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殖资讯 | 养殖培训 | 养殖项目 | 农林盆栽 | 文章中心 | 图片中心 | 
您现在的位置: zoonxw.com养殖网 >> 养殖技术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好本事!一个县有超50亿元的对虾产业规模协会起重大作用!           ★★★ 【字体:
好本事!一个县有超50亿元的对虾产业规模协会起重大作用!
作者:佚名    养殖技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5/1/19    

  热烈祝贺“2024年如东县对虾协会年会暨对虾产业链降本增效协同创新论坛”圆满举办!

  至今,如东的对虾养殖行业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已经逐渐的走向完整和成熟,目前已经形成了52亿元的产业链规模,同时还带动了5万人的工作岗位。对于服务和支持地方经济,如东县对虾协会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对整个养虾行业也起到了非常好的表率作用。

  12月29日,2024年如东县对虾协会年会暨对虾产业链降本增效协同创新论坛(以下简称:年会)盛大举行,年会聚焦生态安全、降本增效、产业升级、绿色生态、疾病防控、发展方向和产业链价值等关键词,为对虾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和产业升级发挥重大作用。

  本次年会由如东县对虾协会主办,广东海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办,并得到了广东海兴农集团有限公司、南通海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海大饲料有限公司、连云港海合饲料有限公司、海南海壹水产种苗有限公司、山东东大塑业有限公司、鑫磊压缩机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恒兴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淮安天参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大力支持。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会长崔和,中国渔业协会副秘书长关翌博,江苏省渔业协会会长张朝晖,江苏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副理事长朱方林,南通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殷淑芳,南通市农业农村局水产技术推广指导站站长钱进,江苏海洋水产研究所所长陆勤勤,海南省对虾养殖协会会长王平,国家虾蟹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山大学水生经济动物研究所所长何建国教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孔杰,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水产养殖疾病控制首席科学家、博士生导师、研究员黄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陈军,上海市虾类产业体系首席专家、博士生导师、研究员戴习林,江苏省特色水产产业体系首席专家、江苏省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万夕和,如东县对虾协会会长刘福生,如东县对虾协会秘书长石明山等,以及企业人员、养殖户、经销商超800人莅临本次年会。

  姜红波副县长代表如东县县委常委对大会的召开表示衷心的祝贺,向远道而来的各位领导、专家、嘉宾和养殖户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他介绍,如东是全国对虾养殖的重要基地之一,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形成了小棚养殖、土塘养殖和工厂化养殖等多种养殖模式,对虾年产量稳定在14万吨左右,产值高达50多亿元。

  但随着市场环境和行业趋势的迅速变革,对虾养殖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急需推动转型升级。因此他建议,一是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积极引进、推广先进的水产养殖技术和设备;二是进一步优化品牌基础建设,通过多元化营销策略,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三是进一步推进绿色发展,全面推广生态养殖模式。

  殷淑芳副局长就如何降本增效、转型升级发表了个人建议:第一,要在产业规划上下功夫;第二,要在建立健康绿色产品上面下功夫;第三,要在政策支持方面下功夫。

  崔和会长指出,中国对虾产业的的发展在不断变化,2023年对虾总产量达到了160万吨,进口量已达117万吨,而2024年预计总产量将下降10万吨,进口量降低至约100万吨,其主要原因是全球经济不景气和消费疲软。

  对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里的第一条和第二条任务分别是拉动消费者和新质生产力,意味着只有消费者才能够重新振兴经济,因此注定着2025年将是对虾产业重见光明,大家充满希望的一年。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也将一如既往的支持如东对虾产业,支持如东县对虾协会,加强合作,共同探讨对虾产业发展的新思路。

  关翌博副秘书长指出,在对虾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面临着养殖成本上升,环保压力持续,病害问题频发,消费市场低迷等诸多挑战,那么如何降本增效,提升产业竞争力,是行业共同关注的课题。种苗、饲料、动保、设备、养殖、加工和流通,每个环节的优化和创新都能推动产业链的降本增效,提高产业的整体盈利能力,和提升对虾产业链的韧性,但还需要各环节的有效协同。

