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
全国稻渔面积超4000万亩 2023年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报告发布!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4/4/15 11:19:32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
|
原标题:全国稻渔面积超4000万亩 2023年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报告发布!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政府推动、技术进步和消费需求旺盛等多重因素带动下,我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快速发展,种养面积逐年扩大,标准化生产和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品牌化营销深入人心,多种功能充分挖掘,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持续提升,在稳定水稻种植、保障粮食安全,拓展水产养殖空间、构建多元化水产品供给体系,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促进农业增效和绿色发展,培育乡村特色产业、推进乡村振兴等方面作用凸显、成效显著。 2022年,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推进稻渔综合种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稻渔综合种养产业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为全面准确反映2022年我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状况,总结发展成效,分析存在问题,研判发展趋势,提出发展建议,为推动稻渔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在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指导下,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组织编制本报告。 2022年,我国稻渔综合种养面积4295.56万亩,生产稻谷约2150万吨、水产品387.22万吨(未包括港澳台地区,下同)。 2022年,我国有稻渔综合种养面积统计的省(区、市)27个,北京、甘肃、西藏、青海4个省(区、市)未见统计。全国稻渔综合种养面积4295.56万亩,同比增加329.44万亩,增长8.31%(1982年以来我国稻田养殖/稻渔综合种养面积和水产品产量见图1,面积增速见图2)。 面积超100万亩的省11个,比2021年增加1个,云南跻身百万亩省份。按面积大小排序,依次为湖北、安徽、湖南、四川、江苏、贵州、江西、辽宁、云南、河南、黑龙江,11省面积之和占全国的89.85%。其中,湖北、安徽、湖南3省均超过500万亩,四川接近500万亩,4省面积之和占全国的58.90%。 在27个省(区、市)中,19个省(区、市)稻渔综合种养面积增加,增幅不一,共增加345.14万亩。其中,安徽增加100万亩以上,湖北、云南分别增加40万亩以上,江西、辽宁、湖南、陕西、四川分别增加10万亩以上;8个省(区、市)稻渔综合种养面积有不同程度减少,共减少15.70万亩,2022年各省(区、市)稻渔综合种养面积及变动情况见表1。 2022年,我国有稻渔综合种养水产品产量统计的省(区、市)28个,北京、西藏、青海3个省(区、市)未见统计。全国稻渔综合种养水产品产量387.22万吨,同比增加31.53万吨,增长8.86%;占全国淡水养殖水产品产量的11.77%,同比提高0.60个百分点。我国渔业统计将淡水养殖按水域分为池塘、湖泊、水库、河沟、其他和稻田,稻渔综合种养水产品产量在各水域养殖水产品产量中位居第2,仅次于池塘养殖产量。近10年来,稻渔综合种养水产品产量占淡水养殖水产品产量的比重由5.69%提高到11.77%(2022年我国淡水养殖不同水域养殖水产品产量及占比见图3,2013年以来稻渔综合种养水产品产量占淡水养殖水产品产量的比重见图4)。 水产品产量超10万吨的省7个,依次为湖北、安徽、湖南、四川、江苏、江西、浙江,7省水产品产量之和占全国的90.45%。其中,湖北近百万吨,安徽、湖南超50万吨,四川近50万吨,江苏近40万吨,5省水产品产量之和占全国的79.37%。 28个省(区、市)中24个省(区、市)稻渔综合种养水产品产量增加,增幅不一,共增加32.02万吨。其中,安徽增加10万吨以上,湖北增加近7万吨,江西、湖南均增加3万吨以上。4个省(区、市)稻渔综合种养水产品产量有不同程度减少,共减少0.49万吨,2022年各省(区、市)稻渔综合种养水产品产量及变动情况见表2。 我国稻作区分布广泛,理论上水资源丰富、光热条件适宜的稻作区均可发展稻渔综合种养。近年来,因综合效益突出,稻渔综合种养受到广泛欢迎,各地积极开展实践探索,因地制宜将各类养殖对象引入稻田,结合原有耕作制度,发展了种类多样、各具特色的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模式。