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我国生猪养殖行业分析:破解“融资难”是行业首要诉求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4/10/26 23:09:06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生猪,是对未宰杀的除种猪以外的家猪的统称。生猪养殖是经过种猪繁育、仔猪育肥等一系列培育和繁殖直到商品肉猪的过程,期间经历了纯种猪-能繁母猪(二元)-商品肉猪(三元)等阶段。生猪养殖原材料取自饲料行业,生猪出栏后通过屠宰加工行业直接面对消费者。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生猪养殖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调研报告(2023-2030年)》显示,生猪养殖行业涵盖领域较广。按照养猪的周期,生产过程有6大环节,分别是配种、怀孕、分娩、哺乳、育成和育肥;生猪分为4类,分别是母猪、公猪、仔猪和育肥猪;产品不仅包括二元猪、种猪、仔猪、肉猪,还包括猪肉制品;生猪养殖的企业可分为专业饲养育肥猪、生产并销售子猪、全程饲养、种猪饲养等类型。生猪养殖行业覆盖的产业链主要由这样几个环节构成:种植业→粮食深加工→饲料加工→养猪业→生猪屠宰、深加工→农产品市场、超市→餐饮/餐桌。这6个环节涉及到种植业、化工合成、粮油加工、饲料加工、养殖、兽药疫苗、食品加工、机械制造、皮革制造、物流、零售业、餐饮业、交通运输等13个以上的行业。

  我国生猪养殖行业经营模式主要有“自繁自养”、紧密型“公司+农户”以及松散型“公司+农户”三种。其中,规模化养殖企业通常采用前两种模式。

  资料来源:中国生猪养殖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调研报告(2023-2030年)

  生猪养殖业是中国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从行业特点来看,由于我国生猪养殖长期以散养为主,规模化程度较低,散养户普遍在猪肉价格高时进入,在猪肉价格低时退出,从而影响市场供给量的稳定性,导致行业供需匹配呈现出较大的周期性波动。生猪养殖行业集中度低,叠加生猪固有生长周期、大规模疫病等多重因素影响,导致生猪养殖行业呈周期性波动,一般3-4年为一个周期。

  资料来源:中国生猪养殖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调研报告(2023-2030年)

  观研天下分析师观点:在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应适用不同的经营模式,核心在于社会追寻成本更小化,一种方法是尽量降低养殖成本,另一种方法是尽量提高养殖产出。目前,上市猪企中如新希望、正邦科技、天邦股份等企业均计划扩大自繁自养生猪在出栏生猪中的占比,未来自育自繁的养殖模式将成为行业发展的趋势。

  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生猪养殖还只是农民家庭副业中的一种,其目的主要是实现肉食的自给以及为农业种植积肥添料,这个时期的养殖以集体饲养和农户饲养为主,只有极少量的国营大牧场。1972年后一批新品种猪被培育出来,主要有哈白猪、上海白猪、北京黑猪、新金猪等。伴随着新猪种的诞生,一些地区还推广了猪人工授精技术,以及尝试生产、销售配合饲料。同时,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为猪病防病原则也在全国推广开来,全国性的兽医防疫体系逐步建立起来,有效地控制了猪瘟等重大猪疫病的流行,到2013年,生猪养殖行业已基本完成向集约化、现代化、标准化、规模化的转变。

  资料来源:中国生猪养殖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调研报告(2023-2030年)

  观研天下分析师观点:虽然近几年生猪养殖政策具有明显的规模化倾向,但2023年面对猪价不确定的背景,企业切勿盲目扩张产能,追求规模化,要基于自身资金、人才和管理能力作出科学评估,量力而行,成本控制和管理能力也可成为生猪养殖企业追求的核心竞争力。

  现如今,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养猪大国,占据全球生猪总养殖量57%左右,行业产值超万亿元人民币,占我国农业总产值约12%。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2年全国生猪出栏量达69995万头,比2021年多出栏2867万头,同比增长4.3%。母猪存栏同样可观,达到4390万头,同比增长1.4%。而且这已经是能繁母猪连续8个月实现环比增长。

