殖小区400多家,累计示范、推广41.5万亩。与传统养殖技术相比,养殖产量提高10%以上,可降低养殖废水排放20%以上、氮磷排放10%以上,累计应用新增产值13.62亿元。 “水产养殖里饲料是一个大头,成本占养殖成本的70%~80%,如何让饲料转化率更高,节约成本,就必须在饲料上做文章。”戈贤平说,体系建立了异育银鲫投喂系统进行合理投喂,生产1吨鱼产品可减少0.86吨饲料投入,降低31千克氨氮排放。合理投喂体系的应用,降低了饲料用量,提高了饲料效率,改善了水质,经济、生态效益明显。 此外,在体系的支持下,还开发出淡水鱼类加工系列产品,发酵鱼糜加工技术也获得突破。 现在,大宗淡水鱼类养殖业已从过去的农村副业转变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增长点,“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扩大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戈贤平表示。 “目前,大宗淡水鱼还是以内销为主,整个产业主要的销售还是在国内,不过也有少量出口。”戈贤平说,国内也主要以鲜活消费为主。 熊善柏指出,由于我国居民喜食鲜活淡水鱼的消费习惯、产业重视养殖业而较忽视淡水鱼加工业发展等原因,我国淡水鱼加工业起步较晚,发展也严重滞后于我国淡水鱼养殖业发展需要。“淡水鱼加工业成为了淡水渔业新的增长点。” 根据加工保鲜方式,大宗淡水鱼主要被加工成生鲜调理水产食品、冷冻鱼糜及其制品、风味水产食品。加工副产品如鱼皮、鱼鳞、鱼骨等则被加工成胶原蛋白、胶原蛋白肽、鱼骨粉等产品。 尽管近十年来我国淡水鱼加工产品产量及加工原料量不断增加,但占全国水产品加工品总量及加工原料量的比例低,分别为17.9%和24.7%。淡水产品加工业发展体现出“后劲不足”的特点。 熊善柏建议,应该从产业体系建设的高度,推进养殖、加工与物流业同步发展,大力发展淡水鱼的鲜活物流和冷链物流业、生鲜调理水产食品生产、新型鱼糜制品生产、风味即食水产食品的生产等。 在体系的帮助之下,企业在加工方面不断发展。“我们的产品主要销售到美国、马来西亚、越南以及中国香港、澳门等地区。鲜活水产品2015年出口13000吨,加工出口冰鲜6000吨,深加工约300吨,年创汇7000万美元;国内销售鲜活水产品约1500吨,加工产品约300吨。”广东省中山食品水产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叶铨森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淡水鱼加工业的发展是目前的一个瓶颈,今后是我们体系十三五期间一个重要的工作。”戈贤平说。 “以加工为重点,是促进大宗淡水鱼产业可持续发展、增加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熊善柏表示,下一步体系将以市场为导向、以加工企业为核心、以大学和科研院所为技术依托组建淡水鱼加工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提升产业内部组织化能力和创新能力。 此外,体系还会重点开展基础研究和新技术应用研究,创新大宗淡水鱼加工保鲜技术和产品,大力发展淡水鱼加工和冷链物流业,以促进养殖、加工与物流业的协同发展。 |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