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殖资讯 | 养殖培训 | 养殖项目 | 农林盆栽 | 文章中心 | 图片中心 | 
您现在的位置: zoonxw.com养殖网 >> 养殖培训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长江汉江禁捕后——“设施养殖+机械化”助湖北渔业稳产增值           ★★★ 【字体:
长江汉江禁捕后——“设施养殖+机械化”助湖北渔业稳产增值
作者:佚名    养殖培训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5/1/19    

  湖北省是水产大省,连续28年淡水产品总产量居全国第一位。长江汉江禁捕给湖北省渔业带来较大的挑战,但湖北省抓住契机,于挑战中开新局,这些年大力发展设施养殖,积极推进集装箱养殖、工厂化养殖、“陆基养鱼”等设施养殖模式,在此基础上,推动水产养殖机械化发展,保障了渔业稳产增值,禁捕前的2020年湖北省水产总产量为460万吨,禁捕后的这些年常年超过460万吨,2024年总产量达到540万吨。

  “长江汉江禁捕后,湖北省积极调整渔业生产,大力推广循环水工厂化、陆基工程化、池塘设施化现代养殖方式,发展设施渔业养殖,通过增加养殖密度,提升产量。”湖北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总站站长任耀武说。为加快推进渔业绿色健康养殖,湖北省制定《推进湖北省渔业现代化“十四五”规划》《湖北省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和尾水治理专项建设规划(2021—2035年)》《湖北省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22—2035年)》,通过规划引领现代渔业绿色发展新路径,湖北省水产养殖正朝着绿色化、智能化、高效化转型。

  设施养殖高密度圈养,不受水域的限制,不占用农用土地和水资源,减少土地资源浪费,还可以通过控制鱼的运动和增加饵料的量增加鱼的营养吸收。据湖北省2024年农村统计年鉴数据显示,全省网箱面积(池塘)达到5.76亿立方米,网箱产量(池塘)达到5.75万吨,已建成圈养桶1330个、陆基圆池4916个、池塘跑道820条,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规模163万立方米水体,其中陆基养鱼技术快速推进,容量近50万立方米,规模养殖合作社超过30家。相较平原,丘岗山区地势高低不平,发展设施渔业成本低,势头强劲,宜昌市大力发展鲟鱼工厂化养殖;丹江口市新增设施渔业规模58万立方米,有效补齐因禁渔减少的养殖空间;武汉海之星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建成全省最大的海鲜陆养基地,通过工厂化养殖可年产6批南美白对虾。

  截至目前,全省设施渔业规模突破800万立方米,是2017年的2.97倍。但是高密度养殖下,鱼需要更多的氧气供应,同时,如何在增密度的同时保质量也成为关键。湖北省加大水质净化、污水处理、增氧等装备技术的研发与更新力度,强化技术集成,大大提高了养殖密度。在高密度养殖的基础上,保障水产的质量,关键在于污水处理。“我们通过圈养桶及时有效地收集鱼类代谢物和残剩饲料,沉淀排污,改善水质,确保池塘良性循环,为鱼类养殖提供稳定的环境,它是湖北省当前主推的水产养殖设施。”任耀武说。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开始追求美食的多样化,小龙虾无疑就是“吃货”们美食列表中的一种。小龙虾美味,但美食进嘴之前,需要过一道“硬关”——剥虾尾壳。“吃货”们坦言,用手的话,顶多剥个几十个,再多指甲可就难受了。

  如今,机械化解放了“吃货”们的双手。在湖北省相关政府部门的支持下,湖北科峰智能传动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了小龙虾智能剥虾机。“采用剥虾机,每台设备每天可以替代40多人的产能,实现每小时5万只的虾尾加工,按重量估算,约为每小时能加工675公斤原料、225公斤成品,还能提升食品安全。”公司总经理邵仁杰表示,受小龙虾产业的周期性发展影响,机械的批量应用还没有推开,剥虾尾目前还是人工为主,但机械的使用无疑是未来必然之势。

  在设施养殖的基础上,湖北省积极推进设施装备机械化发展。据初步统计,湖北省拥有水产机械51万台,其中投饵机18万台、增氧机31万台、水产捕捞机械2000台,设施装备覆盖渔业生产种苗繁育、养殖投喂、微孔增氧和水环境监测与调控、机械捕捞、产品初加工全过程,渔业生产机械化总体水平达32.2%。

  在农机装备补短板项目的支持下,湖北省水产加工机具加速发展。全省有水产加工企业323家,其中规模以上的加工企业148家,加工能力180万吨/年。任耀武说:“要加快小龙虾、黄鳝等特色水产资源智能养殖、加工装备推广应用,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开发自动化、智能化、性能稳定的先进设施养殖、加工装备。黄鳝、泥鳅等淡水鱼宰杀机器,小龙虾剥壳生产线,以及稻田养虾管理机械,一些企业和科研单位完成了成果转化,已批量运用于生产。”

