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殖资讯 | 养殖培训 | 养殖项目 | 农林盆栽 | 文章中心 | 图片中心 | | |
您现在的位置: zoonxw.com养殖网 >> 养殖技术 >> 正文 |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
|
|||||
工作过的宁德 如今是啥样? | |||||
作者:佚名 养殖技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8/3 | |||||
宁德,曾经是全国18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宁德,如今是一座正在崛起的新兴港口城市。30多年间,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和历史性蜕变。 宁德,俗称闽东,地处福建省东北部,是习工作过的地方,曾经是“老、少、边、岛、贫”,经济总量排全省老末,是全国18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 宁德,如今是我国东南沿海正在崛起的新兴港口城市。2022年,宁德地区生产总值3554.62亿元,同比增长10.7%,增幅居全国地级市前列、连续4年居福建省首位,经济总量跻身百强城市。今年一季度,宁德5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全省第一。 从落后到领跑,到全省的新增长极和“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新福建建设的典范,30多年间,宁德干部群众沿着习指引的方向,接续奋斗、苦干实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和历史性蜕变。 “多上几个大项目,多抱几个‘金娃娃’,加快跨越式发展。”习同志2010年9月在福建宁德调研时提出殷切希望,2020年对宁德提出更高要求,“努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迈出新步伐”。 牢记嘱托,宁德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围绕“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做文章。如今的宁德,不仅抱上了多个成色十足的“金娃娃”,而且围绕“金娃娃”做起了大文章。 2022年,宁德入选全国首批12个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列入国家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市名单。 记者在调研中发现,和国内其他城市相比,宁德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有三个特点:龙头引领有力、链条上下贯通、集群协同高效。 “充电一次只需要几分钟!”相比不少新能源车主的“里程焦虑”,出租车司机吴志华相当淡定。这底气,来自于宁德时代智能换电站技术。 6月2日,记者搭乘出租车进入智能换电站,吴师傅用手机在APP上操作一键换电,界面显示更换电池实时进度。3分钟后,智能换电站语音播报响起:“换电完成,请驶离!” 三祥新材料公司经过技术研发,提升了电熔氧化锆纯度,减少气泡的产生,液晶屏幕才能越做越大。 近年来,科技创新在宁德企业蔚然成风。创新不仅拓展了应用场景,也极大提升了生产效率。 机器人正来回张臂有序工作。公司副总经理肖传周告诉记者,在新能源汽车电池材料端板环节,该车间使用50台机器臂同时生产,可代替700名工人,一天生产4万件成品。 工业增加值比重从2012年的不到5%增加到2022年的54.2%;人才经费10年间实现10倍速度增长。 先绘制“产业地图”,列出产业链重点环节项目清单,编制招商目录指南,然后开展专项行动,点对点上门招商。 天然气管道等设施充分利用,土地集约使用,这样的园区成本优势不言而喻。”盟信集团董事长孙朝晖表示。在行业龙头的带动下,周宁县不锈钢深加工企业呈现“抱团式”入驻态势。 在宁德,四大主导产业形成了高度融合的生态系统:锂电池是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不锈钢原材料红土矿中的镍、钴是锂电池锂电池 电机电器、食品、新能源、船舶修造等重点产业为主要支撑的工业产业体系,发展为锂电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不锈钢新材料和铜材料四大主导产业集群。”