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
十年数据看黄山蓝天碧水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2/22 1:48:05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
|
歙县雄村镇卖花渔村,是徽派盆景的发源地。近年来,卖花渔村以“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为主线,大力发展“盆景+”旅游产业,全村盆景销售额超2500万元,外来游客超10万人次,旅游收入近400万元,户均年收入超10万元。当地村民形象地说:“这里的青山就是我们的绿色存折。” 卖花渔村是黄山市绿色发展的一个缩影。10年来,黄山市深入贯彻习生态文明思想,以改善并巩固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让绿水青山成为黄山人民的“幸福靠山”。 徽州区循环经济园是黄山市两个省级化工园区之一,黄山市投入近60亿元打造循环经济园区,实现供热、脱盐、治污“三集中”。目前,该园区谋划建设企业挥发性有机物集中治理“绿岛”示范项目,实现废气高效治理,解决了单个企业低浓度废气治理难度大和治理成本高的难题。 数据显示,2022年,黄山市细颗粒物平均浓度19微克/立方米,较2015年下降了45.7%,达到有监测记录以来历史最优。此外,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主要大气污染物指标分别比10年前下降40%、60%、35.3%,达到国家环境质量一级标准,优良天数比例稳定在95%以上,全面消除重度和中度污染天气。自2018年生态环境部对全国168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以来,黄山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连续5年排名前五,名列长三角前茅。 2022年9月,黄山市与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农夫山泉投资12.5亿元在黄山市建设先进的天然饮用水生产基地。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钟睒睒表示,黄山是千岛湖的上游,上游保护好了,才带来了下游水质的改善提升,将把黄山项目当成家乡项目来办,为黄山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10年来,黄山市地表水断面水质达标率、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稳定达到100%,主要指标浓度优于地表水Ⅰ类标准。自生态环境部水质指数排名以来,黄山市地表水环境质量稳定保持全省首位。 生态环境治理水平不断提升。“之所以选择在黄山市建超级工厂,主要是看中了这里得天独厚的环境,为小罐茶提供了优质的茶叶原料和优越的加工场地。”小罐茶创始人、董事长杜国楹说。去年,黄山小罐茶实现产值7亿元、税收4900万元,居黄山市工业纳税贡献前十强。 近年来,黄山市在全省率先开展农药集中配送,全域推行“粘虫黄板+生物农药+生态农艺”的茶园绿色防控模式,全市有机茶园、绿色食品茶园和无公害茶园“三茶”认证率98%,促进了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10年来,黄山市累计实施生态环境治理项目325个,完成投资200余亿元,关停污染企业220多家,整体搬入循环经济园区企业110多家,拒绝污染项目190多个,优化升级项目510多个,拆除水面网箱养鱼约2.6万只,新安江黄山段建设了42座高标准水质自动监测站。全面淘汰35蒸吨/小时以下燃煤锅炉,全面实施机动车国六排放标准,注销淘汰老旧车24.7万余辆,治理重点涉挥发性有机物排放企业100余家,建成全市大气精细化监管平台,实现控气、控车、控尘、控烧一体智能化监管。 一江清水出新安,百转千回下钱塘。10年来,新安江生态补偿制度体系不断完善。 去年是新安江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10周年。试点以来,新安江上游跨省断面水环境生态补偿指数P值由0.83改善至0.61,改善幅度26.5%,连续10年达到两省协定的生态保护补偿考核要求,每年向千岛湖输送近70亿立方米优质水,带动千岛湖水质实现同步改善。 目前,黄山市森林覆盖率由77.4%提高到82.9%,以遍地青山涵养一江清水。“新安江模式”在全国13个流域、18个省份推广,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制度的重大创新,新安江(黄山段)上榜全国首批9个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目前,黄山市森林覆盖率由77.4%提高到82.9%,以遍地青山涵养一江清水。 |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