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以智为媒助力乡村挖掘生态富矿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1/4 17:43:17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马军山教授(右三)带着研究生在三林村开展乡村规划调研,听取当地村民对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俞洁 摄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数千年来,东晋诗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述的世外桃源一直是乡村生活的典范。不久前,诗人心目中的桃花源正在浙江省德清县三林村逐渐变为现实。

  今年4月底,浙江农林大学与当地正式签署了乡村振兴校地合作协议。高校在乡村振兴中能够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如何以智力资源为媒介将生态资源转变为发展资源?过去三年里,该校马军山教授带领30余名研究生扎根乡村,充分发挥高校智力资源优势,通过产学研方式,逐步将普通的山区小村庄打造成当地乡村振兴的示范点。

  当前春夏之交,正是三林村旅游旺季。鱼虾在水底潜游,白鹭在空中飞翔,新修的白鹭漾临水栈道、农家庭院里绿油油的蔬菜、清新典雅的乡村民居、完整科学的垃圾分类系统……传统生态与现代生活两种文明交相辉映。

  可谁能想到,就在三年前,三林村和浙北的其他村子并没有大的区别。因缺少规划引领,村子知名度不高,休闲农业发展慢,村民守着自然资源难致富。

  “树木随意种植杂乱无章,乡村环境一团糟,村民们养殖的各种畜禽在村子里乱跑,留下的粪便和着泥泞……”回想起当年的三林村,村支书沈炳奎指着眼前的一片景观说,“这里三年前还是一片破烂的厂房,周边都是荒地杂草。”

  眼看着周围城市发展越来越好,农村怎么富,农业如何强,越发成为当地村民心中的一道坎。在很多人看来,当地的烂摊子不可能有发展前途。就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随着浙江农林大学师生的到来,当地也迎来了发展转机。

  三年前,第一次走进三林村的时候,在场的师生们眼前一亮。这个地处杭嘉湖三市交界处的小村庄,集自然与人文景观于一身。不少师生惊叹:“这样的生态资源不就是当地最大的富矿?”

  2016年,浙江农林大学承接了 “三林村精致小村”规划建设工作。在该校园林学院马军山团队的指导下,三林村以精致小村建设为依托,积极探索产村融合发展新路子,形成了以“万鸟园”生态公园为核心的庙前漾湿地休闲农业片,以大禹生态农庄为核心的白龙潭桑果观光农业片,以尚书故里和美丽牧场等为核心的白莲塘渔牧生态农业片。

  “我们整个项目突出生态特色,涵盖了万鸟园、尚书广场、游客中心、水上游线个项目内容,其中特色民宿、创意咖啡厅、露营基地等场所已经投入运营。”马军山介绍说,如今这里有4000个普通村民,也有大学教授、台湾创客;200亩大小的万鸟园,每天都会迎来万只白鹭归巢,城里人开车排队前来观看;一排排美观的农民小别墅赏心悦目。

  在生态规划的引领下,全村合力打造养生福地“万鸟园”,在保留村庄原有“孝贤文化”的基础上,新增“白鹭水乡,国际慢村”的旅游发展主题,抓活“水乡、蚕桑、休闲农业”特色,把产业连起来,把景点串起来,发展成集采摘、垂钓、研学、游赏为一体的休闲观光农业,打响了“游水乡村落、观万鸟浩瀚、摘四季水果、看花卉世界、赏丝绸文化”的品牌,显著提高了村民的收入,增加了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村民王佳玉说,“我最大的感触就是马军山老师打造的万鸟园,将废弃的厂房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家园,可以饭后百步走,带孩子娱乐,可以说吃、喝、玩、乐都有!”万鸟园工作人员龙霞就是本村的村民,她说:“没想到我会有机会在村里上班,骑车几分钟,再也不用开几个小时的车到杭州上班了。”

  如今,三林村环境越来越好,不仅是全国文明村、浙江省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百姓心中的平安村,还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浙江省生态文化基地、浙江省慢生活休闲旅游示范村。

  “生态环境好了,我们生态农庄也越来越火。”大禹生态农庄老板范旭明这几年依靠优美的环境,开拓亲子游和自由采摘,推出了水乡婚俗体验等项目,休闲观光农业搞得越来越红火。

  “以前我们有资源,有决心,就是没有专业的人来规划、执行。”每每向来参观的其他村干部介绍经验时,沈炳奎都显得特别自豪,“浙江农林大学马军山教授,带着学生来到我们这里帮我们做规划,助力我们打造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样板。现在,村民在家门口可以就业,还能售卖土特农产品,村民的口袋眼见着鼓起来了。去年村里人均年收入超过35000元,至2020年将实现人均年收入45000元。”