宁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二级调研员缪明华表示。 引进一个项目、培育一个产业、带动一片经济。产业兴旺,是宁德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多年来,宁德坚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我们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做好土特产文章,大力发展茶叶、水果、蔬菜、食用菌、中草药材、林竹花卉、畜牧、水产和乡村旅游业等”8+1“乡村特色产业,打造了宁德大黄鱼、古田食用菌、福鼎白茶等区域公共品牌。2022年,”8+1“特色产业全产业链总规模达2150亿元。”宁德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夏睿表示。 古田县被称为“中国食用菌之都”,然而种植食用菌存在较高风险。受自然灾害和病虫害影响,生产菌棒坏死率高。 去年以来,古田县加强食用菌“数字大脑”平台建设,通过数字化手段,提供银耳种植保险等服务,提升菇农应对风险的能力和韧性。 银行根据菇农订单评估金额,实现了专款专用。”古田食用菌数字大脑负责人林建明表示。 2017年,龙潭村传统村落保护工程正式启动。在文创团队主导下,龙潭村搭建“人人都是艺术家”公益艺术教学平台,推动培育咖啡屋、酒吧、民宿、画室等新业态。沉寂多年的村庄重新变得生机盎然,不只吸引了几百名老村民回流,还招来131位喜欢乡村生活的“新村民”。“他们带来了新的生活理念,掀起了文创浪潮,成功将龙潭从‘空心村’变为‘聚宝盆’。”熙岭乡乡长杨林说。 宁德拥有1046公里海岸线,占福建省的三分之一,海域面积4.46万平方公里。区域内有大小港湾29个。“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无论是山区经济的振兴抑或是沿海经济的发展,都是闽东经济上新台阶的重要一翼”。30多年前,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同志为宁德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头,向内聚力。12家市级以上原良种场、2家全国现代种业示范场加快建设,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大黄鱼原种场落户宁德,为水产原良种体系构建奠定基础。 一头,向外借力。打破科研院所和企业界限,加强水产种业产学研合作,大黄鱼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大黄鱼遗传育种中心落地,“富发1号”“宁芯1号”“宁芯2号”新品种选育完成,水产种业不断创新。 一拳“全面清”,清出新面貌。立足海域环境容量,编制实施《海水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8—2030年)》,严格划定可养区、禁养区和限养区,解决哪里养、养什么、养多少、怎么养等问题。累计投入资金45.48亿元,清退和升级改造渔排142.7万口、贝藻类养殖设施54.15万亩,清理海漂垃圾16.5万吨。 二拳“规范养”,养出新秩序。打破村前海域“谁占有谁使用”的旧有格局,统筹沿海4个县(市、区)、34个乡镇(街道)和361个村(居),推进条件成熟、符合用海规划的海域使用权和水域滩涂养殖证的发放。推行养殖网箱“小改大”,优化养殖布局。探索养殖网箱“内转外”,深远海养殖平台“宁德1号”建成下水。 三拳“长效管”,管出新气象。建立科学、实用的长效化海域管理机制,形成违规养殖“露头就打、下水即清”的高压态势。通过网格化管理划分县、乡、村三级海上养殖管理责任区218个,夯实责任。 水产养殖高质量绿色发展典型案例,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其作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典型经验复制推广。 海清了,水净了,水质变得更好了。“如今的大黄鱼个个条形美,肉质可与野生大黄鱼媲美。”宁德市官井洋大黄鱼养殖有限公司董事长尤维德在三都澳白基湾海域,建造了84口24米见方、12米深的大网箱。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改造后的单个网箱产量比以前提高了40倍,收购价格从每斤15元提高到25元。 除了水产养殖习同志在宁德主政期间就提出,“念海经”除继续抓海洋捕捞外,滩涂养殖也要挖潜力。 “滩涂里捞不出鱼,却是养殖紫菜和海带的良田。”霞浦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林妃说,霞浦是全省滩涂面积最大的沿海县,15个乡镇(街道)中有11个靠海,渔业人口占全县农业人口的64%。