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
庭院养蚯蚓 “钻”出绿色农业发展路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4/7/28 19:03:07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
|
农家小庭院,能有大作为。走进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乌兰达坝苏木养殖户闫国树家中,三间小房整齐有序,两亩空地内一垄垄蚯蚓床整齐划一,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发酵的味道。 日前,闫国树通过集中回收牛粪,以牛粪作为蚯蚓基础养殖床,成为适宜蚯蚓生长繁殖的“风水宝地”,只要保持育床内泥土有足够的水分和营养食物就可以保证蚯蚓茁壮成长,在后续仅需一次性投放蚯蚓种苗,便可使用3——5年。在掌握了科学的养殖管理方法以及繁殖技术后,大约30—50天蚯蚓成体就会产卵生下幼苗,成体就出售给众良蚯蚓科技有限公司。 问起闫国树怎么就和蚯蚓结缘?他这样说:“之前只是听说蚯蚓养殖效益高、风险低、市场需求量大,养殖也相对简单,就想先试试,刚开始养殖蚯蚓时信心不大,但是有了政府扶持心里就有底了,加上上级拨付的乡村振兴资金,我更有信心搞好蚯蚓养殖了!现在我还是蚯蚓养殖技术顾问,为十七户蚯蚓养殖户进行技术指导,已经有三户牧民愿意和我一起养殖蚯蚓了。” 在过去,闫国树的家庭小院中,空闲地里只是种植玉米,解决牛的饲草问题。每年收成玉米约2000斤、秸秆1吨左右,折算人民币为2800元左右。现如今,养殖的成品蚯蚓和蚯蚓粪经乌兰达坝苏木众良蚯蚓科技有限公司回收,蚯蚓成品的收入为8145元,每亩蚯蚓年产蚯蚓粪约30吨,收入为6000元,仅仅蚯蚓养殖就让家庭收入提高到14145元。 小院养出“金蚯蚓”,生态致富“大作为”。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行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庭院经济作为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措施之一,有着重要意义。为发展产业振兴乡村,巴林左旗乡村振兴局连续四年为开展庭院经济的脱贫户每年每户发放5000元的政策补贴,闫国树充分利用这项资金,购买蚯蚓,学经验、学技术,经过不断地研究尝试,最终养好了蚯蚓,带动了更多养殖户,也让难以处理的牲畜粪便和农作物废弃物也有了好“归宿”。(宋亚雯 王子涵) |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