按养殖对象划分,主要包括稻虾、稻鱼、稻蟹、稻鳖、稻鳅、稻蛙、稻螺等七大类技术模式,养殖对象多达30多种。其中,以稻虾、稻鱼、稻蟹3种模式为主,种养面积合计4110万亩,占全国稻渔综合种养面积的95.68%,已形成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稻虾种养优势区、南方丘陵山区稻鱼种养优势区、三北地区稻蟹种养优势区。 为追求更佳综合效益,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模式始终在创新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在科技有力支撑、市场需求变化的驱动下,技术模式创新步伐加快。稻虾、稻鱼、稻蟹等“大模式”不断推陈出新,创造新模式,赋予产业发展新内涵;一些“小模式”不断涌现,快速发展,成为新亮点,赋予产业发展新动力。 ◆稻虾模式是我国稻渔综合种养第一大模式。稻虾模式养殖对象包括克氏原螯虾(即小龙虾)、日本沼虾、罗氏沼虾、红螯螯虾、中华小长臂虾、凡纳滨对虾、刀额新对虾等,以小龙虾为主。2022年,全国稻虾种养(特指稻田养殖小龙虾,下同)面积2350万亩,占全国稻渔综合种养面积的54.71%,主要分布于湖北、安徽、湖南、江苏、江西、四川、河南等省,7省面积共计2280万亩,占全国稻虾种养面积的97.02%;其余主要分布于浙江、重庆、广西、陕西、山东等省(区、市)。 传统稻虾模式为稻虾连作,种植一季水稻,水稻收割后、翌年种植前养殖一季小龙虾。在稻虾连作基础上,发展形成稻虾连作+共作模式,在水稻插秧、秧苗返青后,再养殖一季小龙虾。近年来,在稻虾连作和共作基础上,稻虾模式呈现3种新变化。一是由自繁自育模式向繁养分离模式转变。传统的稻虾连作和共作属于自繁自育模式,为提高经济效益,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发展繁养分离模式,将苗种繁育和商品虾养殖分开,改“一年放苗、多年养殖”的粗放式种养为“繁养分离、精准放养”的高效种养,提质增效效果明显。二是由宽沟模式向不挖沟少挖沟模式转变。近年来,一些地方以不挖沟少挖沟为目标,积极创新稻虾模式,推动了宽沟模式向不挖沟少挖沟模式转变,取得显著成效,新发展稻虾种养基本为不挖沟模式,如安徽省原生态稻虾模式、江西省无环沟稻虾模式。三是由稻虾模式向稻虾+N模式转变。在稻虾模式基础上,引入河蟹、中华鳖、罗氏沼虾、鳜鱼等名优水产养殖品种,通过不同生物的生态位差异充分利用稻田资源和空间。湖南省稻虾连作+稻蟹共作的稻虾蟹模式应用广泛;江苏省多品种共作稻田3.98万亩,以稻虾蟹、稻虾鳖为主;安徽省滁州市在稻虾连作基础上,在水稻种植期间养殖罗氏沼虾,发展6000亩,比传统稻虾连作模式亩均新增利润1000元。 ◆稻鱼模式是我国稻渔综合种养第二大模式,2022年,全国稻鱼种养面积1500万亩,占全国稻渔综合种养面积的34.92%。稻鱼模式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丘陵山区,其中,四川、贵州、湖南、云南、广西5省(区)面积共计1200万亩,占全国稻鱼模式应用面积的80%;其余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浙江、福建、江西等省。 稻鱼模式养殖对象众多,以鲤鲫鱼为主,模式主要为共作。稻鱼模式主要分布于我国历史上有稻田养鱼传统的地区,农户多采用“人放天养”的粗放式种养,水产品产量较低,经济效益不佳。近年来,为提高经济效益,一些经营主体将稻鱼模式和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结合,效益大幅提高。一些地区则通过实施田间工程,融合现代水稻种植和水产养殖技术,推动传统稻鱼模式向高产模式转变。广西在“一季稻+鱼”模式基础上,创新发展形成“一季稻+再生稻+鱼”模式,通过一季稻收获后培植再生稻,稻田中全程放养鱼类的方式,稻谷亩均产量比传统稻鱼模式增加300公斤,鱼亩均产量增加20公斤。 ◆稻蟹模式是我国稻渔综合种养第三大模式,2022年,全国稻蟹种养面积260万亩,占全国稻渔综合种养面积的6.05%,主要分布于三北地区,辽宁、天津、黑龙江、吉林4省(市)面积共计225万亩,占全国稻蟹模式应用面积的86.54%;其余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湖南、江苏等省,该地区稻虾蟹混养模式有一定规模,与三北地区基本均是稻蟹模式形成鲜明对比。 稻蟹模式养殖对象为中华绒螯蟹(河蟹),以辽河水系和长江水系河蟹种群为主,模式为共作,分为稻田养殖成蟹和稻田培育扣蟹。近年来,一些地区探索形成了稻田扣蟹和成蟹套养模式,以其较高的经济效益受到广大农户欢迎。2022年,辽宁稻渔综合种养面积新增近30万亩,主要是稻田扣蟹和成蟹套养模式大面积推广应用。目前辽宁该模式已发展64万亩,占本省稻蟹模式应用面积的3/4。苗种供应能力不足是制约稻蟹模式推广应用的主要问题,近年来,为解决苗种供应及质量问题,吉林积极探索,改“一年一养”为“两年一养”,第一年培育扣蟹,第二年养殖成蟹,在一定范围内实现了扣蟹自给自足。 除稻虾、稻鱼、稻蟹模式外,稻鳖、稻鳅、稻蛙、稻螺等共作模式亦有一定规模,2022年,4种模式应用面积共计120万亩,占全国稻渔综合种养面积的2.79%。 ◆稻鳖模式养殖对象为中华鳖,主要分布于湖北、安徽、广西等省区。由于稻鳖模式养殖的鳖品质和风味与野生鳖相似,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经济效益突出,为缩短养殖周期、提高产量,一些经营主体借鉴大棚+池塘模式,创新形成了大棚+稻田接力模式,即利用大棚温室培育大规格鳖种,放养到稻田,可大幅缩短养殖周期。 ◆稻鳅模式养殖对象主要为泥鳅、大鳞副泥鳅(台湾泥鳅)、黑龙江花鳅等。稻鳅模式是我国稻渔综合种养传统模式之一,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广泛分布,但由于经济效益相对其他模式较低,近年来发展缓慢。 ◆稻蛙模式养殖对象主要为虎纹蛙、黑斑蛙、牛蛙、美国青蛙等,主要分布于江西、湖南等省。由于稻蛙模式经济效益突出,近年来许多地区开展了积极探索和尝试。 ◆稻螺模式养殖对象主要为中华圆田螺、环棱螺等,主要分布于广西、江西等省区。其中,广西的稻螺种养面积较大,占全国稻螺种养面积的八成以上。 除上述模式创新外,近年来,为充分利用稻田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生产效率,一些地区探索开展了设施水产养殖+稻田模式。如宁夏探索的流水槽+稻田、玻璃缸+稻田、砼制圆形池+稻田,四川探索的高位池+稻田、流水槽+稻田等模式。 近年来,在巩固提升种养生产基础上,各地积极推进稻渔综合种养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推动稻渔产业前后端延伸、上下游拓展,通过做精做优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拓展稻渔综合种养多种功能,促进产品增值、产业增效,取得明显成效。 近年来,一些县(市、区)集中投入扶持稻渔产业,以各类产业园区建设为抓手,完善县乡村产业空间布局,立足整个县域统筹规划发展,科学布局生产、加工、销售、消费等环节,培育壮大县域富民产业。一些省(区、市)通过政策和规划引导推动,在更大范围内统筹布局产业链功能板块,打造了一批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带。湖北、安徽、江苏、江西等省以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项目为抓手,打造“健康养殖-现代加工-高效流通-连锁餐饮-文化旅游”全链条的小龙虾产业集群。四川、湖南、广西等省(区)根据区域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条件,打造了各具特色的稻渔产业带。四川形成了以成都、德阳为核心的平原稻渔产业带,以内江、宜宾、泸州为核心的川南稻渔产业带和以达州、广元、南充为核心的川东北稻渔产业带。湖南形成了以“南县、华容、安乡”为中心的环洞庭湖区稻虾特色产业带、以“郴州高山禾花鱼”“辰溪稻花鱼”为代表的湘南和湘西稻鱼特色产业带。广西依托桂北山区稻田养鱼历史传统,打造了桂北山区禾花鲤特色产业带;依托桂中地区小平原特色、气候和水资源条件,打造了桂中小龙虾反季节养殖特色产业带;依托柳州螺蛳粉产业,打造了柳州、玉林、梧州等地螺蛳粉原料供应基地产业带。 各地将加工业作为做强产业链、优化供应链、提升价值链的关键环节,围绕稻渔水产品和渔米,大力推动农产品加工,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产地下沉,扶持新型经营主体开展自加工,并与品牌打造联动,大幅提高了产品价值和经济效益。江苏淮安发挥加工业在稻虾产业发展中的支撑和牵引作用,在开展熟制速冻龙虾和龙虾香米加工基础上,向上下游配套产业链延伸拓展,发展小龙虾饲料生产企业14家,年产饲料20余万吨,可供200余万亩稻田使用;发展小龙虾调料生产企业近50家,年产调料1.46吨,有力支撑了“十三香”“蒜泥”等小龙虾餐饮市场需求。安徽滁州规模较大的主打“虾田米”的稻米加工企业6家,稻米加工量24.5万吨,一些合作社、家庭农场开办自我服务的小型稻米加工厂,一些经营主体委托加工厂代加工,产品由自己销售,实现了从卖原字号到卖制成品的转变。 农业品牌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各地深入实施品牌强农战略,积极打造稻渔综合种养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和产品品牌,加大营销推广和产销衔接,品牌市场号召力、竞争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在引领产业提质增效,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推动消费提质扩容中的作用愈加突出。浙江积极培育稻渔产品品牌,截至目前创建渔米品牌133个、稻渔水产品品牌86个,通过各类博览会、展销会等大力宣传推介,5个渔米产品和1个稻渔水产品获2022年浙江网上农博会优质产品推选活动金奖。广西深挖地域生态和文化价值,打造有地域特点、为广大消费者所认可、有竞争优势的区域公用品牌,全州禾花鱼、桂平黄沙鳖、三江稻田鲤鱼、融水田鲤、柳州螺蛳等均成为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辽宁盘锦积极打造盘锦河蟹、盘锦大米两大品牌,制定地方标准,促进品种优质化、生产标准化、种养生态化、产业规模化和营销品牌化,授权48家企业使用盘锦河蟹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38家企业使用盘锦大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稻蟹产业发展后劲持续增强。