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信阳学院:2021 我在社会科学学院等你!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5/1 17:31:17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社会科学学院是信阳学院最早创立的院系之一,现有教师70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1人,博士16人。拥有模拟法庭、法律援助服务中心等多个校内实训平台和校外实践基地。现有法学、历史学2个本科专业。

  多年来,社会科学学院以坚持转型发展,强化办学优势,促进科学发展为导向,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院多次获评学校目标考核优秀单位先进党总支教学先进单位人才培养先进单位学风建设先进单位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先进集体,党总支被评为2018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总支荣誉称号。

  在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完成的《2018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武书连2018年、2020年、2021年中国民办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中,信阳学院历史学专业均取得排名第1的佳绩。近年来学院共获批省部级课题7项、厅级项目60多项。先后出版多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十三五规划教材,以及其他专业教材、专著10余部。

  自建院以来,学院共向社会输送优秀毕业生2545余人。一次性通过国家司法考试近百人,考取国家及地方公务员数百人,考取知名院校或研究所研究生的同学400余名;还有众多同学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或考取特岗教师,为国家国防建设和基础教育事业贡献青春力量。

  社会科学学院将继续坚持师生为本,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以迎评促建为契机,对标教学评估要求,规范各个教学环节,扎实推进教学改革。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为创建一流民办高校而不懈努力。

  张晓东,社会科学学院特聘教授,湖北省武汉市人,毕业于中南政法学院国际法学专业。曾任中南政法学院国际经济法系主任、欧洲比较法研究所所长等职。主讲国际法学、国际经济法学等课程。先后在《法商研究》《法学评论》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中国反倾销立法比较研究》《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与中国法制》《国际经济法原理》,主编或参编教材10余部。主持并完成《海外投资保证制度》《各国反倾销法比较研究》等项目。

  周占生,教授,辽宁省沈阳市人,毕业于河南大学政治教育系,社会科学学院特聘教授。毕业后在洛阳师范学院供职,兼任河南省法律文化研究学会常务理事。主讲法理学、刑事诉讼法学等课程。先后在《浙江社会科学》《郑州大学学报》《中州学刊》《河南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数篇文章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学术文摘》转载。出版学术专著《权利的限制与抗辩》、主编《当代中国权利限制与保护问题研究》两部。主持并完成省社科规划项目两项,主持完成省社科联等10余项目。

  张保同,社会科学学院特聘教授,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先后在南阳市教育局、南阳师范学院单位供职。曾任河南省中华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河南省历史学会常务理事等社会兼职。主讲中国古代史、中国思想史、历史教学论等课程。先后在《史学月刊》《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中国士大夫精神溯源--东汉中州党人研究》《中国历代宰相传略》,主编或参编著作或教材4部。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项目各1项。

  李俊恒,教授,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社会科学学院特聘教授。历任许昌学院教务处长、科研外事处处长、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院长、《许昌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暨主编,原许昌市政协副主席。主攻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中原地方史,讲授过中古史以及民族宗教、制度史、古代文学和法律等40余门课程。发表专业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三部、主编或参编本科教材及合作编著大型专业工具书十四部。爱好文学,创作古体诗词3000余首。

  谭黎明,中共党员,博士,博士生导师,信阳学院特聘教授。研究方向:先秦史、魏晋南北朝史和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等。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在国家、省级出版社出版学术著作多部。主持承担并已经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市、教育厅及学校社科项目多项。

  刘卫国,教授。主要从事国际私法学、国际民事诉讼法学、国际经济法学、国际商事仲裁和国际投资法学等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在《法商研究》《中国国际私法比较法年刊》《美中法律评论》等核心期刊以及专业专业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30余篇;副主编、编委或参编有《国际商法英汉词典》、《国际私法》著述或教材等共8部,累计共50多万字。

  陈华林,副教授,河南淮滨人,社会科学学院教学副院长,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曾任职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一航空学院,长期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获得学院优秀科技工作者、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和优秀教员等荣誉,荣立三等功一次。曾在中央党校哲学社会科学骨干研修班和国防大学全军中青年理论骨干研修班学习。主编教材4部,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中国成人教育》《理论月刊》《国防大学学报》《信阳师范学院学报》《政工学刊》《学习月刊》等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获得各级各类征文等级奖20余篇,主持完成空军级重点课题4项、学院课题3项,参与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2项、国家社科基金在研项目2项。

