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福建省首次实现禾虫人工养殖 项目位于马尾琅岐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1/6 6:58:08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经一年半的科研攻关,近期,福州市首个“禾虫(疣吻沙蚕)生态养殖试验”项目在马尾琅岐成功验收,7亩试验田养殖成体禾虫1400多万条。这也是福建省首次实现禾虫人工养殖。

  禾虫,又名疣吻沙蚕,被称为水中“冬虫夏草”,集中分布在暖温带沿海河口地带,在福州闽江口琅岐岛、龙祥岛及罗源鉴江一带均有分布。禾虫营养价值高,蛋白质含量高达60%以上,味道鲜美,常于中秋前后上市,历来单价不低于百元,在福建、广东、广西及港澳等地深受欢迎。

  白天,在琅岐禾虫养殖基地,禾虫纷纷钻进泥土里,难见其真身,只在泥巴表层留下无数个细密的小孔。福州松泰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陈庸秀向记者介绍:“禾虫,福州人都称作流蜞,长得有点像蜈蚣,体色金黄,间夹带红色,一向很机敏。”

  近年来,由于盐碱入侵及环境问题,禾虫数量锐减。“禾虫对生长环境要求极高,有污染的地方就不会有禾虫的踪迹。”陈庸秀说。

  为丰富百姓“菜篮子”,保护生物多样性,福建、广东等地纷纷开展禾虫人工养殖试验。去年4月,在马尾琅岐养殖基地,福州市海洋与渔业技术中心联合福州松泰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率先启动福州市首个“禾虫(疣吻沙蚕)生态养殖试验”项目。

  “琅岐属于低盐度的河口地区,有自然生长禾虫的基础,适合进行人工养殖。”项目负责人、市海洋与渔业局技术中心高级工程师游小艇告诉记者,目前业内并未完全掌握禾虫的生长习性,一些地区也尝试过在淡水、半咸水条件下养殖,但成活率、产量并不稳定。

  经过1年半的摸索,首批幼苗禾虫终于长大了。本月13日,市海洋与渔业技术中心组织专家前往琅岐基地,对项目进行评估验收。

  经现场测验,试验池塘每平方米底泥成体禾虫平均数量达3000多条,亩产达300多公斤。7亩试验池塘成功养殖出成体禾虫1400多万条。

  “目前,禾虫试验田亩产产值预计能达到3万元,高于一般河鲜,且管理成本较低。”陈庸秀说,养殖禾虫对生态环境很友好,不仅能净化过滤水体,还能为水草生长提供养分,一举多得。

  “养殖试验取得成功,对促进福州市水产养殖品种结构调整,丰富百姓菜篮子具有重要意义。”游小艇说,接下来,市海洋与渔业技术中心还将尝试稻田养禾虫,在稳住粮食生产的同时,提高农民收入,促成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记者 蓝瑜萍)

  记者24日从省应急管理厅获悉,国家减灾委员会、应急管理部、中国气象局、中国地震局近日联合下发通知,决定命名北京市东城区北新桥街道九道湾社区等642个社区为2021年度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我省27个社区上榜。 27个社区分别是:福州市鼓楼区温泉街道河东社区、福州市福清市龙江街道天宝社区、福州市罗源县起步镇潮格村、厦门市湖里区湖里街道村里社区、厦门市思明...

  连日来,福建省社会保险中心、福建省医疗保障基金中心、福建省直单位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倡议书,倡导日常业务采取“网上办”“掌上办”等非接触业务办理方式。 为更好保障民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高社会保险经办服务便利度,针对当前新冠疫情形势,福建省社会保险中心提倡通过网上办、电话办、邮寄办等“不见面”经办服务方式办理社保事务。 据有关负...

  连日来,福建多地开设发热门诊,提供一站式发热诊疗及配药服务,方便群众就医,一起来看 福州 12月21日,福州城市中心发热门诊正式启用。 发热门诊位于奥体中心亚定点医院二区中的C区,内设预检分诊区、候诊室、接诊室、药房等区域,目前已启用10间发热诊室,每日预计接诊2000人次。 市民前往发热门诊,可导航至仓山区福州海峡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奥体路东)10号岗...

  为进一步强化孕产妇健康管理 保障母婴安全 福建多地公布 应急助产机构名单 有需要的可以留存备查 福州 厦门 泉州 莆田 三明 南平 来源:福建发布综合自上述卫健委官网

  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24日上午顺利开考。我省共有10.46万人报考,共设14个考区、101个考点(含省外考生借考考点2个)、3567个考场。24日上午8时30分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综合能力等2门科目准时开考,11时30分考试顺利结束。考场秩序井然,考风考纪良好,考试总体平稳有序。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我省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工作。按照教育部和省委省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闽ICP备07001623号福建省通信管理局

  版权声明: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海峡导报(台海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免责声明:台海网转载自网络的文章和图片,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内容仅供参考。

  如我们使用了您的作品(包括文章和图片),请作者与本网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网,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