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淡水养这种虾年产量可达到6万斤年收益60万元!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3/21 10:48:56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日前,记者走进位于白龙桥镇潘家垅村的婺西养鱼场,只见成群的罗氏沼虾欢快地生活在100多亩鱼塘里。“7月以来是罗氏沼虾上市旺季,鱼场每天批发量维持在2000斤左右,批发价稳定,效益可观。鱼场负责人陈彩新欣喜地介绍,该虾壳薄体肥、肉质鲜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特别受消费者喜爱,每逢节假日更是供不应求。

  从23岁开始养鱼,历经4年亏本,又经过5年卖鱼把欠账还清,到32岁时重新回到养鱼的起点,白龙桥镇高桥村人陈彩新说,“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2001年,他来到白龙桥镇潘村垅村建了鱼塘。鱼塘刚好处于郭力垅水库下游,因有活水源头,水产养殖业就此打开了局面。拓荒、挖土石方、引水、买鱼苗……如今,当初建鱼塘的一幕幕还清晰地呈现于脑海。“虽然干渔业也有风险,有时甚至会血本无归,但是我养鱼的信念一直都在。”

  近年来,金华市场上几大家鱼的竞争明显趋于同质化。“白对虾等海洋虾类主要来自沿海城市,无法淡水养殖。”面对市场给出的难题,陈彩新刚开始也一筹莫展,试着养了很多种鱼,基本上打了水漂。随后在区农业农村局的积极引导以及自己的潜心摸索下,他发现罗非鱼经过驯化适宜养殖。于是从2006年起,陈彩新开始每年养殖罗非鱼。由于全身心投入管理,每年可收获5-10万斤罗非鱼,产量与效益日趋稳定。

  从2013年起,金华市场养虾行情看涨。身边的水产养殖户们纷纷从养鱼转向养虾,陈彩新也欲一试。由于虾对水质要求高,日常管理更加专业,在金华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的指导下,他试着养了第一批罗氏沼虾。“第一年没亏没赚,我觉得这事靠谱。”

  养虾的日子没有波澜不惊,但是苦乐相伴中充满淡淡的喜悦。每天零晨2点,天还朦胧一片,陈彩新夫妇俩就起来为鱼塘开增氧机,风雨无阻。20几台增氧机隆隆作响,开启了一天忙碌的生活。随后,100余亩罗氏沼虾的喂食工作开始,夫妻俩绕着13口鱼塘分工喂食。“一圈喂下来需要一小时,每天需要喂食两次。”陈彩新说,看着虾吃食时水上荡起涟漪,犹如看着孩子们在吃食,内心无比满足。

  从事水产养殖30余年,陈彩新的实践经验和技术已经十分丰富,是婺城区水产养殖界公认的土专家。养殖场先后获得婺城区渔业精品园、金华市本级渔业用水区域水质监测点、金华市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点等荣誉。从突破传统养鱼,到池塘循环水养殖,到设施化大棚健康生态养殖,他的执着与努力,终于探索出新的致富之路。现在,主养罗氏沼虾年产量达到6万斤,年收益60万元。

  “渔业虽然靠天吃饭,不确定性因素很多,但是只要有了政府的支持,水产养殖户做渔业越来越有滋味。”陈彩新充满自信地说,特别是,2012年以来,政府对水产养殖大户给予基础设施补助,仅渔塘塘坝修建一项,就补了近7万元。他希望,政府能够进一步加大政策和技术支持力度,为渔业发展保驾护航。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