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2022高招进行时:专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招生办公室副主任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2/12/23 16:44:39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2022高招进行时》特别栏目,将陆续邀请全国百所高校领导做客央视网,聚焦学校办学特色、人才培养、专业解读、最新招生政策、志愿填报、生涯发展规划等话题服务于万千学子,助力家长和考生读懂大学,了解专业,一起向未来。本期栏目做客嘉宾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下简称学校)招生办公室副主任马迎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一所“985工程”、“211工程”、“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创建于1934年,20世纪30年代,以于右任为首的大批有识之士主张开发西北,建设西北,在杨凌建设了中国西北地区第一所高等农业学府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前身。国家赋予学校开发西北,建设西北,兴学兴农,充实民生和国防的历史重任。

  学校建校初期规模宏大,一是学校的人才培养体系完备,1934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41年开始招收研究生,是当时最早的具有研究生招生资格的十所公立大学之一。二是学校的学科门类齐全,当时初步具备农林水等完备的学科体系,学校有十系一部,在综合院校里学科门类比较齐全,在农业院校里无出其右者。三是名师云集,大家齐聚,有“蝶神”之称的昆虫学家周尧教授,有化学界“梅兰芳”之称的虞宏正教授,有一个小麦品种挽救了大半个新中国的赵洪璋教授,还有把西方水利技术引入中国第一人的沙玉清教授等,很多名师和大家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各个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三是国际化办学,这是从建校初期学校就具备的传统,当时在校内任教的240名专家和教授中,其中有90多人都具有海外留学经历,为学校的开放式办学,国际化办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首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先后育成90多个小麦品种,助推黄淮麦区小麦更新换代6次其中的4次。李振声院士开创了小麦远缘杂交新领域,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张涌院士培育出世界首例成年体细胞克隆山羊。学校育成中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苹果品种秦冠。在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方面,学校做出了突出贡献,助推了黄土高原绿色版图向北推移400公里。近期在生命科学领域学校也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宋卫宁团队独家参与小麦六倍体基因组图谱的测序研究,发布了科研成果,被学界称为“征服了遗传学的珠穆朗玛峰”,也被评为2018年的世界十大科技进展。许晓东团队在病毒中发现了朊病毒,将病毒存在的形式拓展到最后一个领域,被称为“教科书级的科研成果”。学校创建了亚洲第一所葡萄酒学院,直接助推国内20多家高校开设葡萄酒专业,其中80%的教材和80%以上的师资都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校始终围绕国家的战略发展需要,围绕着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始终持续的为国家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赋予现代农业新的内涵,农业发展也将跃升至新的业态。学校围绕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人类健康、生态文明、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持续培养卓越农林人才,引领未来农业发展。

  学校有历史,有文化,有特色,有贡献,始终践行因国家战略而生,因国家战略而兴,因国家战略而为的发展思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全国农林水学科最为齐备的高等农业院校,目前发展成为以农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学校在农产品遗传育种与病虫害防治,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农业高效用水,经济林果育种和栽培,畜禽良种繁育与健康养殖,农业生物技术,葡萄与葡萄酒等研究领域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和优势。学校的学科实力较强,多个学科达到国内一流、国际顶尖行列。

  学校有77个专业,其中34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学科专业建设奖,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和省级一流专业的专业数量占到学校整体专业数量的75%以上,给学生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学科平台和专业平台。

  2022年学校的总体招生规模持续扩大,学校在全国的整体招生规模由2021年的5500名是增加到2022年的5700名。学校积极履行促进教育资源区域协调发展和促进入学机会公平的社会职责,持续扩大招生规模,在每个省份的招生规模今年都不会减少,并且会有适当的增加。

  学校在全国率先开设智慧林业、智慧水利专业,同时新备案农业智能装备工程专业。智慧水利专业立足国家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服务新时代国家水安全和乡村振兴战略,是学校服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水安全,助力农业绿色发展与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举措。智慧林业主要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和林业信息化发展需求,也是践行学校维护生态文明建设的学科使命。农业智能装备工程专业是学校不断用信息技术、工程科技改造和提升传统优势特色学科专业的一种实践,对推进新农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积极推进专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布局建设新兴的,交叉的,引领未来农业发展的学科专业。经过多年的建设,已经形成以智慧农业、智慧林业、智慧牧业、智慧水利、农业智能装备工程等五个“智慧+”专业为核心的智慧农业专业集群,助力国家乡村振兴战略。

