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湖北潜江破解冬季无虾 把消费做“厚”产业做“精”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5/1/15 23:43:31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
|
如何破解冬季无虾?又如何从根上把消费做“厚”、将产业做“精”?靠小龙虾出圈的潜江,给出了新范式。 从终端消费一路上溯至上游养殖,湖北潜江带头在苗种选育、繁养模式上创新突破,打造出生态化产业闭环。 在湖北省小龙虾产业技术研究院,一批珍贵的虾苗,通过工厂化繁育,不仅缩短了育苗时间,还极大地提高了虾苗存活率。 透明的小虾苗伸展着纤细的“钳子”,缓缓移动……走进繁育基地,100个排列有序的小龙虾离体孵化装置映入眼帘。 “这些装置就像小龙虾的‘育婴室’。”湖北省小龙虾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李明波介绍,今年,该院自主研发的小龙虾离体孵化设备,为小龙虾工厂化繁育奠定了基础。 今年10月中旬以来,湖北省小龙虾产业技术研究院全力开展小龙虾工厂化繁育科研攻关,主要从小龙虾卵离体孵化进行试验。 李明波坦言,过去,小龙虾室内繁育主要通过母体带卵繁育,但母体在室内孵化过程中死亡率较高,导致虾苗孵化率较低。如今,工作人员将抱卵亲本虾的卵,剥离母体后放入“育婴室”,在25℃恒温环境下,经过20余天孵化,“虾宝宝”破膜孵化长到约1厘米后,便可进入室内培育设施进行培育,直至长成标准的健康虾苗,才正式从繁育基地“毕业”,投入池塘。 小龙虾离体育苗有何好处?李明波解释,小龙虾产卵在秋冬季节,但小龙虾孵化对温度要求却较高。通过试验发现,小龙虾在10℃水温下,孵化期有120余天。现在,通过离体孵化装置,在25℃恒温环境下,孵化期只要20余天,大幅缩短了育苗时间。同时,新装置采用流水孵化方式,在孵化过程中避免了小龙虾卵受水霉病的影响。 首批2万尾虾苗试验成功后,湖北省小龙虾产业技术研究院开始批量生产试验。目前,百万尾虾苗长势良好。 以提高优质苗种供应能力为突破口,湖北省小龙虾产业技术研究院不断加大科研投入。今年,该院自主研发的小龙虾离体孵化设备、小龙虾仔虾工厂化培育设施、小龙虾仔虾开口饵料等装备和关键技术,改变传统自繁自育模式,从源头解决了“潜江龙虾”季节性供应缺口。 “明年,计划将装置增加到1000套,可为我国东北、西北等地区提供优质小龙虾种苗,让‘潜江龙虾’优质种苗走向全国。”对于未来,李明波成竹在胸。 近日,后湖管理区湖耕农业虾稻养殖基地里,一只只小龙虾色泽鲜亮、活力十足。 “你看,这虾个头大,肉质饱满!”基地负责人蒋万强随手拎起一只小龙虾,乐呵呵地展示。 蒋万强介绍,今年,他们与玉欣水产养殖基地合作,尝试在虾稻田里养殖冬虾,成功实现了冬季也能在虾稻田里养出高品质冬虾。目前,稻田里的冬虾七成以上是大虾。 在省“虾十条”政策的指引下,去年,湖北省小龙虾产业技术研究院联合7家科研院所和高校,创新池塘精养、温棚土池和工厂化养殖等小龙虾特色养殖模式,重点攻关“四季有虾”核心技术。目前,潜江“四季有虾”池塘精养模式养殖面积1.4万亩。 李明波表示,目前潜江虾稻共作面积91.42万亩,攻关冬季稻田养虾模式,对小龙虾产业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在冬天,如何让小龙虾在稻田里实现逆势生长?“主要是解决小龙虾生长的环境和营养问题。”李明波说。 “目前,最大的突破是实现稻田秸秆矿物质化处理,这样不仅可以保持良好水质,还将秸秆变成冬虾的优质饵料。”李明波介绍,8月上旬早稻收割后,就快速将秸秆进行矿物质化处理,这样避免水中产生氨氮、亚硝酸盐等物质,确保了水质稳定向好。然后,运用生物絮团技术,将秸秆变成适宜冬虾养殖的优质饵料,为小龙虾提供了营养。 同时,在稻田埂下方设置隔离网,防止小龙虾上爬筑洞;种植各类低温水草,让生态环境与春夏季节相似…… 今年,潜江在后湖管理区探索冬季稻田养虾规模达300亩,通过规范养殖,实现亩产冬虾160斤以上,其中,7钱以上的大虾占70%。李明波说,目前已解决冬季稻田养虾关键技术,明年可开展大面积推广。 秋季放苗,冬季收获,主打“季节差”的潜江冬季小龙虾,供不应求。“抓多少收多少,根本不愁卖!”蒋万强满脸喜悦地说,夏季市场上卖的小龙虾10多元一斤,而到了冬季和初春,大规格的虾可以卖到54元一斤,尤其是在春节期间,价格还会更高。(刘琼艳)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