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殖资讯 | 养殖培训 | 养殖项目 | 农林盆栽 | 文章中心 | 图片中心 | 
您现在的位置: zoonxw.com养殖网 >> 养殖培训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新技术、新农具、新业态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红土上的新农人“慧”种地           ★★★ 【字体:
新技术、新农具、新业态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红土上的新农人“慧”种地
作者:佚名    养殖培训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4/7/5    

  她,讲着一口流利的英语,总是穿着高跟鞋在田间地头,致力于传播乡村美好生活。

  他,想在盐碱地上种下更多海水稻,喜欢“用爱发电”,组织农业同行相互交流。

  湛江有着炽热的红土、碧蓝的大海,孕育了数不清的优质农产品,也涌现了一批又一批新农人。他们带着梦想、技术、经营之道,用新农具、新技术、新业态,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实践证明,农业也可以是智慧的、精致的、快乐的。

  王世超来自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一个乡村。小时候,每天一放学回家,他便下地干活,拔草、施肥、打药,“小孩子能做的农活全做过了”。

  土地能够养活一大家子,王世超在心中萌生出对土地的感情,也暗自问自己,种地这么辛苦,怎样才能改变农业原有的生产方式?

  2011年,王世超来到广东海洋大学上学。“那时学校在郊区,很多人想买的东西、需求的服务不一定能轻易获得,这反倒滋生了学校浓厚的创业氛围。”王世超回忆道。大学期间,他抓住电商风口,通过电商销售湛江的农海产品。

  随着事业的起步,王世超在学校里变得小有名气。2017年,校领导找到已经毕业的王世超,希望他帮助销售学校科研团队的产品——海水稻。双方一拍即合,王世超欣然答应,进军海水稻种植、深加工与销售。

  “海边姑娘”梁欣颖在2016年回到家乡雷州,在此之前,她在珠三角做过几年服装、化妆品生意,但家乡似乎有一种牵引力,冥冥之中在某个时刻将她召唤回来。

  生于渔民家庭,从小在海边长大,梁欣颖选择了金鲳鱼作为奋斗的方向。鱼苗、饲料、养殖、加工、销售,她一点点学;从近海木排到深海网箱,她一步步挺进深蓝。

  沉淀了几年后,2021年,梁欣颖成立了海边姑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推动金鲳鱼“游向”全国人民的餐桌。在海上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和碧海、白云、朝阳、落日相伴,她感到很治愈。

  2015年,林晓云回到湛江,涉猎餐饮、大健康、社工等领域的工作。2020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她来到广东金岭糖业集团有限公司,近距离了解湛江现代化农业产业的生产运营模式。眼前连片的土地、壮阔的风景使她深深震撼,她下定决心要从事农业。

  “我一直很向往田园生活,追求与自然共生的生活方式,我希望能把乡村打造成让人愿意留下来的地方,城市里能做的事情,乡村也能做。”回忆起当时,林晓云的言语中仍有些激动,“正逢国家深入推进战略,那个时候进入农业赛道,也是很好的契机。”

  林晓云一头扎进了遂溪的乡村,创立了茉莉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为广东北部湾农旅产业园的合伙人。2022年起,她住进了还未建成的农旅产业园里,每天跟着农民一起种植、巡田、施肥,了解各类农作物的生产周期和种植事项。

  “农业看天吃饭,我便思考怎么才能提高附加值。湛江文化气息浓厚的产业不多,我希望可以在农业领域挖掘本地特色,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建设休闲农业打卡点,打造现代化乡村田园,让游客来到这里自由放松、回归内心。”林晓云说。

  “我一生的浪漫都交给了大海,交给了金鲳鱼,大家都晒520礼物,我也来晒晒大海给我的礼物。”5月20日,梁欣颖在自己的短视频账号里写下这段话,视频里,金鲳鱼在水中翻腾起浪花。

  投身金鲳鱼产业的8年里,梁欣颖经历过金鲳鱼价格的高峰和低谷,深知金鲳鱼品牌打造的重要性。对她来说,老一辈养殖户,考虑的只是怎么养好鱼,新一代养殖户,则还要懂得规避养殖风险,知道怎么才能卖好鱼。

  梁欣颖一共有58个深海网箱。去年,她成为雷州流沙村首个购买海洋牧场保险的养殖户,陆续带动身边不少养殖大户购买,共同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