  资料来源:中国生猪养殖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调研报告(2023-2030年)

  另外,国家也在持续加强生猪养殖及种猪繁育基地建设,推动生猪产业化发展。“十三五”生猪产业发展规划中将四川、河南、河北、山东、广西、海南和重庆划为生猪养殖重点发展区,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居民对猪肉消费习惯主要以热鲜肉消费为主,就决定了生猪养殖地和消费地比较近,这些生猪养殖重点发展区,主要是供北上广深等沿海城市生猪需求。总的来看,当前我国生猪养殖基地主要集中于沿江沿海,分布长江沿线、华北沿海以及部分粮食主产区,其中四川、河南、湖南为排名前三的生猪产区,

  具体来看,西南产区地域辽阔,粮食资源充足,增长潜力大,是我国传统的生猪产区,地形以丘陵山区为主,多为散养,猪多体肥,产量大,调出量小;长江中下游产区是我国传统生猪主产区和粮食产区,粮食资源丰富,生猪生产总量大,调出量大。区内人口众多,消费市场潜力大,而且邻近上海、广东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市场容量大,但为保护水资源和环境资源,这带被规划为约束发展区;东北、华北产区是我国玉米主产区,常规饲料资源丰富,生产成本低,生猪生产的规模化、组织化程度较高,主要供往京津冀内蒙一带,增长潜力大;此外,西北产区虽然存在着空间和饲料上的优势,但是受缺乏水资源、民族饮食习惯不同、养殖基础薄弱等的限制,定为养殖适度发展区域。

  资料来源:中国生猪养殖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调研报告(2023-2030年)

  由于养猪企业缺少传统抵押物,生猪养殖周期长,与工业企业和商贸企业相比,现金流水不足,满足不了银行的贷款要求,加上生猪养殖风险和市场风险都比较高,例如:活体猪抵押面临的最大一个风险是病患,一旦出现猪瘟等疫情,抵押贷款的风险就会完全暴露出来,同时猪肉价格震荡过大,这也是银行不愿意大规模放款的因素。此外,一些养猪企业存在盲目扩张的行为,一旦企业亏损,银行对于信贷就会收紧。因此融资困难仍是长期困扰生猪养殖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于规模比较大的生猪养殖企业而言,购入种猪和饲料,扣除生产过程中的设备厂房折旧等成本,再减去人员薪酬、电费、运输费等各种费用,最终出售生猪制成品获取利润,这个过程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他们对融资需求非常迫切,龙头企业尚且如此,我国生猪养殖行业里还有更多的散户和小微企业。他们的融资需求更复杂,除了项目融资,还需要一些流动性贷款,用于扩大生产规模、整治污染、提高生产质量等。为此,金融业一直在探索拓宽生猪养殖企业的抵质押品范围,创新信贷产品与融资模式,破解难题。

  资料来源:中国生猪养殖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调研报告(2023-2030年)

  在政策支持下,目前已有多家银行通过创新推出了活体猪抵押贷款相关信贷产品,生猪养殖中小企业的能力进一步提升。例如:江西鹰潭农商银行积极探索“生猪活体抵押贷”模式,通过实行活体抵押登记,解决权属确认难题,打通了生猪活体抵押在产权登记、日常监管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梗阻”,为破解畜禽养殖业融资困境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广发银行成都分行聚焦产品创新和优化金融服务等多个方面,先后推出了“养猪贷”“智慧金农个人助农贷”等产品;重庆三峡银行针对农业农企、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个体工商户农户等推出“活体智慧贷”。在首笔贷款中,按5000元/头能繁母猪测算融资额度,最终放款467.8万元,解决了企业无实物资产抵押的融资瓶颈。

  资料来源:中国生猪养殖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调研报告(2023-2030年)