  陈光,清华大学诉讼法专业博士,副教授,河南省法学专业评估专家评委,社会科学学院法学专业教师。主讲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证据法、ADR、犯罪心理学等课程。先后在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主持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附带民事诉讼程序运作的数学建模分析研究》、主持河南省重点研发与推广专项(软科学)项目《刑事案件被害人损害赔偿研究》、主持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利用红色基因开展校园法治教育研究》、主持信阳市社科规划课题《利用红色法治基因创新信阳市中小学法制教育模式研究》等省部级及省厅级科研项目。

  胡志国,中共党员,历史学硕士,副教授,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主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课程。在《新闻爱好者》《领导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兰台世界》等刊物发表论文10篇。主持厅级项目5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参与完成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2项。

  陈杰,历史学博士,讲师,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历史地理学专业。2017年9月入职信阳学院社会科学学院,主讲中国历史地理学、中国历史文献学、河南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等课程。先后在《地理学报》《历史教学》《史志学刊》《农业考古》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目前主持1项厅级科研项目,1项校级重点科研项目;获河南省社科联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1项。

  寇博文,博士,毕业于云南大学中国经济史研究所。在《城市史研究》《黑龙江民族丛刊》等刊物发表《宋代江南城市基层管理研究》《北宋辽金多都制原因初探》等学术论文19篇。参编著作《东亚视野下的东北史地研究》(社科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东北古代民族筑城研究》(社科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等6部。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多民族文化交融视野下的云南宗祠调查与研究》、教育部青年项目:《唐代财政体制变革与地方治理模式演变研究》。

  本专业培养基础知识扎实、职业素养较高、应用能力强,满足法律职业和岗位对学生在基本知识、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方面的结构性要求,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专业人才。本专业侧重法律实务方向,以法律职业领域为目标,注重基本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以突出实践教学与法律实务操作技能的培养及训练作为专业建设的特色,着力实现专业方向培养目标,强化学生法律实务技能培养,促进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深度衔接。

  法理学、宪法学、中国法制史、民法学、刑法学、商法学、经济法学、知识产权法、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等。

  国家立法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监狱劳改部门、仲裁机构、律师事务所、公证处等国家机关及企事业单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历史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史实及史学研究的基本训练,以及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基本训练,具有充实历史教学和教学研究的基本能力。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完成的《2018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和武书连2018、2020、2021年中国民办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中,信阳学院历史学专业取得排名第1的佳绩。近年来,历史学专业年平均考研率30%以上,其中2012届该专业的考研入学率达到48.89%,2016届该专业考研入学率达到45.74%。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通史、中国文化史、中国经济史、中国思想史、中国史学史、史学概论、中国社会生活史、版本目录学、训诂学、史源学、史学论文写作、历史教学论、自然科学基础等。

  能够胜任在中等学校从事历史学教学和在地方从事教育管理和研究的相关工作者,以及具备从事高等教育、学术研究潜力的后备人才和适应国家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需要的相关人才

  社会科学学院注重学术氛围,举办多场高层次的学术讲座,受到学生热烈的欢迎,成功举办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民办高校办好思政课研究开题报告会暨民办高校思政课建设研讨会。邀请河南大学李振宏、马小泉教授、重庆市委党校陈剑教授、郑州大学等多名专家教授来信阳学院讲学,受到了老师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社会科学学院在注重引进来和走出去,多次派历史学专业教师参加河南省一流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研讨会,社会科学学院张保同教授、青年教师梁耀中开展专题讲座。

  社会科学学院注重毕业生的实习工作,积极为毕业生联系搭建优质实习平台,目前已与信阳市南湾中学、信阳市第七中学、信阳市浉河中学、信阳鄂豫皖革命纪念馆、信阳市书画院、信阳市博物馆、信阳文庙建立实习实训基地。

  (青春绽芳华,执梦再启年元旦晚会)(井冈情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第八届大型历史剧《满江红》汇报表演)

