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18岁创业的水产养殖技术员40年铸就2000亿市值、超260家分子公司的商业巨鳄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2/12/9 15:11:45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原标题:18岁创业的水产养殖技术员,40年铸就2000亿市值、超260家分子公司的商业巨鳄

  发端于水产、成长于农牧、跨越于新能源,通威股份在中国水产行业每一个转型升级阶段都担任了重要角色

  渔业,一个古老而新兴的产业。养鱼文献《范蠡养鱼经》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池塘养鱼最早的国家,但水产养殖真正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不过是近40年来的事情。很难想象,作为现在全球最大的水产品生产国,在上世纪80年代时仍面临“吃鱼难”的窘况。直到《关于加速发展淡水渔业的报告》《关于放宽政策、加速发展水产业的指示》等重要纲领性和里程碑式的文件出台,对我国水产品产量跃居并连续30余年保持世界第一产生了持久的引导力、推动力。同时,也改善了我国居民的食物结构,提高了营养水平。

  穿越历史长河,有许多杰出人物推动和影响着水产养殖产业的发展进程。1983年,年仅18岁、时任眉山县水电局两河口水库渔场技术员的刘汉元,自筹资金500元,在眉山永寿永光水电站的尾水渠蟆颐堰上,开始了金属流水网箱养鱼试验。由此,开启了通威一般的商业征程,直到今日还在深刻影响和引导着水产行业的发展。

  1985年,刘汉元发明的“渠道金属网箱式流水养鱼”技术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连续刷新了当时四川单位养殖面积产量的最高记录,进入国家星火计划和丰收计划,面向全国推广。

  最初,刘汉元用一台家用绞肉机仿制成饵料加工设备制造颗粒鱼料供自家和邻居饲喂,随着流水金属网箱养鱼推广,登门求饲料的养鱼户越来越多,全家人没日没夜地工作也不能满足需求。刘汉元看到鱼用饲料的巨大市场空间,开始思考如何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将核心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带动一方养殖。于是,筹建饲料厂就被提上了日程。

  1986年,刘汉元在当地政府支持下,自筹资金在家乡眉山县永寿镇建起西南地区第一家集约化鱼料工厂,取名“科力”,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之意。22岁的水产技术员刘汉元,边自学边动手,完全靠自行设计、自行施工、自行安装建起了这座年产量5000吨的饲料厂。投产当年,就出现供不应求的旺销景象,还有人为了买饲料排3天3夜的队。“科力”牌饲料,以资源浪费少、生长速度快、成本更低的特点,一举改变了中国传统的水产养殖方式。

  刘汉元并没有止步于家乡小镇。1992年,他自筹资金500万元在眉山县城边建起了一座现代化饲料厂,取名通威饲料有限公司,喻“通力合作,威力无穷”之意,这就是通威集团的前身。整个厂区占地20余亩,年生产能力10万余吨,是当时国内行业中最大、最先进的单产厂。1993年,刘汉元正式组建了四川通威集团有限公司。1995年,通威集团顺利完成北上的战略转移,将集团总部迁至四川省会成都,同年以兼并和控股的形式发展了8家分公司。此后,通威集团的发展势头更加迅猛,以饲料业为主干,发展至今在全球范围内直接及间接持股分子公司共263家,其中在全国各地及东南亚地区共布局了80余家涉及饲料业务的分子公司。

  2006年,通威进军多晶硅产业,从饲料到光伏,刘汉元的跨界尝试现在来看是极具前瞻性的。通威在农牧板块沉淀的卓越企业文化与组织协调能力,令通威双主业齐头并进,走出了一段段波澜壮阔的发展史。在这场时髦的能源革命中,通威利用农业、新能源双主业发展的优势,将新能源和传统养殖完美结合,创新国内外独有的“渔光一体”生产模式。该模式“水上产出清洁能源、水下生产安全通威鱼”,达到光伏发电与渔业养殖的一体化有机结合,实现鱼、电、环保三丰收。独特的双主业模式,也让通威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目前A股市值已接近2000亿元。

  在不少饲料企业仍用生产畜禽料的边角料作为水产料进行销售的年代,通威已经拥有以饲料蛋白质、氨基酸等含量与饲料系数关系数学模型为基础的鱼用饲料配方设计和商品性饲料评估成套技术,被国内行业专家誉为在动物营养与饲料研究领域“从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的第一步”。

  通威专业生产的鱼料不仅很好地解决了鱼类养殖中最难解决的品质退化、内脏比例过大,脂肪过多、鱼体干物质少,长途运输中死亡率高等长期困扰饲料界的三大难题;实际生产应用中,用通威饲料养出的鱼凭借体型体色好、耐运输的特点受到业内广泛认可;而且,在不使用任何违禁药品的前提下,使鱼的生长期缩短,饵料系数研究水平为0.8-1.1,达到已公布的世界先进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通威多款经典饲料配方,卓越养殖效益传承至今,40年“诚信正一”,是通威品牌享誉业界的原因。

  通威深度参与和见证了中国水产养殖业与饲料行业的发展壮大,在中国水产行业每一个转型升级阶段都担任了重要角色。近些年,通威农牧出现的最高词频便是“质量方针”。这本是内部管理方针,却成为行业热议。

  随着水产饲料行业的竞争加剧,层出不穷的低质低价饲料产品令水产品的数量与质量、水产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出现倒退迹象,更关系到环境保护与资源的有效利用,关系到人类的安全与健康。通威以极大的魄力,高举“质量”大旗,踩下了行业恶性竞争的刹车,并全力主导新一轮行业标准的形成。

  在营销竞争和价格战正盛的当下,通威于2020年底开始了产品线管理举措,克服管理架构、业务模式、考核方式等诸多困难,重塑企业内部管理机制。改变行业由市场人员主导产品的定位与开发,让技术和市场在同一频道思考问题,开发“能实现养殖效益最大化”的产品,而非“容易卖”的产品。

