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黄鳝的养殖技术!其实很简单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4/4/3 1:53:38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
|
农村长大的人想必都对黄鳝不会陌生,这种长得像蛇一样的水生物,其实肉质十分鲜美,而且营养丰富,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是深受餐桌欢迎的滋补水产品。 黄鳝生命力强,容易运输,可以鲜活上市,发展黄鳝人工养殖,具有一定市场前景。 现将黄鳝的人工养殖技术简单介绍如下:主要包括黄鳝池的建造,鳝苗的选择和放养,人工投饵以及日常管理等环节。 一、黄鳝池的建造黄鳝对环境适应力强,一些不宜养殖其它鱼类的废弃水体及不宜种植农作物的水坑、水塘均可作为黄鳝池。 黄鳝池以东西走向的长方形为佳,池深1米左右,面积视养殖规模而定,一般以20~50平方米为宜。 鳝池必须有进水口、排水口、溢水口,用来排污水、换水和防止大雨池水上涨时逃鳝,每个水口必须安装防逃设施。 为利于黄鳝的生长,可人工仿造自然环境供黄鳝栖息,如在池内投放石头、树根或者在池内种植浮莲等水生植物。 一般选择每公斤80尾左右规格的鳝苗,若鳝苗规格过小,会影响其摄食和增重,不能当年收获,放养的鳝苗必须规格整齐,大小一致,切记大小混养,防止自相蚕食。 放养密度,每平方米可放养10克重鳝苗100尾左右,早春放养鳝苗效果较好,有利于黄鳝提早开食,延长生长期。 即:一般在黄昏以后投喂黄鳝,设立固定地点作黄鳝食场进行投喂,利于黄鳝定点吃食,便于我们观察黄鳝吃食情况和清扫残余饵料。 每日投喂饵料量约为黄鳝重量6%左右,投喂时要根据前一天黄鳝吃食情况作适当调整,以投喂后稍有剩余为宜。 四、日常管理除了做好投饵工作外,重点是严防黄鳝逃走,搞好水质,做好防暑、越冬工作:(1)防逃;经常检查、维修黄鳝池的防逃设备,雨天特别是大雨天气时,及时排水,防止黄鳝从排水孔逃出。 (2)水质管理;保持池水稳定、水质清新,黄鳝池水深宜在15一25厘米之间,高温季节可再加深池水,天气突变(雨天转晴或晴天转雨)及天气闷热时,要及时注入新水,防止黄鳝缺氧频频浮头。 (3)做好防暑和越冬工作,黄鳝生长的适宜水温是15一30℃,30℃以上对摄食有不良影响,因此必须在高温季节做好防暑工作,黄鳝池周围种植遮荫作物;经常更换池水,及时注入井水或泉水等(温差不能相差太大)。 水温在10℃以下时,黄鳝处于休眠状态,所以当气温下降到15℃左右时,即应该给黄鳝投喂优质饵料,使黄鳝能大量摄食,贮积养分供冬眠所需。 黄鳝冬眠时,要注意保持池泥温润、温暖,防止黄鳝冻伤、冻死,此外,要注意防止老鼠等生物危害。 工业用粉需求继续对早籼稻米价格形成支撑,圆粒稻轮换性价比占优,优质优价特征明显。 各级储备补库节奏持续放缓,终端食用消费整体偏弱,年末消费拉动效应尚不明显,在稻价保持高位的情况下,米企收购建库意愿不高,中晚籼稻米价格稳中偏弱运行。 黑龙江粳稻收购进度慢苏皖粳稻价格先跌后稳当前,黑龙江省粳稻收购进度相较于吉辽两省偏缓,走货速度明显不及前期。 截至11月30日,黑龙江省累计收购新粳稻616万吨,同比减少约349万吨,而吉林、辽宁两省收购数量同比均增加。 当前,黑龙江省圆粒、普通长粒稻谷价格相对稳定,细长粒稻谷价格下调趋势较明显。 但随着年末临近、天气转冷,农民惜售情绪转淡,预计12月至明年1月将迎来集中售粮期,而下游大米需求疲软,多重利空因素叠加,预计后期稻谷价格将呈稳中下行趋势。 12月6日,黑龙江鸡西大米加工企业圆粒粳稻收购价2720元/吨,长粒粳稻收购价3400元/吨,周环比均持平。 大米市场购销依旧平缓,米企生产积极性不高,出货速度明显下降;圆粒粳米出厂价3700元/吨,长粒粳米出厂价4750元/吨,周环比均持平。 受9月中下旬以来阴雨寡照天气影响,苏皖地区粳稻出米率较常年有所下滑,同比下降1至3个百分点,区域和品种之间分化明显,但在政策支持下,收购进度同比仍较快。 截至11月30日,江苏省累计收购稻谷634万吨,同比增加153.9万吨;截至12月4日,安徽省累计收购粳稻56.3万吨,同比增加9.5万吨。 12月6日,江苏泰州大米加工企业监测点普通粳稻收购价2930元/吨,普通粳米出厂价3940元/吨,“9108”优质粳稻收购价3050元/吨,“9108”优质粳米出厂价4600元/吨,周环比均持平。 年末临近售粮心态积极中晚籼稻价格稳中有落截至11月30日,南方主产区累计收购中晚籼稻2074万吨,同比增加70万吨,除湖北、河南外,其余主产省收购进度同比偏快。 10月份以来,中晚籼稻收购进度逐步放缓,贸易商前期持粮成本较高,对于高开低走的行情存在一定惜售心理。 但随着年末临近,中间贸易商等在资金压力下售粮心态转向积极,近日市场流通量有所增加。 12月6日,江西普通中晚稻收购价2880元/吨,周环比持平,“黄华占”稻谷收购价3020元/吨,回落20元/吨;安徽普通中晚稻收购价2760元/吨,湖北“丰两优”稻谷收购价2890元/吨,湖南普通中晚稻收购价2900元/吨、“黄华占”稻谷收购价2940元/吨,周环比均持平。 终端大米消费需求疲软,节日效应尚未显现,但受原粮成本支撑,中晚籼米价格保持稳定。 12月6日,江西普通晚籼米出厂价4100元/吨、“黄华占”大米出厂价4600元/吨,安徽普通中晚籼米出厂价3800元/吨,湖北“丰两优”中晚籼米出厂价4120元/吨,湖南普通中晚籼米出厂价4060元/吨、“黄华占”大米出厂价4100元/吨,周环比均持平。 厄尔尼诺叠加需求强劲全球米价居近15年高位2023年4月以来,国际市场大米价格强势上涨,近期全球主要出口国大米报价均处于近15年以来的高位。 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南非等国增加泰国大米采购,泰国大米出口商协会统计,1月至10月泰国大米出口692万吨,同比增长11%。 据美国农业部统计,2023年1月1日至11月19日,除香米之外的泰国大米出口591万吨,同比增长4%。 美国农业部海外农业服务局(FAS)发布的报告预计,2022/2023年度泰国将出口800万吨大米,创下五年来的最高,比上年度增长4%。 泰国气象部门报告称,今年1月1日至10月29日,泰国降雨量同比减少25%,比30年均值减少6%。 泰国主季稻正处于收获上市季,主季大米占泰国大米产量的65%左右,受干旱天气影响,产量预计减少1%;同时,淡季稻受播种条件干燥、水库水位下降及厄尔尼诺天气持续影响,面积和单产均将下滑,淡季大米产量将大幅减少。 美国农业部11月预计,2023/2024年度泰国大米产量同比减少约7%。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