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龙门阵 四川达州达川区平滩镇的“富民档案”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3/5 23:36:07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近日,沐浴着初春的暖阳,行走在四川达州达川区平滩镇的乡间田野,看到的是“小地方大作为”的奋进姿态,感受到的是跨越赶超的浓厚氛围,涌动着“蝶变”的新气象。

  在乡村振兴推进过程中,当地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绿色发展为引领,将生态振兴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融合,实现“绿水青山”的最大效益,绘就了绿色发展的新底色。

  一上午,周文亚都拿着工具在鱼塘边比比划划。在他的设计图里,要在塘边修建几根圆形立柱,上面种植果蔬,增加水循环和丰富鱼饵种类。还要修建一个坡面,让鱼儿从传统的15度角进食变为75度进食,目的也和前面的设计一样,使鱼儿的运动量大大增加,使其肉质更加Q弹,微生物含量更为丰富。

  2015年,周文亚夫妇回到妻子的家乡平滩镇梁石村当起了“新农人”。钟情于钓鱼的他怀揣着执着与梦想,一个“猛子”深深地扎进了这片创业的池塘里,全身心打造智德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

  创业之初,因缺乏专业技术,周文亚的小鱼塘一下子损失了十来万元的鱼苗。惨重的损失让周文亚开始潜心钻研养殖技术,县农业农村局举办的技术培训班、全国各地淡水产业发达地区,都成为了他的学习主战场。

  将养鱼作为自己的事业,周文亚成了周围人眼里的“鱼痴”,他摸索创新的一系列养鱼新经验也被同行所模仿。

  绿色养殖的生机勃勃引导着智德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水产事业向规模化、名优化的方向发展。周文亚开始将目光投向高端鱼类。2018年,合作社与重庆水产科技院成功试养出优质草鱼新品种——川文鱼。川文鱼通体淡黄色,鱼尾上长下短、上尖下圆,钾含量每100克含量356毫克,蛋白质每100克含18.3毫克,比普通草鱼的营养价值更高。2022年,川文鱼年产11万余斤,产值480余万元,带动了周边上千农户增收致富。

  随着养殖设施的全面配套,智德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养殖水面发展到现在的215亩8口鱼塘,十余个品种,成为平滩镇梁石村一带农业转型、农民增收重要的培训基地。

  一面做好“鱼”的文章,依托当地的地理优势和市场需求,老家在大竹的周文亚又将目光瞄准了家乡特产——香椿。

  在小地名叫“小屋基”的智德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香椿种植基地里,现年65岁的村民卢荫贵是这里的老把式,除了平时维修鱼塘的各种设施,给香椿树除草、打枝等也是他每天的工作内容之一。

  “马上就要到一年中最忙的时候了。”卢荫贵说,3月是香椿集中上市的季节,到时候他们会忙到脚不沾地。自从几年前流转了两亩土地给合作社,卢荫贵成了一个道地的打工人,一年下来收入增加了近万元。

  香椿种植难度不亚于养鱼。为解决采摘难、上市慢、出苗少等难题,2016年,周文亚发明了矮发法,从香椿树根部以上约20公分剪掉重新发枝,增加出枝量,缩短成熟期;2018年发明破树法,解决了出苗少的问题;2020年从妻子扎头发的画面又发明了V通透法,解决了死苗的问题……他像一个发明家,又像一个创作家,把生产中的难题用自己的土办法一个个击破。2018年至今,合作社销售椿芽60余万斤,总产值560余万元,在北上广深、江浙等地的销售档口达到了13家,周边2000余户村民因此受益。

  近年来,智德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积极探索“合作社+基地+业主”“家庭农场+基地+农户”运营机制,鼓励当地村民以土地等方式入股,按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育苗、统一标准、统一销售、分户管理的模式畅通产销、创新利益联结。

