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骑车换乘地铁 单车停在哪儿?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2/18 23:55:21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为了缓解地铁出入口非机动车停放难、停放乱问题,“新增地铁出入口非机动车停放点100处、非机动车停车位10000个”被纳入2021年度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

  记者昨天从市城管局轨道公用中心获悉,截至6月15日,全市已完成地铁出入口16处非机动车停放点位设置,可停放非机动车约2200辆,完成率为16%和22%。预计今年10月底地铁口100处、10000个非机动车停车位将全部新建完成。

  “现在出了地铁站,直接扫码骑车,很快就能回学校了。有了专门区域停车,早晚高峰也不怕没地方停车了!”

  在浙江农林大学地铁站外,学生小张停放好共享单车后,和身边的同学高兴地聊着。

  以前,浙江农林大学附近因为周边人员流动量较大,曾经已有的500余个非机动车泊位难以满足师生日常出行需求,高峰期间部分非机动车经常无泊位可停。

  最近,浙江农林大学地铁站外新建的200余个泊位已提前投放使用。学校到地铁站,“最后一公里”的停放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

  今年,临安区城管局建立专班,对4个出口人行道、现有停车场、周边闲置空地进行全面摸底,并利用无人机进行航拍绘制地形图,拟定非机动车泊位整治提升工作方案。

  临安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一边建设一边陆续开放使用。目前,地铁站B口,扩大原非机动车停车场,已增加泊位100个;在站点D口,利用闲置空地新建非机动车泊位150个;并在地铁口人行道上合理增设50个泊位,设置停车指示牌引导市民群众有序停放。”

  同样,去年,随着地铁5号线开通,位于萧山城区的人民广场站E口的非机动车停车泊位也紧张了起来。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这里,发现新建的150个泊位已初见雏形,已有不少人把自己的电瓶车停到了里面,非机动车道一下就开阔了不少。

  萧山区城管局市容科科长金荣翔介绍说,“虽然没最后铺装好,但已基本可以使用,居民车子都进来了,说明大家真是需要啊!”

  昨天上午10点半,记者来到位于萧山金城路和博奥路交叉口的地铁博奥路站B口,这里正在建设收尾中的非机动车泊位停放点有点与众不同。

  “每天清早,很多人都会骑电瓶车来这里换乘地铁。以往人行道上挤挤挨挨停了至少500辆电瓶车。”金荣翔介绍说,借着金城路整体提升项目,萧山区城管局牵头,今年,金城路沿线会新增多个非机动车停车场,其中,有11个全部由中国美院统一设计,整体风格与金城路相融合。“地铁博奥路站4个出入口预计会新增600余个泊位,7月底能完工。”

  “地铁出入口就是城市窗口,在满足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我们还会结合城市文化、市民需求等元素,通过个性化设计,积极打造示范站点。”市城管局轨道公用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今年,各城区制定“一站一方案”,在有条件的地铁出入口,配套设置公交站点、公共自行车服务点、非机动车停放点,打造“地铁+公交+公共慢行交通(公共自行车、共享单车)+电动自行车”多网融合的站点。

  采访中,轨道公用中心相关负责人还介绍说,在已完成的16处非机动车停放点位中,还有4处位于地下,分别是龙翔桥站(B口、D1口和D4口)共500个泊位,和睦站E1口300个泊位。“目前,上城、滨江、临平等城区积极与周边商业综合体协商,拓展地下非机动车停放泊位。同时,规划和交通部门也考虑将非机动车停放场地纳入轨道交通整体规划。”

  另外,城管部门也希望市民一起“规范停放、文明共创”,不断提升“地铁+非机动车”出行方式的便捷度、舒适度、满意度。

  赵致真老师的执着是出了名的。从我认识他的时候起,印象中他一直都在追求真的美好的东西,并对假的丑恶嘴脸和骗人的伎俩进行无情的揭露,哪怕因此遭受诬陷,吃上官司,也不改初衷。

  从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获悉,实验室徐洛浩教授课题组以中国特有家鸡品系胡须鸡为材料,在国际上率先完成一个家鸡的基因组完整图谱。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部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并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总体要求和具体安排,释放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信号。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联合组成的阿房宫与上林苑考古队,近年在栎阳城遗址考古取得丰硕成果。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日前正式公布山西运城稷山东渠遗址考古发掘成果:出土大量的动植物遗存表明,东渠先民已掌握了较发达的农业生产技术,形成以种植粟为主、兼营畜牧业的混合农业生产体系。

  与独立的搜索引擎相比,人们可能更容易信任整合了聊天机器人的搜索引擎给出的答案。

  以良种培育、良种繁育为代表的科技支撑,加大我们在粮食种业方面的创新,发挥新品种示范带动作用,攻克卡脖子等等这些难题。

  创造对老年人友好的数字环境,既能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共享科技进步的红利,也将为相关行业提供新的发展机遇。

  最新研究揭示了东亚地区迁飞性昆虫物种关系和生态服务功能的长期演化趋势。

  考古再次让人们看到了自古以来中华大地各区域文化的交流与互动,也再次证明了中华文明兼收并蓄、绵延不断、多元一体的特质。

  机器人化”生产装备和生活工具将广泛融入千行百业和人民生活,无处不在、无所不及。

  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开发的3D打印技术能在非规划基板上成功打印出功能性微图案,有望将先进的智能隐形眼镜商业化。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日前对外公布2022年12个重要考古项目,其中夏县辕村新石器时代遗址引人关注。

  OER反应作为提供氢质子和电子的关键反应,在自然光合作用和人工光合成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全基因组设计育种技术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是目前作物遗传育种领域的研究热点。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