中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协同创新平台举办2022全国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模式创新大赛和优质渔米评比推介活动,14家经营主体获技术模式创新大赛一二三等奖,36家经营主体的38个渔米产品获渔米评比推介活动金银和生态优质奖。 一些地区将稻渔综合种养和优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民俗风情有机结合,推动稻渔综合种养与旅游康养、农耕体验、科普研学等新兴业态深度融合,稻渔综合种养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科技等方面价值不断显现。2022年7月17-19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在浙田召开,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受到世人瞩目。近年来,青田依托农业文化遗产——稻鱼共生系统,在保护好核心要素的基础上,挖掘多种功能、释放多元价值,大力推进“农遗+多元业态”创新实践,千年农遗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活力。湖南郴州结合罗霄山脉、五岭山脉的生态资源优势,以“捉鱼体验、现场吃鱼、带鱼回家”为卖点,打造了高山禾花鱼渔旅融合样板。广东韶关各县区通过举办“禾花鱼文化节”推动禾花鱼养殖和文旅产业融合,乳源“大桥石鲤”禾花鱼美食文化旅游节入选2022年全国100个丰收节庆特色活动。广西在打造桂北山区禾花鲤特色产业带时,将百万亩禾花鲤特色产业与山区旅游业结合,结合少数民族风情,打造了一批新禾节、金秋烧鱼季等传统民俗旅游节庆品牌。四川隆昌依托稻渔综合种养,推进“产村融合、文旅融合”,打造了普润镇印坝村、圣灯镇三台村、响石镇青龙村、古湖街道古宇村等一批省级农业主题公园。 近年来,一些地方将稻渔综合种养作为重要的乡村特色产业和富民产业,通过制定政策,加大基础设施、科技、经营主体和人才、品牌、金融信贷等方面的支持,直接或间接对产业进行宏观调控,推动了稻渔产业快速发展。 在发展实践中,各级政府和部门尤为重视政策和规划的指导作用,出台指导意见、制定发展规划,提出明确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支持措施,建立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汇聚资源,凝聚力量,持之以恒加以推进。2022年10月,农业农村部出台《关于推进稻渔综合种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稻渔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提出坚持稳粮兴渔、有序发展、绿色生态、富民增收的基本原则,从科学规划布局、规范发展生产、加强科技支撑、推动集群发展、强化支撑保障等方面作出部署安排。《意见》的出台,回应了稻渔产业能不能发展、怎么发展的现实问题,为稻渔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和实现路径。安徽、四川、重庆等省(市)委一号文件明确要求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安徽省委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新增稻渔综合种养88万亩,累计达610万亩,力争保持全国第2位”的目标,实际当年新增面积超百万亩。四川积极推进以粮为主、粮经统筹、种养循环、“五良”融合的“鱼米之乡”建设,2021年第一批10个项目县建设22.35万亩,2022年20个项目县规划建设40万亩。重庆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支持建设稻渔综合种养生产基地,带动稻渔综合种养快速发展。四川和重庆将稻渔综合种养融入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建设,四川隆昌与重庆荣昌共建40万亩“双昌”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带,四川合江、泸县与重庆江津、永川共建100万亩“巴蜀鱼米之乡”。 各级政府和部门将示范创建作为引领产业发展的有效抓手,开展示范基地、示范区、示范县等创建,加大政策和项目支持,强化指导服务和监测评估,打造了一批特色鲜明、方向路径清晰、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示范样板和典型案例。农业农村部、财政部持续推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四川达州开江稻渔现代农业园区入选2022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江苏盱眙现代农业产业园被认定第四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江苏小龙虾产业集群入选2022年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名单。截至目前,已创建和认定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5个、建设优势特色产业集群4个(名单见表3、表4)。农业农村部继续开展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创建,14家稻渔综合种养经营主体入选,占入选的水产养殖生产经营单位的17%。