  历经前期产能去化后,国内生猪养殖行业规模化进程加速,大型养殖企业在疫病防治、土地资源获取和投融资能力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总体来看,行业集中度仍然相对较低。招商银行研究数据表明,规模化养殖已经占据了我国整体供给的50%,而集团化的生猪养殖(万头以上规模养殖场)占比仅为13%。对比美国生猪养殖CR7约40%的集中度,可以看到国内生猪养殖行业还有巨大的整合空间。为了优化生猪养殖和屠宰的运营状况,国家重新修订了《生猪屠宰管理条例》,明确鼓励生猪养殖、屠宰、加工、配送、销售一体化发展。在这样的框架下,长期以来长途贩运生猪的情况可以得到明显改善,冷链流通和配送体系的建设也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对行业来说,一体化发展不仅为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分散了一二三产业的经济风险和产业链风险。而相较于单一环节的生猪养殖企业,产业链一体化经营模式不仅解决生猪产销分离、长途调运引发的疫病风险,还能够有效减少产业链各环节间的外部交易成本,获取较高的利润水平。同时,产业链一体化经营模式可以统筹调节饲料、养殖和屠宰环节的生产计划,针对各环节市场价格波动作出迅速灵活的反应,更加有效地抵御由市场价格波动导致的市场风险,增加对下游销售渠道和品牌建设的话语权,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从2020年至今,生猪已连续4年被中央一号文件提及,但表述各不相同。2020年为“加快恢复生猪生产”,2021年为“保护生猪基础产能”, 2022年为“稳定基础产能”,2023年则在落实生猪稳产保供的基础上,提出“强化以能繁母猪为主的生猪产能调控”。在监管层鼓励“运肉”替代“运猪”的大背景下,生猪养殖→屠宰生鲜→肉制品,这条产业链正在不断整合。具有代表性的产业链一体化的产业链龙头有:牧原(生猪养殖向下游屠宰生鲜扩张)、双汇(以屠宰生鲜向上游生猪养殖扩张)、以及中粮家佳康(上下游协同发展)。

  资料来源:中国生猪养殖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调研报告(2023-2030年)

  早在2013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发表了《通过畜牧业解决气候变化问题:排放与减排机遇全球评估》的报告。该报告表明,与畜牧业供应链相关的温室气体年排放量总计71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占人类造成的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的14.5%。该报告同时表示,通过更广泛地采用规范管理和先进技术,畜牧业的温室气体减排可高达30%。这意味着,养殖业不仅拥有体量巨大的碳排放量,同时拥有较大的碳减排潜力可挖。

  在上述背景下,考虑到生态养猪不仅可以节约成本、循环利用、节能减排,而且养殖的经济效益也远高于传统养猪,可使猪肉品质更优,每种生猪的利润可比传统饲养方式提高至少110元,因此,未来生态养猪是养猪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另外,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环保与生活质量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对生态猪的各项指标都有越来越严格的要求,再加上近些年中草药领域的重大突破,越来越多的价格低廉,数量充足的中草药被运用于动物的日常饲养之中,通过在生态猪的日常饲养之中科学的加入各种预防疫病的中草药,大大提高了生态猪的抗病能力,从而避免了对各类抗生素的使用,这对生态猪的肉质及各项食用指标具有积极的意义,通过这种环保有效的饲养方式,大大符合了现代消费者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于国民生体健康也产生积极的长远影响,所以,生态养猪也是消费者大势所趋的需求。目前主要生态养猪已在山东、福建、吉林、河南、北京、黑龙江等地的大型养殖场推广应用,并取得了一定效果,从而带动全国出现了“生态养猪热潮”。未来,它也将在中小型猪场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为农民创造效益。

  观研天下分析师观点:经历了三年多的疫情和四年多的非瘟洗礼后,截止2022年底,我国生猪存栏、能繁母猪存栏恢复并超过疫情前水平,这意味着2023年养猪业依然是黄金赛道,行业将会享受到诸如猪肉进口量下降、饲料价格下降、生猪稳产保供省总负责制等宏观政策及市场变化带来的机遇。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