  学校优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校新增“强基计划”生物育种方向的招生,继续实施基础学科拔尖计划培养项目招生。生物科学基础拔尖培养班依托学校在2021年获批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即生物学基地,面向重大战略需求,集合高水平的师资,在生物科学领域培养勇攀科学高峰,致力于成为领跑者的学术领军人才,为生物科学领域培养创新人才。

  学校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在基础学科上进行重点布局,依托农林经济管理国家级特色优势学科,建设经济学基础拔尖培养班,发挥优质跨学科平台的资源和优势,将经济学、数学、计算机进行交叉融合,培养具有深厚经济学理论基础,较强数学分析能力,掌握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与工具,具有国际化视野、团队精神、家国情怀的高端研究性人才。生物科学基础拔尖培养班面向校内的新生进行选拔,经济学基础拔尖培养班通过高考直接招生录取。

  学校继续实施卓越计划培养项目招生,设置了植物生产类,动物医学,水利类,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农业经济管理,食品营养与健康等六大类的卓越班,面向全国部分城市招生。卓越班依托学校的优势学科专业,进行贯通化的人才培养,为不同的领域培养学术精英。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有一个共性,都是按照本硕博贯通培养的思路进行人才培养。学生获得推免研究生的资格后,可以提前一年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

  目前,学校有两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第一个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跟美国的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合作举办,实行“3+1”的培养模式,前三年在学校就读,第四年到对方学校就读。学生达到毕业条件和学位授予条件后,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颁发毕业证,由两个学校颁发学位证书,在国内期间的学费是五万元每学年,在国外按照对方大学的学费标准收取。第二个是环境科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跟美国的亚利桑那大学合作举办,实行“4+0”的培养模式,学生的本科阶段可以全部在国内进行就读,授予学位跟食品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一样。环境科学项目的最大的优势是学校同时开通“3+1”和“4+1”的培养通道,学生的英语达到对方入学条件以后,第四年可以申请到亚利桑那大学进行就读,也可以在四年本科毕业结束后继续到对方学校学习一年,并且能够拿到研究型的硕士学位,在国内的培养期间学费是六万每学年,在国外按照对方大学学分标准收取。

  学校整体的深造比例较高,本科生整体深造比例达到50%以上,其中保研比例达到22%,今年学校共有1116名学生保研,部分学生保送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大、中国科学院、武汉大学等国内顶尖“双一流”高校。在选择继续深造的学生中,99%被国内“双一流”高校录取。

  就业方面,学校的就业服务较好,学生的就业质量也比较高。每年各种用人单位到学校进行招聘的数量达到4500家以上,为学生提供接近40万个岗位,学校就业率多年保持在较高水平。

  毕业学生的去向主要是国有企业、机关事业单位、高校科研院所包括民营企业等,接近40%的毕业生签约了世界五百强和中国五百强企业。通过企业反馈,90%以上的企业对学校学生的认可度非常高。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位于陕西杨凌,杨凌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发源地,中国第一个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也是中国自贸实验区中唯一的农业特色鲜明的自贸实验区,被称为“中国农业的硅谷”。

  中国农业历史上的第一个农官“远古农神”后稷,后稷在杨凌树艺五谷,教民稼穑,这是学校选址杨凌的一个重要原因。历史上伟大的帝王唐太宗李世民诞生在杨凌,另一位伟大的帝王隋文帝杨坚埋葬在杨凌。著名的张载祠也在杨凌边上,杨凌具有很深厚的历史文化和独特魅力。

  杨凌的自然气候非常好,南临渭河,与秦岭相望,气候温和,四季分明,远离大城市的喧嚣和污染,是著名的生态农业观光旅游风景区。在这里不仅能够受到先贤大志的熏陶,还能够学到最先进的农业科技文化知识。

  学校的校园环境非常好,校园面积占地6000亩,分南北两个校区,每个校区有3000亩,学校内有国家级4A级旅游景区博览园,学校享有“生态园林式大学”的美誉。

  相信付出总有收获,努力就会有结果。预祝各位考生金榜题名,取得理想的成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聚焦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生态文明、促进人类健康、服务乡村振兴的四大学科使命,面向未来农业,在新农科背景下推进卓越农林人才培养,引领未来农业发展,欢迎大家报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希望广大青年学子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实现个人的成长和成才,我们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