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
成功率高达90%以上一年可养3造虾!高科技养虾投资大但效果好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5/22 0:50:40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
|
高科技养虾,可以一年四季进行养虾、减少疾病,从而提高虾的质量和产量,优化养殖户的收入和经济效益。 据天海区养殖户陶春四介绍,要成功应用高科技养虾,必须保证虾苗健康、水体和池塘底部干净。 近年来,天海区的养殖户积极改造池塘,投资设备、设施、技术培训等,发展高科技养虾业,初步取得了非常积极的成果。 天海区农业农村发展厅副厅长阮氏红女士说:2021年全区水产养殖总面积5000多公顷,产量6.99万吨以上,与去年同期比,增长4.1%。 在对虾养殖方面,全区白对虾养殖面积近270公顷。其中,高科技养虾面积达95公顷以上,主要集中在同明、南盛、南强、南升等地区。 阮女士表示,高科技养虾业通过控制整个养殖过程,尤其是水源,帮助养殖户提高生产力和虾质量。因此,高科技养虾系统是养殖池塘与辅助养殖池塘(如:沉淀池、处理池、准备池塘、污水处理系统等)的科学组合和布局。 此外,通过这种养殖方法,每一造养虾采用网状或塑料屋顶系统,养虾池塘不受天气影响,降低了养殖过程中爆发疾病的风险。另外,污水处理系统,可以在养殖水体排放到外部之前,进行有效的处理,有助于保护水源、周围环境。因此,与以往的传统养殖方法相比,有助于提高商品虾的质量、产量和销售价格,增加养殖户的利润。 来到天海区的养虾池塘,我们看到,与土池的集约化和半集约化养虾模式相比,这里的养殖户在寒冬后,紧急对池塘进行改造和清理。因此在寒冬进入新季节后,养殖池塘仍然拥有大量的虾,以及熙熙攘攘的买家和卖家。 养殖池塘顶部必须有底膜、遮阳系统、增氧机。此外,辅助池塘和给排水系统也要科学地进行布局。 天海区养殖户陶春四先生分享:要成功进行高科技养虾,需要很多因素,其中初始投资成本和养殖技术是两个关键因素,对成败起决定性作用。 陶先生解释说,养殖户在采用高科技养虾时,不仅有虾苗的成本,还要投资池塘设备,而且池塘和辅助设施系统也必须配备齐全。如果某一个环节不合格,整个系统将无法按照高科技养虾的程序操作。 陶先生举个例子,在1700㎡的面积上,他家建了2个500㎡的商业养虾池,2个标粗池,5个辅助池,总投资超过10亿越南盾。这是他多年来积攒用于盖房子的全部资金,但他只在池塘旁搭建了临时房子,才有钱投资。 在技术上,据陶先生介绍,高科技养虾需要养殖户牢牢把握技术要求,严格按照高科技工艺的流程,确保“三净”,即虾苗无病、水净、池底净。 另外,池塘被设计成圆形,增氧机产生的水推力就越大,容易将废物、虾壳、虾排泄物推入池塘中间的中央排污口,这样清洁池塘起来,既容易又快速。在整个养殖时期控制池塘底部,可以帮助减少有害细菌和有毒气体的爆发。从而降低处理水体环境的成本,保证池塘水的质量,促进虾的生长发育。 池塘顶部必须有一个适合一年四季天气的屋顶系统,以减少动物、昆虫、污垢的进入,并且帮助在冬季稳定池塘的温度,这将有助于减少病原体,克服了虾早期死亡的现象。 此外,高科技养虾的优势在于养殖密度可以高达300-400尾/平方米。但是,养殖密度必须按照虾的生长发育阶段进行合理分配。 陶先生显示表示:“通常,第一阶段的养殖周期为25-30天,密度为2000尾/平方米,然后移至第二阶段养殖,养殖密度为400为/平方米,然后第三阶段降至200尾/平方米。待虾生长到36-38尾/kg后,开始部分出售,待养到100尾/平方米,虾生长到27-32尾/kg,就全部出售完毕。” 陶先生高兴的表示,因为高科技养虾,可以一年养三造虾,因此产量、虾销售价格、收入也更好。 天海区南强乡志强村的阮先生说:我们家的高科技养虾总面积为5亩,其中1650平方米用于养殖池塘,剩下的就是,都是辅助池塘。 据阮先生介绍,如果按照传统方法养殖,每年只能养2造虾,但通过高科技养殖,一年可以养殖3造虾,帮助养殖户增加产量。尤其是冬季虾的售价远高于其他时间。 具体来说,他家一个池塘面积为500㎡,平均产量为4-5吨/造(传统养殖仅2-3吨/造),冬季虾的售价也比夏季高,所以获得不小的利润。 天海区南强农业服务商业合作社主任杜德添先生兴奋地分享:合作社的水产养殖总面积86公顷,其中30公顷的养虾场按照传统方法进行养殖,3公顷的养虾场向高科技方向发展,剩下的就是蛤蜊养殖。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合作社的高科技养虾面积肯定会增加,因为我们已经比较了这种新养殖方式与传统养殖方式的效果,结果是非常好的。 据杜先生介绍,虽然高科技养虾初期投资成本高,但设备可以长期使用,方便维修、更换、移动快速。此外,高科技养虾减少了外部条件的影响,增加了养虾次数,控制了虾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养殖成功率在90%以上。从这时候开始,养殖户的收入增加了,并有多余的资金用于扩大生产。 |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