  “养殖规模达到一定的量,就要做好全产业链,包括品牌运营在内。”2022年3月,闲不住的梁欣颖试水短视频,自学剪辑。投苗、看鱼、换网、丰收、参加论坛,一个个鲜活的工作场景被记录下来,通过网络世界传播出去,让越来越多人了解金鲳鱼。

  “时间不够用,更新得不够多。”尽管在当地水产品牌打造方面内已小有名气,但梁欣颖还是觉得不够好,她希望把品牌再打响一点,把湛江“中国金鲳鱼之都”的招牌擦得再亮些。

  像梁欣颖这样的新农人的出现,如同石子投入水中,激起了千层浪花。他们拿起手机等新农具,拓展休闲农业等农业新业态,通过技术提高附加值,在不同的细分赛道上努力,走出了充满创新与活力的新路子。尽管探索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但坚持下来,就能让更多人看到的希望。

  当一名新农人,林晓云遇到的最大困难是队伍搭建,公司成立后,好几个月也没有招到特别合适的人。“相比珠三角等地,湛江的城市吸引力没有那么强,其次是相比城市,不少人潜意识里觉得,乡村不是奋斗的地方。”林晓云说。

  几经思考,林晓云决定从身边的村民里选拔人才,“我需要一股接地气的力量,年轻好学的村民可以做管理、咖啡师这类工作,年纪比较大的,则适合安保、保洁等岗位,既有利于带动当地就业,也能让当地村民了解我们。”

  慢慢地,团队成熟起来,项目顺利推进。2023年,北部湾农旅产业园正式对外开放,建有15个休闲功能区,包括现代农业展示区、候鸟栖息地、稻田公园等,成为远近闻名的研学团建基地、休闲田园打卡点,吸引了一批批国内外的游客前来体验农耕文化。

  在这个“大观园”里,游客不仅能看到种植基地,也能走近工业化的生产线、分拣线、冷库,还可以采摘、垂钓、用餐、参观博物馆,在传统农耕生产和现代工业文明之间“穿越”。

  从接手海水稻项目的那天起,他便没有停止过学习的步伐——海水稻育种育苗、水稻标准化种植、产品包装设计、销售渠道打通……在田间地头、商超街市,他不断学习调研,“生产端和销售端都不落下”。一开始,他甚至把超市里其他大米的包装逐个拍下来,回到家再细细研究当中门道。

  令王世超头疼的是,如果只是单纯卖大米,无论销路多好,效益总是上不去。后来,受到其他农产品的启发,他萌生了深加工的念头,把发力的关键点放在了深加工。

  以海水稻海红香米科研成果为经营核心,王世超团队累计投入3000多万元,和省内外多家知名企业紧密合作,研发了米粉、蛋糕、酒酿、白酒、降糖代餐粉等系列深加工产品。经济效益提高了,农民种植的积极性自然也高。

  7月2日,湛江蚝产业标准体系制定研讨会召开,代表湛江生蚝产业协会出席会议的,是出生于1993年的陈志文。

  陈志文从小便跟着父亲一起赶海养蚝,深知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在沿海农村地区,生蚝产业解决了大量就业难题,陈志文见到一批批养蚝人从蚝农变成了蚝老板,对生蚝产生了特殊的感情。

  2019年,在外闯荡了几年的陈志文回到湛江从事生蚝产业,创立粤之宝水产有限公司。“我立志要把蚝事业当成自己以后一辈子的事业。回来经营生蚝后,我发现湛江生蚝产业那么大,却缺少产业协会,产业无法形成纽带。”陈志文说。

  当时,湛江生蚝大而不强,想要打响湛江生蚝的招牌,产业化、标准化是方向。2020年,在陈志文的推动下,湛江市生蚝产业协会成立,为生蚝从业者搭建起交流的平台。“我们的定位是行业缺少什么,我们就做什么。”陈志文说。

  产业要发展,便要形成集群,新农人在当中的带头作用不可小觑。抱团取暖,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带动更多农户过上好生活,是他们共同的目标。

  王世超创办的广东海稻红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现已成为广东省最大的海水稻产业化企业,在广东湛江、江门、汕头、海南三亚和广西防城港等地建立多个基地。随着配套种植技术的改良,公司将海水稻亩产从200多斤提升至900多斤,并实现产业化发展,使农民亩均增收1500元到2000元。

