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思南:以良种繁育为突破口 做大做强做优特色产业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2/12/4 16:19:27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今年8月18日,思南·深圳招商引资项目签约仪式上,思南县人民政府与广东国富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就思南黄牛养殖及精深加工项目进行签约,项目总投资1.8亿元,投产后年收入预计达2000万元以上,解决就业岗位300余个。至此,2022年铜仁市思南县围绕黄牛产业已成功引资超4.9亿元。

  从获批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到一个个产业匹配项目成功签约,思南黄牛成功走进市场。思南县的做法是:成立肉牛产业发展工作专班,明确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领衔,统筹协调农业农村局、龙头企业、金融机构、保险公司、农户主体有机衔接。同时,制定三年发展目标,压紧压实工作责任,确保有人管、有人抓、有计划、能落地。

  思南县山峡地貌突出,土地破碎,产业规划难以实施。更要紧的是,交通不便引发的信息闭塞,曾经该县土地多以种植水稻、玉米等传统农作物为主,思南急需找到一条发展出路。

  2019年1月,农业农村部正式批准对“思南黄牛”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2020年12月,印发《思南县肉牛产业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意见(2021—2023)》,出台《思南县肉牛产业发展优惠扶持政策实施方案(2021-2023年)》。

  2021年3月,思南县肉牛产业发展工作专班成立,明确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领衔。

  2021年7月,启动政府、农业农村局、金融、保险、企业、农户“六方合作”模式,打通购牛、融资和保险渠道。

  2022年10月 ,出台《思南县肉牛产业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 年)》。

  “密集出台的政策,让思南黄牛产业发展确定了目标、明晰了方向。”思南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旷宗顺坦言,对思南而言,刚起步的黄牛产业犹如一座亟待开发的“金矿”,潜力巨大。

  迈进“十四五”,思南“一江四高两铁五空三圈”为载体的水、陆、空交通体系已成定局。县委、县政府提出发展现代山地高效农业,将基础较好的思南黄牛作为首位产业,按照“三年打基础,五年育品牌,十年磨一剑”的总体思路,立足和发挥自身优势,整合多方力量,在山地之上开启黄牛产业新探索。

  家住思南县大坝场镇枣坪村石院坝组的郜邦兵,2022年返乡养牛,因其肯吃苦、擅学习、爱钻研,短期内便掌握了养牛本领。一年不到的时间,他已从养牛新手,变成了乡亲口中的“牛医生”。

  “刚开始没有资金,又经验不足,不敢多养,家里就三头牛。”郜邦兵表示,创业之初,一边摸索一边养,走了不少弯路。后来,听说县里、镇里都会不定时组织专家培训,每次都报名参加。并且,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今年6月,他还成功申请到了30万元肉牛产业专项贷款。现在牛场初具规模,附近的村民经常来参观、学技术。

  “目前养殖肉牛36头,种植饲草50亩。年底将有一批牛出栏,预计产值在10万元左右。”现在的郜邦兵一心扑在养牛上,积极性高涨。在下一步的计划里,他不仅将继续扩大规模,还会与同乡的养殖户开展合作,抱团发展。

  截至目前,思南分别与农发行、农商行、邮政银行等8家银行进行合作,就思南黄牛产业推出“见牛贷”“兴新贷”“农贷通”等多种贷款产品,累计授信肉牛养殖贷款2100多户5.6亿余元,满足企业、合作社、家庭牧场等不同群体的贷款需求。

  短短几年间,思南围绕“两区、四带、十重点”(两个核心养殖区、四条肉牛产业带、十个重点养殖乡镇)总体布局,对肉牛扩群增量、良繁体系建设、饲草饲料保障、屠宰精深加工进行重点打造,加之疫病防控网格化、品牌建设体系化、产业贷款灵活化的逐步形成,切实提高了农民养牛积极性。