江苏建成千亩连片以上示范基地247个、百亩连片以上示范基地675个;浙江持续推进稻渔综合种养百万工程,2022年新创建42家省级示范基地、2个示范县;安徽建成万亩示范区37个、千亩示范基地379个;湖北建设万亩示范区12个、千亩示范基地200多个;广西支持50多个县区各建设1个以上示范基地,支持19个县建设自治区级示范园区。 各地持续加大对稻渔产业发展的财政资金支持力度,拿出真金白银投入,同时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和杠杆作用,吸引社会各类投资主体进入,推动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稻渔产业发展投入机制。稻渔产业投资增势向好,打通了产业发展面临的资金瓶颈,随投资而来的人才、理念、技术等,也提高了产业整体经营水平。辽宁筹措财政资金3000万元,按照100元/亩的标准对新增稻渔综合种养予以补贴,促使稻渔综合种养面积快速增长。湖北以小龙虾产业链奖补资金为引导,统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农村电商示范、渔业高质量发展、财政贴息等项目资金,集中支持小龙虾全产业链发展,抓二产强链补链,助一产联农带农,促三产提档升级。除财政支持外,金融、保险等支持手段应用更加广泛。陕西出台加快推进稻渔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每年投入2000万元支持发展,汉中开展“稻渔险”试点,将稻渔综合种养纳入政策性保险范围,填补了全省渔业保险的空白,为稻渔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资金保障,2022年全省稻渔综合种养面积新增近15万亩,同比增长195.76%。 近年来,各级政府和部门着力加强科技创新应用,聚焦优良品种选育、技术和模式创新,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为稻渔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是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大适宜稻渔综合种养的新品种(品系)研发和推广应用。针对稻虾种养缺少小龙虾新品种、小龙虾种质资源退化等问题,各地纷纷发力小龙虾种质创新和苗种繁育科研攻关。2021年,江苏组织实施种业振兴揭榜挂帅项目——克氏原螯虾快长抗逆新品系选育及规模化繁育;湖南组织实施种业创新项目,将小龙虾列为水产种质创新的重要内容;2022年,湖北将“小龙虾(克氏原螯虾)优质抗逆新品种(系)培育与产业化”列入湖北省种业揭榜挂帅制项目。稻鱼种养方面,各地加大对长期适宜本地稻田养殖的鲤鱼的选育,提纯复壮,提高生产性能。广东加大“禾花鲤”乳源1号水产新品种的扩繁和推广,为稻鱼共作提供适宜优良品种,有力促进了当地禾花鱼产业发展。稻蟹种养方面,辽宁组织实施揭榜挂帅科技计划,组建产学研联盟,持续开展河蟹新品种选育;天津、吉林等地将优质蟹苗作为推进稻蟹共作规模化生产和稻蟹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积极建设苗种繁育基地,加大繁育技术研发和示范推广。 ◆二是加大技术集成与试验示范,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发布14项重点推广水产养殖技术,其中稻渔综合种养技术3项(无环沟稻虾综合种养技术、稻虾繁养分离技术、“小龙虾+水稻+罗氏沼虾”轮作与共生技术)。浙江实施新一轮水产产业技术团队项目60项,其中稻渔综合种养项目15项,并和设施水产养殖、机械化智能化提升等项目结合,成为产业发展新亮点。广西因地制宜总结推广十大模式,推动形成各具特色的稻渔产业发展格局。云南大力推广冬闲田养鱼技术,开发利用冬闲田,成为稻渔综合种养面积和产量新的增长点。吉林和山东积极探索推广盐碱地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有力促进了盐碱地改良和综合利用。 ◆三是强化标准引领支撑,加快构建技术标准体系。《稻渔综合种养通用技术要求》制定列入2022年第一批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该标准在2017年发布的《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 通则》行业标准基础上,吸收5年来科研最新成果和生产实践先进经验,进一步丰富完善了稻渔综合种养关键技术指标和要求,并根据政策要求对部分技术指标和要求进行了修订和细化,将对稻渔综合种养规范发展提供更加有力支撑。《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 第7部分:稻鲤(山丘型)》行业标准公告发布,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系列行业标准已发布7项,覆盖了稻虾、稻鱼、稻蟹等主要技术模式。各地聚焦本地区主要技术模式和水稻种植、水产养殖、田间工程等关键技术环节,积极开展地标和企标制修订,全要素、多层次的标准供给和协同应用不断推进。 随着科技创新步伐的加快,稻渔综合种养科技成果不断涌现。据初步统计,稻渔综合种养相关科技成果获2019-2021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一二三等奖9项,获第六届中国水产学会范蠡科学技术奖科技推广类一二等奖5项,获四川等省科学技术奖各类奖项若干项。