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宜兴:水产养殖池塘生态化改造项目按下“启动键”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5/24 15:07:11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从规模化生态养殖到产品深加工,从智慧渔业园到渔文旅综合体,改变以往散而小的传统养殖模式,宜兴渔业养殖上马大动作,将走上绿色化、智慧化、科技化、园区化等融合发展之路,打造渔业绿色发展先导区。近日,宜兴水产养殖池塘生态化改造项目开工,这标志着宜兴渔业养殖正式步入转型发展阶段。

  宜兴是渔业大市,水产养殖资源丰富。近年来,宜兴坚持科技引领,积极引导养殖户优化渔业养殖结构,推进青虾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推广“太湖2号”良种青虾,构建水产养殖新格局。除此以外,通过各项品牌推介及赛事活动,宜兴水产品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其中,“宜兴大闸蟹”成功入选“江苏农业品牌目录”及“无锡市十大农产品品牌”。一系列“组合拳”保障了宜兴水产品有效供给的同时,助推村集体和农民增收。

  随着水产养殖环保要求的逐渐提高,群众对于渔业绿色转型的期盼越来越强烈,尤其是江苏省《池塘养殖尾水排放标准》出台后,要求在2023年6月1日起必须实现尾水达标排放,养殖池塘生态化改造工作迫在眉睫。

  此次转型发展可以说是生态倒逼下,宜兴绿色发展的又一生动实践。瞄准产业发展痛点、短板,宜兴从渔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全新谋划,致力高端化、绿色化、品牌化等创新发展,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此次先行开工的水产养殖池塘生态化改造项目,首期涉及官林、和桥、高塍、杨巷、徐舍等5个乡镇,项目总水域面积2.62万亩,其中养殖水面1.87万亩,配套尾水净化区0.75万亩,总投资约8亿元。

  通过生态化改造,池塘养殖尾水可实现达标排放或循环利用。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残饵、鱼粪等废弃物也能得到综合利用,从而形成绿色、低碳、可持续的生态循环渔业模式。项目的实施不仅将助力渔业养殖实现绿色化发展,更将对滆湖、太湖的生态治理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该项目大手笔,无论模式还是规模,在省内都处于领先地位,有望为推动渔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树立样板。”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所长潘建林认为。

  据了解,作为此次项目的实施方,宜兴市城建文旅集团将加快建立健全渔业生产、科技、市场综合信息服务管理平台,致力做强水产加工、流通及休闲渔业等二、三产业,建设智慧渔业产业园、水产品加工中心、宜兴虾蟹现代产业园、渔文旅综合体项目等。

  据宜兴市城建文旅集团总经理戴赛平介绍,水产品加工中心将重点建设水产品预制菜研发中心,精深加工生产车间、仓储配送、供应链数据化平台及相关配套,深度定制宜兴水产预制菜地图,打造水产品预制菜新高地。渔文旅综合体将以“渔”为题,打造垂钓、渔事体验等多种休闲业态,同时将依托宜兴地域文化,计划建设鱼文化博物馆,充分发挥渔文化功能,助推生态渔业高质量发展。力争通过三年,创建成集科技创新、技术集成、产业孵化、示范推广和农业“双创”服务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以宜兴河蟹和鳊鱼生态养殖为主导产业的产业园,为全省乃至全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打造新标杆、新样板。(蒋梦蝶)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