  村庄变美,村民变富,美的不仅是地方。马军山教授和学生们的心里也乐开了花。浙江农林大学研究生杨莉说:“从跟随导师开始前期规划设计,到项目的推进,逐渐深入参与到整个白鹭水乡的建设运营当中。不仅培养了我的独立思考、独立工作和独立解决问题潜力,也让我更深刻地了解了乡村面貌,教会了我如何去设计受百姓欢迎的农村规划。”

  “乡村是充满生命力的,这是一种内在的、潜伏在平静表面下的活力,体现在很多小细节当中。”研究生沈颖凯感慨道,“如果我们能够挖掘出这种力量,引导好这种平静表面下生活的张力,乡村的建设一定会大不一样,美丽乡村一定会更有吸引力。”

  如今,还不到60岁的马军山已经满头白发,因为长期在乡村工作,他显得十分消瘦但依然精神矍铄。但看着欣欣向荣的“白鹭世界”“国际农庄”“大禹生态农庄”……马军山对三林村的未来充满期待。

  “作为农林大学的规划设计工作者,我们的责任就是要用我们的规划和驻村指导,助力‘两山’理念成为实践,建设更多村庄美、产业兴、农民富的新农村,引导村民看好、用好绿水青山,让农村的环境资源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金山银山。”(陈胜伟 朱旻华)

  2023年1月3日,在山东省荣成市寻山街道爱伦湾海洋牧场,渔民们驾驶渔船、舢舨在蓝天白云、大海间行驶,呈现出一派“海上冬耕”的繁忙景象。荣成市是国家级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重要的海珍品养殖基地,养殖类海产品备受市场青睐。

  2023年1月3日,冬日的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玉带河国家湿地公园三角塘水库段,植被、公路和湖水交相辉映,犹如一幅画卷

  春节临近,各类兔年新春饰品火热上市,吸引众多顾客挑选购买,喜庆的节日氛围日渐浓厚。

  2023年1月1日,重庆市南川区金佛山景区出现雪后云海景观,浩瀚云海中,南方喀斯特桌山地貌若隐若现,每逢雨雪过后,会出现云海气象奇观。

  第十八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于2022年12月28日至2023年1月2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中国外文局受邀参展。

  2022年12月28日,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出现雾凇景观,黄河两岸的树木、道路银装素裹,美景如画

  2022年12月26日,贵州省黔西市文化馆,剪纸非遗传承人带领学生创作迎新年剪纸作品。

  近日,呼和浩特市玉泉区红十字会开展“温暖青城——健康送万家”活动,为家中有65周岁以上老人的困难家庭发放“健康防疫包”

  2022年12月25日,江苏淮安市妇幼保健院发热流动便民诊疗车开进居民小区,为发热居民开展免费诊疗、平价供药等服务

  2022年12月21日,航拍贵州省黔西市绿化白族彝族乡海子村油菜种植基地和海子湖泊,绿意盎然美丽如画。

  2022年12月20日,“终身不拟作忙人——南京博物院藏傅抱石作品展”在江苏省苏州博物馆启幕。此次展览共展出傅抱石的绘画作品46件,常用印章10余方。展览将持续至2023年2月19日。

  2022年12月18日,山东省日照市莒县闫庄镇大北林村,莒县过门笺传承人在凿刻传统过门笺,迎接新年的到来。

  2022年12月17日,江西省南昌市高新区鱼尾洲湿地公园水杉进入最佳观赏期,成片水杉树叶由绿变红,色彩斑斓,与城市构成一幅和谐生态画卷。

  2022年12月15日,冬日暖阳下的江苏苏州古城与环城河畔景观。俯瞰古城、街坊,“一桥一路”,窥探出当年姑苏城的“小桥,流水人家”,别有一番江南水乡独特风韵。

  北方的冬天,树上的叶子落光了,小草也黄了。但大自然又给了我们另一番美的景象,雪花飘飘洒洒,染白了大地,瑞雪绚丽多姿,既温情又浪漫。身处此情此景之中,全无了冬日的凛冽。

  第六届中国-国际器官捐献大会暨“一带一路”器官捐献与移植国际合作发展论坛召开

  2022年12月9日,第六届中国-国际器官捐献大会(CIODC)暨“一带一路”器官捐献与移植国际合作发展论坛以线上会议的形式顺利召开。

  2022年12月7日,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文山街道平安里社区志愿者陪同老人接种新冠疫苗。

  2022年12月5日,上万只红头潜鸭、骨顶鸡等鸭科类鸟类来到河南三门峡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栖息、越冬,场面十分壮观。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