  荆州集创机电有限公司主要研发鳝鱼泥鳅宰杀机。“宰杀机处理一条黄鳝仅需1秒,与人工比,宰杀快速操作更便利。黄鳝本身不会产生应激反应,体内不会排出毒素,保鲜质量更好,口感也更好。目前我们已形成通用型鳝鳅宰杀机、微型鳝鳅秒剖机等多类产品。”公司总经理李平表示,从2006年开始研发到现在,公司与湖北工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合作,产学研协同,宰杀机功能不断升级,由过去只能杀黄鳝,产品单一,且只能开肚,逐步升级成可以同时宰杀黄鳝、泥鳅,能够开背、去骨,实现机械兼容、功能多样化,而这也意味着其市场将进一步宽广。

  新机具推广成本高、卖价高,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将新机具纳入省级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范畴。“2023年开始,4款产品进入省级专项鉴定补贴范围,补贴25%左右。”李平说,在湖北农业发展集团的支持下,公司正与湖北省智能农机装备创新有限公司合作,针对菜市场、家庭和餐饮、批发市场等“小市场”,做出家电型微型、小型、中型宰杀机,还要开拓“大市场”,做出包括上料、剖杀、去头、去尾、清洗等加工流程的完整加工型智能生产线。

  近年来,湖北省水产设施养殖和机械化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还存在一些短板有待破解,如精准饲喂装备需要解决场景化适配应用问题,养殖尾水处理需解决低成本高效净化问题等。同时,还存在智能化数字化改造升级,以及养殖池塘宜机化改造的需求。

  目前,一些通用的设备相对发展成熟,由于市场需求较大,企业和科研人员也愿意去研究、投入,但是渔业捕捞、设施清洁、运输起吊等小宗设备产品还没有理想的专门机具,大都是渔民“土法上马”对农机改造利用,解决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的问题。农业农村部畜牧水产养殖全程机械化专家组成员、华中农业大学教授李大鹏认为,应组织有关科研单位和企业进行专项攻关,解决这些小宗产品的生产刚需,持续改善现有渔业装备,推进先进装备与技术的场景化适配应用,同时在购机补贴政策上给予支持。

  湖北已经在全省推广淡水设施渔业养殖尾水高效处理技术,但设施装备配套技术还需突破。目前陆基圆池循环水养殖等设施养殖系统的自净能力偏低,需要借助多级固液分离、生物净化与转化等技术进行尾水处理后,才能实现水体循环利用,还需要增加建设沉淀设施装备、生态渠塘、复合人工湿地等处理单元,前期投入和日常运维成本较高,普通养殖户较难承受。李大鹏建议,将这些设施纳入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开展成套设备补贴试点,按照陆基圆池循环水养殖建设成本30%~35%的标准,推进改造提升节奏,降低实施主体投入成本,提高基层养殖户的积极性。

  湖北省建立了水环境监测与调控设备,但陆基圆池循环水养殖对水中的氮、磷化合物浓度等重要指标的监测控制系统还存在不完善、反馈不灵敏的问题,智能化精准投喂技术推广应用也有待提高。任耀武建议,要推进产学研推用一体化发展进程,联合攻关尾水处理及智能化控制技术短板,加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养殖业绿色发展和数字化发展的支持力度,将水产养殖尾水固液分离装备、高溶氧曝气风机、精准投喂技术装备等设备以及设施渔业成套设备纳入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打造养殖机械化升级版,推动养殖业高质量发展。(崔建玲)

  新春走基层 踏雪寻鱼 冬捕传承千年渔猎文化——沉浸式探秘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冬捕节

  中山市黄圃食品腊味商会常务副会长“广东好人”何祥吉:三十余年以信立企,造良心腊味

  麦当劳中国:九款限定美味开启金拱门贺岁大戏,四度携手上美影共庆金蛇新春

  云浮市开展春节前食品安全监督检查暨食品安全“你点我检、服务惠民生”活动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中国食品安全网是我国食品安全领域国家级专业新闻媒体。是当前我国食品安全领域获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的国家级互联网平台。

养殖培训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养殖培训:

  • 下一个养殖培训: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养殖培训
    邮储银行南昌市分行:金融“…
    两会说吧|湖北省人大代表毛…
    湖北发布养殖业和农机行业“…
    嘉鱼高质量推进农业产业化建…
    我市举办养殖业基层农技推广…
    南县:网箱鳝鱼养殖富农家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