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战略部署。作为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和农民富裕富足的重要抓手,预计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稻渔综合种养仍将受到各地政府和广大农民广泛欢迎。根据“十四五”以来各地出台的规划,稻渔综合种养面积预计保持稳步增长态势,适宜稻田资源将进一步得到科学合理利用。同时,稻渔产业将加快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生产的标准化和适度规模经营水平将进一步提升,通过推进加工和综合利用、搭建体系化物流网络、开展品牌化市场营销、培育农文旅融合新产业新业态,稻渔产业增值增效空间进一步拓展,全产业链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但同时,机遇和挑战并存,稻渔产业还面临着一些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和问题。一是科技对产业的支撑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稻渔系统对稻田土壤、水体环境、温室气体排放长期影响等基础研究不足;主要技术模式与当前对保护耕地质量和生态功能、促进水稻稳产增产、节约集约用水等的更高要求还有差距;适宜稻渔系统的专用水稻和水产优良品种比较少,不能满足产业发展需要。二是产业链条有待升级。一产向后延伸不充分,以供应原料、卖初级产品为主,从产地到餐桌的链条不健全;二产连两头不紧密,加工和综合利用率低;三产发育不足,产业融合层次不高。三是规模化经营水平有待提升。我国稻渔综合种养以千家万户的小农生产为主,生产的集约化、标准化程度低,先进技术和设施装备推广应用难,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品牌建设、产品加工和综合利用、拓展多种功能和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产业增值收益不高。 当前,推动稻渔产业高质量发展,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贯彻落实《意见》要求,坚持稳粮兴渔、有序发展、绿色生态、富民增收的基本原则,在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的前提下,做优做强种养业,积极拓展稻渔综合种养的多种功能,挖掘多元价值,融合农文旅,贯通产加销,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和全链条升级。一是加大政策支持和引导。抓住当前发展的有利契机,做好政策创设和项目资金统筹使用,聚集资源要素,围绕主体培育、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支撑、产业构建,加强业务指导、项目扶持、示范带动等,形成高效的指导和促进体系。同时加强宣传引导,增进社会公众对稻渔综合种养的科学认识,营造良好氛围。二是强化科技支撑。加强稻渔系统生产力和生态效应等基础理论研究,以及水稻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水产绿色健康养殖、设施构建、控肥减药、环境调控、绿色防控、精准管控等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以保护耕地质量和生态功能、促进水稻稳产增产、水资源节约利用、减肥减药等为目标集成创新种养模式和配套技术。加强种业科技创新,加快适宜水稻和水产品种筛选、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支持规模化繁育,提升良种供应能力。加强农机装备与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模式、稻渔设施建设的融合,提升机械化水平。强化标准支撑引领,加快制修订有关亟需的国标、行标、地标等,积极构建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提升标准的系统性和整体性。三是推动产业链条延补壮强。重点发挥三次产业融合的乘数效应,接二连三,着力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纵向上,向后端延伸,向下游拓展,发挥农产品加工业在贯通产加销的中心点作用,引导加工重心下沉,推动生产与加工、产品与市场、企业与农户协同发展,推动由卖初级农产品更多向卖加工品、品牌产品转变,实现产品多元化开发、多层次利用、多环节增值;横向上,与休闲、旅游、研学、康养、生态、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发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在横向融合农文旅中的连接点作用,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推动由卖初级农产品向卖体验、卖风景转变,拓展产业增效空间。 |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