  2020年,通威提出“品种聚焦”发展战略,10条重点鱼中8条是特种鱼。在特种水产蓬勃发展的当下,通威兼顾国内特种鱼料单一品种体量还不是很大且养殖区域相对分散的客观情况,从2019年开始进行产能统筹,应对市场布局方面的考验。“特种水产料的生产工艺与常规料不同,通威通过产能统筹的方式,在区域市场内筛选1-2家从设备、工艺、人员等方面能够相匹配的公司,投入专业的特种水产料车间、生产线,以最专业的特种水产料生产基地,生产最专业的特种水产饲料。”郭异忠表示,未来通威在特种水产料的发展上,仍会考虑以片区或区域为单位去布局产能,同时,在推进过程中不断梳理和匹配资源,以及进行营销策略的调整。

  基于对南美白对虾消费前景的持续看好,通威将对虾作为第一战略品种进行全面投入和布局。首先,针对不同的养殖模式,开展相应的饲料营养需求研究,同时并购天邦七好公司来推动膨化虾料在工厂化养殖中的应用;其次,试水工厂化养虾,核心目的是把工厂化养殖模式摸清楚,形成相对稳定且标准化、可复制的模式后再进行推广;再者,海壹和海壬虾苗在北方投资生产基地,完善虾苗的供应体系。通威在对虾养殖上的布局和发展,也为其他战略品种的发力奠定基础。

  在2020年下半年,通威出台了农牧板块五年发展纲要。如今,总结一系列变革举措的成绩,郭总表示:“经过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我们把‘质量方针’在一年的时间里落实得足够扎实,为日后继续往纵深推进打下坚实基础,可以说达成了预设目标。值得一提的是,内部所设立的标杆公司、标杆市场在2021年取得了出色业绩,为未来通威整体业绩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好的模板和标杆牵引作用。”

  2021年,通威股份深度践行以“质量方针”为纲的新五年规划,重点推进标准化建设、营销转型、产品力打造三大专项工作,聚焦养殖终端层面,持续为养殖户提供“产品+模式+服务”的综合养殖方案,并显著提升终端的养殖效益,获得了市场与客户的高度认可,也为自我变革增添了信心。

  2022年,通威水产料一季度销量实现开门红,增幅远超行业及主要竞争对手。在原料价格飙升和疫情反复的客观压力下,郭异忠总裁肯定了农牧全体员工不折不挠的敬业精神,总结首战告捷的根本原因是落地“质量方针”的阶段性成果体现,同时,他预测“今年国内水产料市场,大概率会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加上饲料原料价格高于去年同期,而鱼价则低于去年,因此二、三季度行业将普遍承压。”

  这是通威践行“质量方针”,开启标准化建设与营销转型之路后的第一场胜仗,更是在通威40年华诞的历史节点上,鸣响新一轮战鼓。

  发端于水产、成长于农牧、跨越于新能源的通威,通过独创的“渔光一体”模式将双主业融合。利用水产养殖集中地区丰富的池塘水面资源来开发建设光伏发电项目,充分运用新能源产业、高效渔业与休闲旅游产业的集成优势,降低投资成本,提高综合经济收益,走出了一条“水上发电、水下养殖、科学开发、综合利用”的新能源集约化发展和高效水产产业化发展之路。该发展模式,可促进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融合打造集新渔业、新能源、新农村为一体的“三新”现代化产业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效途径,并对改善区域能源结构、发展经济、保护环境、农民增收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些年,通威光伏板块熠熠生辉,当笔者问及通威是否不重视农牧业务了?郭异忠总裁否认了这种说法:“通威的根在农牧,农牧板块是通威的核心主营业务之一,它的地位不会动摇。去年,我们并购了天邦的饲料业务,未来根据行业的发展状况,也会不断有类似的并购行为。但扩张的前提是具备卓越的竞争力,否则新发展的公司可能带不来贡献,成为发展的包袱。速度决定生死,一定是有质量的发展速度才能决定一个企业的生死。如果跑得太快,管理体系能力跟不上,只会导致企业虚胖、缺乏持久力。用刘汉元主席的话来讲,就是‘练好内功以后,什么时候发展都不迟’。按目前的市场情况,今年通威饲料销量预估能突破800万吨,离跻身千万吨级更近一步,通威也会继续稳定地、高质量地发展。”

  站在2022年,我们回望过去通威40年的辉煌,眺望未来通威40年的无限可能,相信通威将以更加坚韧与从容的心态,与价值为伴,于自我突破的同时继续为中国水产行业的转型升级注入新的力量。而对水产品“质”的追求,推动中国由水产养殖大国迈向水产养殖强国,让下一代生活得更幸福,也是所有从业者应负的使命。

  豆粕暴跌!单月猛跌超1000元/吨!“五一”猪料大降275元/吨!料企:不排除水产料也降

  广东、广西当心大变天!巨型“台风”或引爆南海季风+华南大暴雨!寒潮级降温13省或下雪

  “冻过水”?!大跌4元!“五一”假期最后2天全国白虾急跌,养殖户:快到反应不过来

  烂市变牛市!猪价飙涨即将“破10”!最高卖到15元/斤,后市“缺缺缺”鱼价也要猛涨?

  五一不涨反跌?疫情冲击鳜鱼最高跌2元/斤,加州鲈大鱼爽市涨1元/斤,黄颡、生鱼、江团……

  签?免费提供饲料,高额补贴高价回收,一年三批鱼,是慈善事业还是骗局?华中农业大学回应……

  水产连锁药店模式,仍是创业热土?利洋、好润、安进、渔博士等企业有话说!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