  “我们在全国16个省份建有海水稻基地。现有海水稻推广种植面积超10万亩,带动1000多户农民种植海水稻,间接带动产业链上3000多人创业就业。”王世超说。

  去年7月,王世超团队初步和马来西亚农业部达成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帮助马来西亚开发盐碱地,种植海水稻,希望把项目做成中国援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粮食安全示范工程。

  海水稻产业步入正轨,王世超获得了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全国青联委员等荣誉。不过,身为“e人”的他停不下来,还担任湛江市青年发展现代农业促进会的秘书长,希望团结一群人,打破信息差,链接各方面资源。

  “有人热爱跑步,有人热爱打球,有人热爱逛街,我就热爱搞活动。”王世超说,青农会是公益免费性质,每当有人问他青农会怎么盈利,他总是这样举例回答:“可能有人觉得同行是相互竞争,其实应该互相取经学习,我们面向的是更大的市场,内卷没有意义。”

  来到北部湾农旅产业园的游客日益增多,他们很难想象,湛江的乡村藏着这样的美景。在林晓云看来,中国乡村本身就是这么美,“希望有更多人可以大胆探索乡村的魅力,不要忘记这片土地上有我们童年的快乐,有很多百姓的幸福都是在这片土地上生长出来的。”

  北部湾农旅产业园已经成为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单位,为游客提供住、购、游一体化的体验。林晓云计划加强团队建设,加快推进配套设施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引进更多流量,发挥园区示范优势,从而带动周边区域文旅发展。

  眼下,为了推动北部湾农旅产业园成为一个更全面的田园综合体,林晓云正在日复一日地努力着。

  陈志文准备借助2024年广东省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的实施,补齐湛江生蚝短板。

  更令人期待的是,湛江——这座他们扎根拼搏的城市,正在筹备建立湛江新农人协会,以期服务好更多新农人。

  立足当下,展望未来,湛江农业有哪些优势,发展情况如何,又该怎样加快转型?日前,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副院长、湛江市乡村振兴促进会顾问委员会主任陈华谱教授接受了南方日报记者专访。

  他表示,区位方面,湛江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同时拥有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城市,耕地面积位居全省第一。丰富的耕地资源、绵长的海岸线和广阔的海域面积为种植、畜牧和水产养殖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气候方面,独特的热带北缘季风气候使得湛江气温适宜、降水丰富,为动植物提供稳定、舒适的生长环境。由于气候问题,北方冬天可能会停止农业生产,但湛江四季温差不大,可以全年无忧地进行农业生产。对水产业来说,利用好湛江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特有的生物资源更是将带来无限可能。

  基础方面,上个世纪80年代,湛江大力推动“两水一牧”,奠定了包括生产、加工在内的农业基础。此外,作为人口大市,丰富的劳动力为湛江农业的发展带来优势。

  目前,湛江农业生产正处于高速发展期。在生产端,通过科技赋能,种植业已实现半机械化;智能化平台已应用于天气预报、病虫灾害监控监管等,能有效规避风险、提高生产效率。在销售端,乡村道路等基础建设的完善,网络销售平台的畅通,社会力量的帮扶,这些都在无形中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

  不容忽视的是,农业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相应的问题,如产品质量没有统一标准,缺乏一定监管等。随着社会的发展转型,尽管湛江对传统农耕模式有所突破,但为适应多元、丰富的社会需求,急需推动农业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对此,政府要先完善市场的规范化管理,加强对全平台的质量监管,避免部分人投机倒把带来的负面影响。其次,开拓视野,借助RCEP的东风,推动国际化销售平台的构建,培育多元化的市场,着力打造示范性跨境电商平台,以点带面。再者,加强对新农人的培训,提升新农人的科学素养,不能闭门造车,要摒弃落后生产观念,实现生产技术、经营模式和人才培育的同步发展,达成由生产到销售的良性循环,为湛江农业转型注入“源头活水”。

养殖培训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养殖培训:

  • 下一个养殖培训: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养殖培训
    绵阳江油如何以特色家庭“小…
    农村养什么能挣钱
    2015年农村养殖什么好最赚钱…
    2015年农村什么养殖最赚钱?…
    农村养殖业什么才是最赚钱
    2015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
    农村养殖什么最赚钱 这几个项…
    未来五年农村养殖搞什么最赚…
    2015养殖业什么超赚钱农村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