海带和紫菜的种植加工是全县经济支柱,也是富民产业。 霞浦走进公众视野,是通过照相机镜头传遍大江南北的“滩涂摄影”。浮标竹竿,渔排人家,岛屿帆影,整个海景井然有序、光影天成。摄影与旅游“跨界”组合,大大增强了霞浦滩涂的辨识度。 “抬头见荒山,吃穿奔波忙;年关口袋紧,父母焦心肠。”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当地流传的顺口溜简单直接地描写了当时周宁县七步镇后洋村生态退化、贫穷落后的线年,时任后洋村大队会计的56岁黄振芳在中央一号文件引领下,带领全家上山开垦荒山、贷款造林,并在短短3年里将林场面积由从50亩发展到1207亩。 后洋村党支部书记张妙香介绍,现在后洋村林地面积已有7300多亩,几乎家家都有林场,每一块地都是绿的。 与后洋村问题类似的还有寿宁县下党乡下党村。由于贫穷,村民上山砍柴烧火、卖树换钱,生产生活的基础都是山上的木材,种再多的树都会变成“光头山”。 解决了污染源问题,“红河谷”不见了,鹤溪又清澈了,生态疮疤得以慢慢抚平。 宁德在石材加工污染和矿山生态破坏方面的整改成效,被中央督察办作为正面典型在全国宣传推广。 宁德还开展了水电站专项清理整治,原有690座小水电站退出(合并)236座、长期停运3座;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关闭18家“地条钢”企业、化解407万吨钢铁产能;促进滩涂湿地生态改善,环三都澳湿地水禽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内红树林总面积增加至138.5公顷;打响互花米草防治攻坚战,5个月时间完成7.56万亩清除任务。 2019年以来,宁德市围绕“绿盈乡村”建设推动乡村生态环境改善,助力乡村生态振兴。截至2022年底,全市累计认定绿盈乡村1805个,占比达84.46%。 “闽东是一片饱含深情的土地,闽东有一批兢兢业业的干部,有可爱可敬的人民。我对闽东的发展是充满信心、充满希望的。”这是在宁德工作了一年零11个月的习同志给宁德地直机关领导干部的临别赠言。 福安市下白石镇下岐村的渔民广场上,陈列着一艘渔船,船长不过六米,船头放着用具,船尾挂着用于饲养家禽的笼子。这艘颇有年代感的渔船,曾是连家船民祖孙三代唯一的栖息之所。上世纪90年代,习同志在福建省委副书记任上倾力推动实施“造福工程”,下岐村2310名渔民被安置上岸。57岁的江成财就是其中之一。 30年漂泊海上,江成财皮肤晒得黝黑,村民们都亲切地唤他“黑哥”。“8岁前没穿过裤子,一家6口人吃喝拉撒睡都在14平米的渔船上,靠捕捞小鱼虾勉强维生。”黑哥说。上岸能安家、孩子有书读、老人能看病,是连家船民最大的愿望。“是习改变了我们连家船民的命运。”回想当初的情景,这位淳朴的闽东汉子兴奋不已。上岸以后,政府给他们做培训、教识字、教干活。“咬咬牙就挺过来了。”黑哥说自己养海蛏,打基桩,什么都干过,如今他搞捕捞和养殖,还带着一支60多人的建筑队。 王周齐回忆起建核电承包商营地的艰难,“当时钱不够,我就申请个人贷款,为这,60岁了还和老伴去补办了结婚证,贷出来300万元。” “坚硬如石,柔情似水——可见石之顽固,水之轻飘。但滴水终究可以穿石,水终究赢得了胜利。”滴水穿石,这是习对闽东精神的总结。善良质朴、自强不息的百姓,怀揣一腔家乡情怀的企业家、带头人,顽强拼搏、一心为公的党员干部,他们用一辈子的坚持、一代代的坚守,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实现了“先飞”的梦想,创造了“穿石”的奇迹。 |
|||||
养殖技术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养殖技术 | ||
在共富路上“授人以渔”——… 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院科技特… 数字书屋不打烊 云端书香浸农… 江西会昌:特色养殖“鸵”出… 免费学习养殖技术一天还有60… 宁夏去哪学习肉鸽养殖技术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中国水… 养牛技术哪里学 非洲国家罗非鱼健康养殖技术…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 |
养殖资讯网声明:登载内容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绝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若侵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站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