  学院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断完善党团组织建设,注重加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建设,结合专业特色,开展了民俗文化节、模拟法庭庭审、历史史诗剧汇演、红色短剧展演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学校始终坚持师生为本、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着力培养适应社会、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形成了学校培养与充分就业的良性互动,教学水平和就业质量稳步提升。办学十七载,一大批毕业生在公务员、知名企事业单位以及特岗招教等考试中脱颖而出,在各自工作岗位上施展才华和贡献力量,并涌现出了许多就业创业模范典型。

  寇博文:男,2009级历史学专业,云南大学经济史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发表论文共16篇,其中CSSCI5篇,北大核心2篇;参编专著3本;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主持校级项目2项。

  王勇:男,中共党员,2012级历史学专业,现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世界史专业,博士在读。在校期间荣获优秀学生干部、国家励志奖学金、校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称号。博士期间担任研究生会博士生部干事,校团委研究生工作委员会博士生服务中心副部长。

  张自磊:男,2004级法学专业,任职于洛阳市洛龙区纪委、监察委,2015年获洛阳市人民检察院个人三等功;2017年被最高检评为百千万侦防能手;

  石浩楠:男,2011级法学专业,2016年考入鹤壁市山城区司法局,2017年调任山城区委组织部,现担任组织部派驻村。在村任期间荣获鹤壁市优秀驻村书记称号,带领村实施三变改革,被河南日报、鹤壁日报等媒体采访报道。

  岑锦辉:男,汉族,2014级法学专业,2018年7月进入罗山县司法局法制大队工作,在单位学训词迎国庆我为警旗添光彩演讲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在信阳市公安局组织的学训词迎国庆我为警旗添光彩演讲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因其优秀的工作表现,于2020年9月调入罗山县司法局基层管理股工作。

  周金鑫:男,中共党员,2014级法学专业,现任职于息县公安局。自2018年参加公安工作以来,周金鑫一直扎根基层,他秉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理念,恪尽职守,任劳任怨,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警察为人民的神圣使命,受到辖区群众和单位同事的一致好评。工作两年多以来,共开展法制教育进校园活动20余次,刑拘犯罪嫌疑人30余人,抓获在逃人员10余人,行政拘留治安违法行为人50余人。荣获2019年公安机关先进工作者一次,公安机关个人嘉奖一次,全市公安机关通报表扬一次。

  陈培各:女,2007级历史学专业,就职于贵州医科大学,2019年被授予贵州医科大学2018年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先进个人五四先进个人称号。

  张寒冰:女,2014 级历史学专业,中共党员,现工作于登封市教育局。在职期间荣获郑州市教育局优秀学习小组称号;荣获登封市市委优秀团干部称号;荣获登封市教育局2019年度登封市文明班级称号;荣获登封市市委优秀团干部称号;荣获登封市总工会共庆祖国华诞共读一本好书主题演讲比赛优秀奖。

  许涛:男,2015级法学专业,现任职于劳力士人力资源集团,2017年6月创立信阳市材思人力资源有限公司,与息县人力资和社会保障局合作转移就业助脱贫等专项行动,合作至今已累计安排就业人次1200余人,其中建档立卡人员360余名,为家乡脱贫工作做出重要贡献。

  社会科学学院多次获评学校目标考核优秀单位先进党总支教学先进单位人才培养先进单位学风建设先进单位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先进集体,党总支被评为2018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总支荣誉称号。

  民俗文化节和国学育人工程被评为河南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品牌,民俗文化节还荣获全省高校第二届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评选优秀成果三等奖;史承文化,剧写青春—历史史诗剧文化育人工程荣获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红色微电影创编团队入选2019年团中央暑期社会实践专项行动;汉风国韵社荣获第三届全国学生最具影响力传统文化社团荣誉称号,会通史学社、法律爱好者协会获全国学生最具影响力理论研究社团荣誉称号。黄成勇老师取得国家社科项目立项。侯樊飞、杨文婷等同学获得河南省第十七届高等学校师范教育毕业生教学技能比赛二等奖。王畅同学荣获河南省完美校园简历大赛银奖。曾凡浩、郭晨璐、李青青等同学荣获河南省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三等奖。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