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专家首提青虾养殖新“德清模式”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4/10/14 17:58:09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目前养殖的青虾都是本地野生品种驯化而来,由于养殖规模的扩大,大量青虾种苗就地解决,造成世代同堂,近亲繁殖。同时,大量育苗场养殖规模小,面临着有效繁殖群体数量小,选择亲虾的规格越来越小,逆向选择,又不注意择优培育和提纯复壮等问题。由此引起了青虾种质退化越来越严重,经济性状变差,个体变小,抗逆能力减弱,养殖规格越来越小,效益越来越低。养殖规模也较鼎盛期全县的十万亩面积有所萎缩。王教授说,只有把品种换好了,才能真正将青虾整个产业结构提升,品种换好了,才能提高产量,增加抗病能力,才能让消费者品尝到满意的味道。

  为此,王武教授现场展示给全体水产养殖户一张表,上面罗列了他经过多年研究得出的对比数据,将来自长江虾、太湖虾、洞庭湖和德清本地青虾等不同水域的青虾苗的生长进行对比,在同一水域的同样大小的网箱中,采用同一密度(三个平行试验),相同的饲料条件下,自去年6月5日至9月4日,经90天饲养,得出一个结论:采用长江野生青虾作为繁殖亲本育苗,其后代当年可长至5~6cm;而本地青虾的后代当年仅长至3~4cm。

  为此,王武教授大声疾呼:要打造以青虾为主体的生态养殖新模式——“德清模式”。 在健康养殖方面,选用个体大的长江水系野生青虾亲本繁育后代。在池塘小水体中,青虾活动范围很小,青虾在池塘中绝大部分是近亲繁殖的后代,近亲繁殖引起性早熟,造成种质退化。 因此,原池养殖的青虾苗不能作为隔年养殖的苗种——原池虾苗不能留种!长江或长江流域大型湖泊野生青虾种质好。重视水域生态修复,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选用优质亲本繁育的虾种,配合饲料(或人工饲料)与天然饵料相结合,改革养殖模式,实施生态养虾。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