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
中国虾养殖和捕捞现状分析养殖产量呈上升趋势「图」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3/26 2:47:18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
|
虾是一种生活在水中的节肢动物,属节肢动物甲壳类,种类很多,包括南极红虾、青虾、河虾、草虾、对虾、明虾、龙虾等。 虾具有很高的食疗营养价值可以有蒸、炸等做法,并可以用做于中药材。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虾的需求量也越来越高。根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3-2020年中国虾产量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到2020年中国虾产量达到630.73万吨,同比上升3.94%。 虾按出产来源不同,分为海水虾和淡水虾两种。根据是否为养殖又可以将海水虾和淡水虾分为海水捕捞虾、海水养殖虾、淡水捕捞虾和淡水养殖虾四种。其中,淡水养殖虾产量最高,2020年产量为348.2万吨,占总产量的比重为55.21%。淡水捕捞虾产量最低,2020年产量为13.15万吨,占总产量的比重为2.08%。 随着我国内陆地区经济的发展,对于海水虾的需求量逐渐增长,再加上沿海的休渔期,使得我国虾海水养殖产量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根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3-2020年中国虾海水养殖产量除2016年以外呈逐年上升趋势,到2020年中国虾海水养殖产量上升至148.75万吨,同比上升2.57%。 中国海水养殖的虾的品种有南美白对虾、斑节对虾、中国对虾和日本对虾。其中,南美白对虾是我国最主要的海水养殖品种,2020年产量为119.77万吨,占总产量的比重为80.52%。其次为斑节对虾,2020年产量为8.45万吨,占总产量的比重为5.68%。 虾的海水养殖产业分布在沿海省份,其中从产量来看,广东是我国虾的海水养殖产量最高的地区,2020年产量达到54.24万吨,占总产量的比重为36.46%;其次为广西省,2020年产量为33.28万吨,占总产量的比重为22.37%。 根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3-2017年中国虾的淡水养殖产量虽然呈现逐渐上升的增长趋势,但是增长幅度较低,到2017年中国虾淡水养殖产量增长至216.76万吨,相对2016年增长了6.67%。2017-2020年中国虾淡水养殖增长迅速,2018-2020年增长幅度分别为23.7%、17.55%和10.48%,到2020年中国虾淡水养殖产量增长至348.2万吨。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对虾养殖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中国养殖的淡水虾品种主要分为克氏原螯虾、南美白对虾、青虾和罗氏沼虾。其中克氏原螯虾又名小龙虾,在我国属于外来物种,是我国养殖产量最高的淡水虾,在国内各地区均有广泛分布。根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克氏原螯虾产量为239.37万吨,占总产量的比为68.75%。 中国淡水虾养殖产量在10万吨以上的省份有八个,分别为湖北、江苏、安徽、湖南、广东、江西、浙江和山东。其中湖北淡水虾养殖产量最高,2020年产量接近100万吨,占总产量的比重为28.7%。 根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3-2016年中国海水虾的捕捞产量维持在150-160万吨之间。但是随着我国近海渔业资源的过渡捕捞,我国制定了休渔期,在此期间禁止捕捞。这些措施使得我国海水虾捕捞产量逐年下降,到2020年中国虾海洋捕捞产量下降至120.63万吨,同比下降5.05%。 中国在海洋中捕捞的虾的品种主要为毛虾、对虾、虾蛄和鹰爪虾。其中,毛虾捕捞产量最高,2020年产量36.74万吨,占总产量的比重为30.45%;其次为鹰爪虾,2020年产量为23.17万吨,占总产量的比重为19.2%;第三为虾蛄,2020年产量20.6万吨,占总产量的比重为17.08%;第四为对虾,2020年产量19.29万吨,占总产量的比重为15.99%。 浙江是我国海水虾捕捞产量最高的地区,2020年产量为504600吨,占总产量的比重为41.83%,远超其他省市。 我国淡水渔业资源一直处于过度捕捞的状态,为了缓解我国淡水渔业资源短缺的现状,我国逐步对长江等水系实行有限度的禁渔,再加上养殖产量的增长,使得我国虾的淡水捕捞产量逐渐减少。根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6-2020年中国虾的淡水捕捞产量逐年下降,到2020年中国虾的淡水捕捞产量下降至13.15万吨,同比下降32.87%。 中国捕捞的淡水虾主要位于长江水系,2020年捕捞产量前四的省份分别为江苏、安徽、河南和湖北,产量分别为30015吨、26741吨、10729吨和11671吨。其中,除河南外另外三个省份均位于长江水系。 华经情报网隶属于华经产业研究院,专注大中华区产业经济情报及研究,目前主要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包括传统及新兴行业研究、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市场调研、专题报告、定制报告等。涵盖文化体育、物流旅游、健康养老、生物医药、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汽车电子等领域,还深入研究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消费、新金融、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兴领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