  朱方林副理事长首先肯定了近年来如东县对虾协会在行业中的实干工作。接着建议,数字养殖、智能养虾是行业发展的新趋势,要善于将数据和经验结合起来,将传统的养殖方法,同智能化的现代化养殖方法结合起来,把数字智能装备应用到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把握好产业的发展大势,把握好发展机遇,对推动行业走向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帮助。

  张朝晖会长对如何在新的形势下推动对虾产业的发展,提出三点建议:首先,要大力推进绿色养殖,实现可持续发展;其次,要注重科技创新,提升产业效益;第三,要加强全产业链协同,实现共赢发展。

  缪建海先生提出,养殖失败率依然占养殖过程中的主要成本。为帮助养殖户提高效益,海大集团始终为养殖户提供优质服务,全方位的养殖管理方案和问题解决方案,率先推动生物防控园区的建设,通过公司团队数据分析和科学分析,制定出符合养殖环境的管理计划等。未来,海大集团将携手如东县对虾协会为养殖户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最后,他预祝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2025年养殖户顺顺利利满堂红。

  刘福生会长对2024年协会的工作进行了年度报告:一是做优服务平台,提升服务水平;二是坚守质量兴业,助推绿色发展;三是规范对虾养殖,落实降本增效的举措;四是强化队伍建设,培育行业典型。展望未来,协会将继续秉持服务会员、助力行业发展的宗旨,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1、做好苗种质量;2、做强科技兴养平台;3、做新降本增效模式;4、做顺投入品市场;5、做优南美白对虾产业。

  何苏华先生表示,目前是自媒体飞速发展的时代,网络影响力不容小觑,行业应该从自媒体方面再加强发声,科普南美白对虾是最安全的食品。面对进口虾,养虾人唯一的优势就是养的是鲜活的水产品,口感和品质肯定要优于冷冻的产品,因此行业要顺势而为,做好未来长期低虾价的心理准备。

  何建国首席简单介绍了今年我国对虾养殖情况,并就南北对白虾、斑节对虾、日本对虾、罗氏沼虾等品种的养殖情产量、价格进行分析。其中,南美白对虾的价格与2022年相比低10元左右/斤,斑节对虾的价格降低10%。随后,分析了土塘、小棚、工厂化的养殖容量指标。

  他就对虾养殖成本构成进行剖析,并从动保、饲料、疾病防控、人力等方面分析降本的途径,他认为养虾成本可从15元/斤降至11.5-12.0元/斤。南美白对虾能满足未来300万吨的需求,展望未来,他认为我们需要制定对虾高效养殖计划,养殖成本能下降约8元/kg,即使养殖面积减少1倍,综合技术养殖产量能够增加约1.5倍,与养殖成本最低国家的竞争力相当。

  当前我国育种方向为快大、高抗两个品系,群体选育和家系选育是两个主要选育途径,但无论是什么选育方法,SPF是必要、重要的保障。随后,孔杰研究员介绍了我国白斑病、抗桃拉病等抗病选育工作情况,他介绍,目前我国共有15个南美白对虾新品种,各有不同的病害或模式等针对特性。他认为,不是所有的病害都用育种解决,绕不开的病用种解决,可控制的病原用SPF解决。最后,孔杰介绍了我国三家规模较大的育种公司情况。

  报告嘉宾: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水产养殖疾病控制首席专家、博士生导师、研究员 黄捷

  水产共用体是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催化剂。黄捷研究员表示,公众是水产价值链服务的终端,同时又是水产价值链财富的源泉,水产美学具象化水产共同体的价值,而人类需求、科学基础、生境友好是水产美学的基本要素,接着,他介绍了12种水产美学的形式。

