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
纪录片《微山湖》创作手记丨夜拍手记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4/12/13 14:08:04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
|
齐鲁网·闪电新闻10月16日讯国庆期间,山东卫视推出了五集4K超高清纪录片《微山湖》,全景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画卷。该纪录片由山东广播电视台和济宁市委宣传部共同出品,展现了在习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通过生态治理、修复和保护后,微山湖呈现出的湖水澄碧、水鸟翩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新画卷,以及湖区人民通过现代化生态渔业绘制出的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的美好图景。 在接到《微山湖》这个纪录片题目时,总导演朱军老师就对影像创作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要拍出一个不一样的微山湖”。 之前有无数人拍过微山湖,怎么才能不一样呢?那就是以人物和故事为根本,所有镜头的拍摄和审美都要围绕建立在塑造人物和讲述人物故事的基础之上。因为湖区人民的劳作,有很大一部分是在晚上进行的,所以大量的夜晚拍摄就成为我们摄制组必须要攻克的一个难题。 首先是对拍摄机器的选择,经过测试,索尼A7slll成为了我们的主要机型,这款机器12800的超感光拍摄模式,为我们的夜晚低照度拍摄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在解决了拍摄器材后,又回到了那个最终极的问题,夜晚拍摄最需要的是什么?是光,没有光我们就不可能拍到任何画面。 微山县高楼乡的张辉夫妇俩经营着六十多亩的藕虾混养池塘,冬天挖藕,夏天收获小龙虾。收获小龙虾是在凌晨两三点钟进行,所以我们摄制组必须要在凌晨两点前完成所有确定机位和布光的工作。六十多亩荷塘,其中最大的一个池塘,长接近四百米,宽接近二十米,所以,我们需要很多灯。走下这一圈来就几乎累够呛,何况还要搬运灯光器材和走线路,池塘边的土路很窄还长有杂草,小推车过不去,只能用人力搬运过去。太阳下山后,气温降下来一些,五月份的夜晚,气温依然很凉,所以全员长衣长裤,几个女导演甚至穿上了羽绒服。就在这样的条件下,从下午五点开始安排机位和布置灯光,终于在凌晨一点多,完成了所有灯光的安装和调试。 这个场景的布光难度在于:拍摄空间巨大,拍摄前景、中间人物和后景关系的光比区分,还有各个机位之间在不穿帮情况下的景别区分和光比调度。 拍摄在凌晨一点多开始了,男主人撑船,女主人收虾笼,伴随着主人公头上昏暗闪烁的头灯,一笼一笼的小龙虾被装进了桶里。拍摄也在换景别、调光、调整机位的过程中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随着桶里收获的小龙虾越来越多,女主人脸上的喜悦渐渐多过了汗水。整个摄制组似乎也忘记了疲惫,眼里只有机器屏幕里满头是汗但是依然掩饰不住满脸喜悦的那一张脸,我们的呼吸和这一张脸同频,此刻,我们和主人公共情了…… 当装满小龙虾的三轮摩托车,朝着远处清晨下的早市驶去的时候,我在机器的屏幕中看到了一个矮小且倔强的背影,这个背影此时没有疲惫。我忽然意识到,这不正是我们想要的,那个不一样的微山湖吗?那个为了自己心中的理想和想要的生活,不停努力中的每一个普普通通的微山人。 在拍摄完收地笼、装车,运到早市去卖小龙虾后,拍摄终于结束,等收拾完机器和灯光设备已经是早上八点多。所有人已经没有力气回酒店了,在车上大家就沉沉地睡着了,伴随着男同事们此起彼伏的呼噜声,几位女编导也睡得很香。 这只是《微山湖》纪录片中普普通通一个夜晚拍摄的场景,但却是我们了解微山湖、发现微山湖、拍摄微山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视角和展现。这样的拍摄就像是一种能量,这种能量是居住在微山湖区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烈追求,这种能量是微山湖人在不一样的生存条件下的人性的光,它是活生生的,在不停地感染着我。 我相信,它在我们摄制组每个人员的内心里都留下了一个印记,一个无法忘却的记忆,虽然这段记忆有时很疲惫。 |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