  如今,思南全县存栏牛15.06万头,年出栏5.6万头,年新增培育经营主体2000多户,规模化养殖率达36%,综合产值达12亿元以上,带动就业5.2万人。技术指导方面,组建28支“三农”专家服务团,开展种养殖技术培训32期1420人。同时,建立了牛人工授精示范点30个,年人工授精数达2.4万头。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由“量”到“质”的发展,是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的聚焦点。如何依托优势,实现思南黄牛扩群增量和提纯复壮两手抓?思南的破题方式是:守好、壮大、叫响。

  2021年8月,由省、市牵头,县抓落实的大坝场高峰村思南黄牛种牛场应运而生,占地20亩的牛舍,现存栏牛308头。其中,牛犊100余头。“探索建立符合品种生产实际的良种繁育体系,是我们的目标。”思南黄牛种牛场技术负责人杨廷韬说,现阶段,种牛场按照以保为主、强化选育、以育促保的思路,在保持种质资源特性的前提下进行良种繁育,把潜在的商业优势充分挖掘出来,让其创造更高的价值。

  思南县与贵州大学、省兽科所等科研机构合作,从“源头”发力,使思南黄牛产业朝着“量增长”“质提升”稳步迈进。目前,全县纯种思南黄牛存栏6.3万头。

  与此同时,在持续开展良种繁育基础上,思南县实施强品牌战略,用好“思南黄牛”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这一“金字招牌”,坚持引进与培育相结合,不断增强品牌知晓度和美誉度,推动品牌优势向经济效益转变。

  车行至思南黄牛产业核心区高山草原养殖示范园区(万亩草场),一条17公里的产业路沿园区穿插而过,25家现代化大型肉牛养殖基地分布在道路两侧。放眼望去,4500亩提级改良草地上,随处可见膘肥体壮、毛色靓丽的黄牛。

  2021年4月,贵州黄牛产业集团思南县有限责任公司正式进入园区启动基地改造建设。通过补植补种改良草山草坡,提高其综合利用率,成为思南探索“种草养畜,草畜平衡”,实现养殖节本增效发展的试点之一。

  饲草料是实现产业效益最大化的关键因素。近年来,思南县持续推进牧草种植由山上转山下、分散转连片、低产转高产,中小养殖户已基本实现粗草料自给自足。在塘头、亭子坝、瓮溪等镇建立21个高产牧草示范基地,流转连片土地8000多亩,逐步实行规模化种植、机械化耕作、订单式生产、批量化销售。

  越发完善的发展模式和日渐丰富的肉牛资源,让贵州文雨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嗅到了商机。2021年,这家已扎根思南近6年的肉牛养殖企业,将鹦鹉溪镇大城坨村养殖场扩建,增加“牛超市”。

  “家门口有个‘牛超市’就是好!”“买牛更方便了,养牛成本节约了不少,牛源质量也不用担心了。”“牛超市”里,慕名前来看牛买牛的群众交谈甚欢。

  “‘牛超市’的建设与运营,补上了思南黄牛产业的短板,解决农户‘买牛难、卖牛难’的问题,为本地养殖户与市场对接提供有效路径。”刘开洪表示,要让牛更“值钱”,建立完善产业链是关键一步。下一步,思南将不遗余力围绕黄牛品牌,从饲草饲料、规模养殖、市场营销等方面着手,延伸产业链条,完善产业体系,让黄牛产业发展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

  一笔笔专项金融贷款精准落地,一个个现代化养殖场拔地而起,一条条增收创收渠道不断外延内扩……思南黄牛产业其势已起,逐渐成为了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贵州省投资促进局信息中心供稿供图)

  这天,在贵州省桐梓县某村村委办公室,村干部和联户长正在为村民方某和李某调解纠纷。原来,方家的沟渠水溢出影响了李某的农作物生长,导致两家起了矛盾,原本和睦的邻里关系变得紧张起来。…

  加装一台5万千伏安变压器,要多长时间? “如果走常规流程,至少两个月,但这次只用了20多天。”前不久,看到新厂提前投产,贵州川恒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阳金十分欣喜,“企业主要生产新能源动力电池材料,提前投产意味着更多效益,真是多亏了电力部门提供的便捷服务。…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