  他拿茶/咖啡与水产品对比,总结出当前水产品还没形成消费文化的全格构建,因此,水产品仍存在很大的消费市场空间。最后,他以中国小龙虾养殖为例分析水产美好鼓励产品与服务的多样化。最后,他认为如东县具有对虾行业升级转型的潜力,完全有条件建设对虾生态社区、对虾美食文化节等。

  陈军所长介绍了小棚设施现状,表示如今各方面成本的增加,严重压低了对虾养殖的利润,制约了产业发展。对此,他提出以下建议:一是投饲机械化,降低养殖成本;二是选用更加保温的养殖设施,提高生长速度;三是使用高效尾水处理设施;四是实现初级信息化,降低人工成本。他提出,小棚模式可以往工厂化循环水模式、生物絮团模式、机械化、信息化和品种升级等方向跨越发展,并建议结合全面数字化、管理信息化和决策智能化,实现智能养殖。

  戴习林教授提出H7养殖要求,认为结合技术、更精细的生产管理和更科学的经营管理,才能实现降本增效,但其前提是稳产,而稳产的关键是水质调控和健康养殖。他表示养殖过程中应从换水、增氧等物理手段去调控水质,介绍了透明度适中、水色好等状态的水适合小棚养殖。接着,他从选苗、放苗前的做水、养殖过程中的水质调控、合理投喂、病害防控等多环节分析如何去合理调控,从而养好虾。

  万夕和老师首先综合解释了小棚养虾投入品的作用,接着详细地介绍水产养殖用兽药、饲料、饲料添加剂、水产养殖用调水用品等常用投入品,分析了对虾产业特色以及存在的问题。最后,他针对政府部门、投入品生产企业、养殖生产主体三方提出了发展建议。

  赵宗武介绍通过提升养殖密度、养殖大规格虾和稳定多餐投喂,同时要养出精品虾,从而实现增产,实现价值增效。然而,养殖效益提升了,成本也得有效控住。他分享了海大生物防控措施,表示稳定的苗种配合合理的规划和管理,以及通过(8+8)投喂模型控制料比,从而实现有效降本。最后,他对2025年小棚春虾养殖提出了以下建议:1、适当冲浆;2、抽水、化学品加量;3、养殖结束后掀棚;4、春苗放苗前,延长做水时间7天,并使用高质量光合菌及乳酸菌。

  戴小连表示,“如东育苗如东养”既是养殖的必然趋势,更应是科学且正确的选择,该模式具备水环境优势、种苗应激情况减少、种苗质量更可靠、成活率高等优势。她分享了如东育苗养殖效果,优势明显,连续5茬养殖成功率达85%以上。她介绍,海壹在通州湾建设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体系化的育苗基地,推进如东本土化育苗。海壹将增加通州湾华东旗舰店基地,提升在华东的产能优势,并整合最优种虾资源入住如东,助力如东成功养殖。

  杜光辉介绍了山东恒兴智慧渔业产业园,从选址、全系统SPF标准等方面介绍了种苗基地,从亲虾、质量控制、人才队伍、种苗、质量把控、育苗管理和设施设备等方面介绍了恒兴虾苗质量控制系统。以上条件配合产业链配套服务,为养殖户精准服务。最后,他分别举例了恒兴养殖户在山东工厂化高密度养殖情况和如东小棚养殖情况。

  广州利洋公司江浙大区经理耿加振、山东东大塑业股份有限公司程立春博士、广州立达尔生物科技股份公司动保事业部曾胡龙、浙江长河动力悬浮科技有限公司王灿飞、江苏天成科技集团技术总监关胜军、淮安天参有限公司高级配方师谭宏亮分别介绍了企业产品。

养殖技术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养殖技术:

  • 下一个养殖技术: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养殖技术
    一线探访|一茬“亩产”千斤…
    盐碱地中收获“金色希望”
    农村不起眼的暴利养殖:20-4…
    一线探访|一茬“亩产”千斤…
    全国南美白对虾价稳中有涨!…
    佳沐农业-浅谈南美白对虾养殖…
    今年中山南美白对虾养殖八成…
    我国南美白对虾产业发展报告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