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
职教服务乡村振兴典型案例|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老区”焕新颜 “亚夫”再出发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2/24 17:16:32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
|
近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乡村振兴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工作委员会(简称“职教学会乡村振兴工委会”),公布了106个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名单。这些典型案例涵盖人才培育、科技助农、产业帮扶、文化传承等多个领域,生动描绘了职业院校全面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场景,积累了一批可借鉴、可复制的优秀实践经验。从即日起,我们将陆续发布其中一些典型案例,敬请关注。 央广网北京1月20日消息 乡村振兴本质上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过程,科技创新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根本动力。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围绕革命老区——江苏省句容市丘陵地区产业特色,开展应用性研究,打造“两个平台示范、一支团队服务、三轮体系联动”的助力乡村振兴“213模式”,成为“当地离不开”的科技服务乡村振兴样板。 学院通过打造“两园五区”示范平台,示范科技成果,集成成套技术,做给老区农民看;组建一支“亚夫”团队,聚焦创新需求做研发,聚焦专业产业做服务,带着老区农民干;构建“科技、培训、销售”三轮联动体系,形成“两个平台示范、一支团队服务、三轮体系联动”的“213模式”,推动产业升级,提升致富能力,助力增产增收,帮助老区农民增收;形成“一颗小草(草坪草)富农民”“一粒种子(下属企业中江种业公司良种研发推广)强农业”“一片叶子(彩叶苗木和茶叶)美农村”的三张名片,实现致富农民的理想和愿望。 学院聚焦“两园五区”平台打造,注重科技、产业示范,做给农民看。“两园”为学院自有的江苏农博园(占地2550亩)和江苏茶博园(占地2500亩),“五区”为与属地镇江共同打造的产业示范区,包括优质粮油示范区、特色园艺示范区、高效林草示范区、长江特色水产示范区和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区。 江苏农博园依托园区草业研究所、江苏省草坪草种质资源基因库等12个园区内科技创新平台,融入信息、装备和生物等先进技术要素,重点打造无人农场、智能猪场、数字渔场、智能农业装备、农业物联网应用、智能化植物工厂繁育和农产品加工与检测等7个研发展示中心,建设彩叶苗木、草业、草莓、葡萄、瓜类、花卉、食用菌、猪、特色水产9个种质资源库。 江苏茶博园在茶叶栽培基地、茶叶加工实训中心、茶文化馆与茶艺表演馆3个教学工场的基础上,依托园区内江苏省茶业研究所、江苏省现代茶叶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江苏茶产业体系综合示范基地3大平台,重点建设茶产业技术集成中心、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和茶叶种质资源库,建成集茶叶种植、加工、茶艺表演与营销、乡村旅游以及技术研发与服务等为一体的一二三产融合基地。 学院将原创科技成果,通过产业链集成,在“五区”形成示范,带动产业整体升级;主要建设了国家茶叶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现代园艺工程技术中心、江苏农业装备工程技术中心等产业集成平台。江苏现代园艺工程技术中心联合江苏省园艺学会、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农科院、南京土壤所、江苏绿港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等9家单位,重点打造园艺全产业链交流协作平台,推动园艺产业高质量发展。组建校企合作联盟,将产业链研发的单项技术、集成技术等成果,在“五区”和联盟成员中共建共享,使成果快速转化推广。如组建的长三角草坪产业国家创新联盟、江苏省草莓产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联盟和长江特色鱼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平台,促进了工厂化草坪生产技术、草莓高架栽培技术、乌鳢高效养殖技术等一系列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 为践行“成果进农户、论文写大地”的办学服务理念,为乡村振兴提供技术支撑,打通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学院创新乡村振兴服务模式,以全国十大“三农”人物、全国“时代楷模”“全国道德模范”“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赵亚夫的名字命名组建“亚夫科技服务团队”(以下简称“团队”),实施“兴村强企富农工程”,立项乡村振兴“亚夫科技服务”专项,开展对接帮扶活动。 团队围绕丘陵地区产业的实际需求,开展应用研发,组建草莓绿色高效栽培关键技术、茶叶绿色高效生产技术和优质草坪高效生产技术等13个研发团队。比如,草莓绿色高效栽培关键技术研发团队的首席专家是颜志明教授,团队成员有王媛花、郭正兵、解振强等9人,研究方向为草莓脱毒快繁技术和穴盘繁苗技术、草莓夜冷育苗技术、草莓高架和超高垄省力化栽培技术、草莓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等。 根据所属二级学院,团队分为风景园林、农学园艺、畜牧兽医、茶与食品、机电工程等8个服务分团,共计161人。依托“亚夫科技服务专项”,每个“亚夫”科技服务团队对接1个示范村,每个示范村对接4家新型经营主体,每家经营主体带动25家产业示范户。每个服务团成员根据专业特长,都能服务到村、组、户,服务到田间地头,带着农民一起干。目前,各支团队结合自身专业、产业特色不断深入乡村地头,开展相关活动50多批次。取得一批帮扶成果,得到当地农民好评和称赞。 2021年8月30日,学校党委书记巫建华带领“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亚夫科技服务团队园林分团”,赴天王镇唐陵村开展科技帮扶服务;围绕唐陵村的特色重点苗木产业,针对苗木用地紧张情况,送去了学校自主研发的苗木高效栽培控根器片,进行苗木容器化控根技术示范与推广。 “亚夫”园林分团赴唐陵村开展科技帮扶(央广网发 职教学会乡村振兴工委会供图) 学院构建“科技”“培训”“销售”三轮联动体系,打通创新、推广、市场的制度障碍和流程瓶颈,实现农业变强、农民增收。 学院实施了“兴村强企富农”工程,组建10支专业服务团队,形成了“首席专家+推广专家+推广示范基地”递进式“三级推广”模式,通过“服务菜单+需求定制”结合、“一对一”农技服务精准开展“一村一品、一企一业、一镇一特”工作。 学院持续推动科技创新,截至2021年底,共育成植物新品种37个,研创农业新技术140项,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65件,制订省级以上标准21项,获得省级以上奖励46项,连续3年入选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其中,作为近20年中唯一由高职院牵头研制的成果“草莓绿色高效栽培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获得江苏省人民政府颁发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一等奖。 学院整合乡村振兴学院与新希望绿领学院、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等优势资源,构建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平台。多年来,学院创新办学体制机制,主动对接各方需求,以“人才链、产业链、师资链、信息链和成果转化链”为纽带,以合作共赢为目标,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开展了大量的职业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培训工作。 学院承担农业农村部的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从2017年培训学员1.4万余人次,增长到2021年培训学员3万余人,近5年来,年均开设部级高素质农民培训班20余班次、培训2000余人;承担省级高素质农民培训项目和省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培训项目,近5年来,年均开展省级高素质农民培训人数达3000余人,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培训人数年均达900人。 “亚夫”茶食分团赴茶园实地调研和技术指导(央广网发 职教学会乡村振兴工委会供图) 学院紧扣“服务三农”的办学宗旨,立足于“互联网+”现代农业,围绕农村电商所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求,积极推进农业领域人才供给侧改革。通过新媒体、新业态,拓宽销售渠道,促进产业升级,助力经济发展。利用团队专业优势,结合亚夫科技服务专项课题,在新零售技术服务模式示范与推广方面,通过服务种植示范户,指导农户建设自媒体平台开展新零售业务,助力构架丁庄葡萄新零售技术服务体系。2021年,“亚夫”电商助农服务团队走进句容茅山镇丁庄村、后白镇西冯村、天王镇戴庄村,助力大米、葡萄、花卉、草坪等农产品销售,累计助农收入达4300多万元。 学院立足优势专业及区域特色产业,重点开发形成了“一棵小草、一粒种子、一片叶子”科技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三张名片”,实现了“一棵小草富农民、一粒种子强农业、一片叶子美农村”。 学院草坪创新团队长期致力于“草坪”研发与推广,从一代“土培草坪”、二代“砻糠无土草毯”、三代“沙培无土草坪”,发展到今天的四代“水雾生态无土草毯”;已获授权发明专利32项,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品种4个,获得省部级科技奖3项,推广草坪种植面积9万多亩,带动4万多农户增收,年收入近5亿元。草坪团队对接服务的句容市西冯村,草坪年销售产值达1.9亿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9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36万元。 学院以良种工程为引领,开展现代种业教学、科研,研制推广水稻、玉米、葡萄、草莓等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育成农作物品种29个,年均培育可产业化的科技项目5项、孵化高新技术成果8个。学院下属企业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依托学院种业创新,年提供良种7000万公斤,推广面积1800万亩,为农民增收7亿多元。目前,各类种子产品辐射全国18个省区以及巴基斯坦、越南、孟加拉国等22个国家。 指导农户在优质草莓评比中获得金奖(央广网发 职教学会乡村振兴工委会供图) 学院依托人才优势,形成带动区域农民致富的彩叶苗木和茶叶两大特色产业;形成彩叶苗木新品种4个,获授权发明专利26项,制定林业行业标准2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3项。推广面积4万亩,带动8000余农户增收,年收入近1.6亿元;依托国家茶业协同创新中心和江苏省茶叶产业技术体系集成创新中心,收集茶叶种质资源150多份,推广炒茶、制茶新技术,带动2万多农民致富;2019年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 下一步,学院将大力培养农业产业高端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通过省级“定制村干”培养,实行“人才定制”培育,向农业农村输送乡村振兴引路人,通过“校企学徒培养”“校企订单培养”给农业企业输送产业中坚力量;进一步加强农业农村科技创新和实用技术研发,结合学院自身学科优势,重点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科技需求,加强农业科技领域的研发部署,抢占农业科技创新战略制高点;加快高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和技术集成示范,通过建立示范展示基地、开展技术培训和团队带项目进村等形式,促进科研成果尽快应用于农业生产实际,加强农业科技成果在基层的转化和产业化。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围绕革命老区——江苏省句容市丘陵地区产业特色,开展应用性研究,打造“两个平台示范、一支团队服务、三轮体系联动”的助力乡村振兴“213模式”,成为“当地离不开”的科技服务乡村振兴样板。 |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