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中国饭碗必将装满中国粮请党放心兴农有我们!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7/29 5:06:54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康振生院士、吉万全教授、青年学生党员李立采参与,于8月6日(周五) 9:00在新华网、光明网、员网、人民网、学习强国、央视频、微言教育、全国高校思政网、中国大学生在线、B站、抖音、快手、百度等平台进行首播。

  粮食安全是关系国运民生的“压舱石”,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从建国初期物质十分匮乏,吃饱饭都是奢望,到当前的绿色低脂、科学膳食成为主流,我国用不到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20%的人口,解决了千百年来难以解决的吃饭问题,实现了由“吃不饱”到“吃得饱”,再到“吃得好”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跨越。

  “十三五”期间,小麦、水稻自给率保持在100%以上,完成8亿亩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粮食产量连续6年超过1.3万亿斤,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跨上70%台阶,主要农作物良种实现全覆盖,粮食安全更有底气。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始终秉承“经国本、解民生、尚科学”的办学理念,走出了一条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特色办学之路。

  学校先后选育推广了25个国审小麦新品种,引领了我国黄淮海麦区小麦品种6次更新换代中的4次,构建了小麦病害防控技术新体系,建立了小麦高效绿色健康丰产体系,赵洪璋、李振声、李振岐、宁锟、王辉等一大批科学家在人民心中树立了功在当代的丰碑。

  上世纪50年代,赵洪璋院士选育的“碧蚂1号”小麦新品种,让中国的小麦平均亩产提高50公斤以上。雄关漫道,初心如磐;粮食安全,重任在肩。一代又一代西农人,为此矢志不渝。李振声院士培育的“小偃6号”,使我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走在了世界领先行列;宁锟研究员选育的“陕农7859”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王辉教授选育的“西农979”,实现了优质与高产、多抗与广适的良好结合,累计推广1.5亿亩以上。

  对标落实习关于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指示批示精神,作为小麦育种专家,我们将继续瞄准小麦主战场做好良种选育文章,为端牢中国人饭碗、服务国家粮食安全交出新时代的“西农答卷”。

  小麦是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被称为“小麦癌症”的小麦条锈病是世界小麦生产的公敌之一,轻则减产,重则颗粒无收。

  1950年,小麦条锈病全国大流行,损失粮食达60亿公斤,相当于当时1700万人一年的口粮。深深地刺痛了刚参加工作的李振岐的心。从此,年轻的李振岐把解决小麦条锈病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冬钻地下室、春爬太白山成为他的科研常态。他还巧妙地把窑洞改建为低温实验室,让科研时长从5个月增至9个月。在简陋的实验条件下,首先揭示了陕、甘、青地区小麦条锈病菌的流行传播规律,提出了防控途径,被誉为“中国小麦条锈病防治研究的开拓者”。

  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我更加深刻认识到我们党“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奋斗主题。作为一名作物遗传育种博士研究生,我一定牢记习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精神,练就过硬本领,把青春洒在田野间,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不负青春,不负期望,不负时代,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农人。

  扎根西部大地,心怀“国之大者”。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路上,我们将传承好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的接力棒,用更多的科技成果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06年8月6日,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决定》明确了做好“十一五”时期节能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是“十一五”时期节能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