  “深耕育种养殖的同时,朝着精深产品加工方向转型,是我的另一个落脚点。”周文亚说,目前合作社已初步搭建起“以种养殖为基础,以种苗繁殖为重点,以深加工产品为核心”的战略布局,“川文鱼”“鱼香椿”均已成功注册。下一步,两口子正在合计,利用线上直播等新“农技”,使增收致富的路子越走越宽。

  初春,大地还未完全苏醒,平滩镇金鼓村的种植基地里,去年5月种下的第一批黄精叶苗已悄悄长到了十几厘米。

  位于平滩镇乌梅山风景区的景平农业农村合作社的种植基地最近正是“农忙”时期,工人们除草的除草,育肥的育肥,山坡上一垄垄收拾整齐的田块,孕育着无限生机。

  在乌梅山风景区建设种植基地正是因为当地独特的地理和气候环境,为黄精百部等中药材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这里面加有草木灰、木渣、农家肥等,”现场,一堆黑乎乎的东西散发着奇怪的味道,正在用铁锹将它们往小推车上装的务工人员告诉记者,别小看这个肥料,它会让黄精生长迅速,是专门为它调制的“独门秘方”,一般一亩要施肥1.5—2吨 ,这种有机肥比化学肥料好很多,可节省大笔肥料的开支。

  当天,合作社负责人苏萍正和务工人员一起在地里忙活着除草,她告诉记者:“中药材种植对管护技术要求比较高。去年受天气影响,部分苗子受损,后续需要补栽。”

  几年前,苏萍在考察中了解到,中药材的需求量日益增大,种植前景广阔,并且发现平滩镇乌梅山风景区的气候条件和海拔适合中药材种植。选择种植常用中药黄精,不仅因为它的药用价值,还因其有多种营养成分,既可充饥,又可健身,是不可多得的药材和食材。

  走进黄精苗间,苏萍用手刨开泥土,拔出一根长了六七个月的黄精,只见根茎呈姜形,色泽黄润、肉质饱满。她告诉记者,黄精又叫“老虎姜”,生长周期一般是3年。

  “按照目前黄精的长势情况和市场需求,亩产2.5吨黄精每亩可收入近4万元。基地发展林中、林下经济,通过土地入股分红、提供就业岗位等形式,带动当地农户增收。”苏萍很有信心地告诉记者,只要长势好的话,效益是很可观的。

  去年开始建设的金鼓村种植基地占地面积约2000亩,总投资2500万元,主要种植黄精、百部等中药材,目前已完成600亩,建设周期为2年。

  为了让更多人受益,景平合作社还积极带动本地村民3000余人参与种植、管理等工作,通过土地入股分红、提供就业岗位等形式,让村民们家门口有就业、有收入。

  站在药材种植的坡地上,苏萍指着不远处告诉记者:“那片是将来准备建设的养殖场和饲料加工场的位置,我们坚持用地与养地结合,生态与环保并重,绿色发展,科学种植。”说完,她还打开手机,向记者展示她未来的发展方向:“瞧,这个叫单轨运输车,可以解决很多问题。”说起这个话题,苏萍打开了话匣子,“目前基地种植的药材都是在坡地上,靠人工运输肥料等费时又费力,有了这个神器就不一样了!单轨可沿着山地起伏修建,上面运行的小车用来装农资,也可以装药材,一车一趟相当于10个人的工作量。将来我们准备修建几条单轨运输线,确保药材种植高质高效。”

  在苏萍的发展蓝图里,基地未来的烘干房、制作室等一应俱全,补齐药材精深加工短板,推动产业全链条升级,让身在深山的黄精变成真正的“黄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刚刚!国防部重磅发声:坚决反对!梅西被枪手威胁,总统火速发声!俄方警告:或致灾难性后果

  一名男性按摩师的自述:客人都很放得开,我要守住底线亿美元难再现,德国公布重要数据,中国资本集体“消失”

  B站亏损75亿背后:分成不光给了UP主,3.4亿元的遣散费结得“很爽快”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