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殖资讯 | 养殖培训 | 养殖项目 | 农林盆栽 | 文章中心 | 图片中心 | | |
您现在的位置: zoonxw.com养殖网 >> 养殖技术 >> 正文 |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
|
|||||
全球首款!“国信1号”工船养殖深海野游大黄鱼首次起鱼上市 | |||||
作者:佚名 养殖技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1/9 | |||||
2022年9月1日,产自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的首批大黄鱼起鱼上市。首批起捕的大黄鱼在离岸100海里的深远海长期游弋式牧养,依据水温等环境因素自航转场,条形美观、金腹玉鳍,媲美野生大黄鱼品质。本次起捕约65吨,实现活鱼现捕、冰浆锁鲜冷链运输,第一时间到达百姓的餐桌。后续将陆续起捕,满足中秋、国庆、春节等节庆市场需求。 据介绍,工船大黄鱼起捕与传统网箱大黄鱼起捕方式不同。通过吸鱼泵和传送带将舱内游动的大黄鱼转运至休眠池,快速降温休眠锁鲜,全过程自动化,全流程可追溯,科技含量满满。 本次起捕的大黄鱼是“国信1号”在今年交付运营以来的首批产品。“国信1号”是全球唯一一艘建成并运营的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以其养殖模式和技术创新应用上的突破性、引领性和示范性引起行业关注,对拓展我国深远海养殖空间、带动渔业产业升级转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国信1号”排水量13万吨,载重量10万吨,设15个养殖舱,养殖水体近9万立方米,可实现年产3700吨高品质鱼类和650吨的优质蛋白供给,超过查干湖全年的捕获量。该船采用移动养殖模式,在有效规避台风等自然风险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季节随大黄鱼适合生长的水温和环境在我国深远海开展游弋式养殖作业,实现大黄鱼等高价值鱼类的全年可持续供应。 “国信1号”出产的首批大黄鱼。因为必须在没有光线的条件下出鱼,否则鱼不会变成金黄色,所以出鱼过程拍不到照片,只能拍到成品鱼。于兴广摄 “国信1号”由青岛国信集团联合各方投资建设并运营。青岛国信集团是青岛市唯一一家将海洋产业作为主业的国有企业。2017年起,青岛国信集团联合中船集团、国家海洋实验室、中国水科院渔机所等单位,投资建造全球首艘10万吨级深远海智慧养殖工船“国信1号”,创新探索深远海工船舱养模式。2019年,项目在青岛北船重工启动建造,2022年1月出坞下水,5月20日交付运营。8月18日,青岛国信集团发布国内首个工船系列大黄鱼品牌“裕鲜舫”,当日实现经销商签约额过亿元。“国信1号”交付运营以来,实现鱼苗入舱300余万尾,累计航程3000余海里,入舱黄鱼适应速度快,游泳状态、集群性与野生大黄鱼趋近。全船2108个测点信息对15个养殖舱内水、氧、光、饲、鱼进行集中控制与实时监测,养殖密度是传统网箱的4-6倍,养殖周期可缩短1/3以上。 项目运营以来,其颠覆性的“船载舱养”模式和深远的社会生态价值获得了国家、省市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支持和广泛关注,项目获批农业农村部全国唯一深远海养殖工船运营试点,被国家发改委列入2022年“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专项”,获国家发改委、农业农村部2020年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综合试点项目,纳入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申报指南,相继亮相首届全国农业高新技术成果交易活动、“2022东亚海洋博览会”、“第六届西安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等国内重要、高端平台。 青岛国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建辉表示:“国信1号”将养殖区域由近岸推向深远海,突破了近岸养殖的一系列制约因素,实现了海水养殖由传统农业化向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的创新探索,开辟了我国高品质水产蛋白的供给新空间,拉开了我国第六次海水养殖浪潮的序幕,也必将推动以设施渔业为特征的世界海洋渔业产业变革。 目前,国信集团正在加快推进工船产业的迭代升级,启动2-1号、2-2号工船及30万吨级超大型养殖工船设计。未来五年,将陆续投资建设50艘养殖工船,形成总吨位突破1000万吨、年产各类海水鱼40万吨、年产值突破500亿元的深远海养殖产业链条,向海图强、经略海洋,打造国家海上“蓝色粮仓”。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
|||||
养殖技术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养殖技术 | ||
没有相关养殖技术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 |
养殖资讯网声明:登载内容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绝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若侵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站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