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河南淮滨张明勤:躬耕于陇上致富不忘众乡邻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4/8/28 23:44:16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今年56岁的张明勤,是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富民家庭农场负责人。2012年度被评为全国种粮大户,2015年度被信阳市人民政府授予信阳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2019年被评为河南省劳动模范。

  屈指算来,张明勤从事农业已有12800余天,先后生产1亿市斤小麦和水稻。潜心研究农业种植的他,让他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农业土专家。1991年,他远赴黑龙江承包土地1145亩,种起了水稻;2011年,学有所成后,返回家乡在淮滨县固城乡流转土地1376亩,带领当地群众,依托农业科技,调整农业种植结构,让数以百计的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当地群众亲切地称呼他是提升土地价值的带路人,是科技兴村兴农的带头人,是村民脱贫致富的引路人。

  随着年龄的增长,张明勤的思乡之情愈来愈浓。2010年,张明勤回家探亲,看到家乡的父老乡亲仍是紧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没有大作为后,他拿出了当时远赴千里之外打拼的劲,放弃黑龙江的事业,积极主动与邻村村民进行广泛的接触和联系,宣传土地流转及规模化经营订单式生产的好处。在得到广大农民的信任后,2010年秋,他一次性流转土地达到1000亩,截至目前,流转土地已达1376亩。

  庄稼活不用学,人家咋做咱咋做,这种传统说法,已不适应现代化的农业种植,我们必须依靠科技才能致富,张明勤说。

  为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张明勤先后筹资60万元购进了收割机、旋耕机、插秧机、喷灌机等农用机械7台,进行田间机械化管理,提高粮食生产效率,缓解了劳动力匮乏的矛盾。

  为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张明勤在农业部门的大力帮助和精心指导下,将收获留下的秸秆就地粉碎还田。

  张明勤还积极响应淮滨县委、县政府的号召,围绕四优四化,调整种植结构、发展优质弱筋小麦、优质花生、优质粳稻。2016年,按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他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稻渔种养模式。

  2019年秋,记 者在淮滨县农业技术人员的带领下,来到张明勤的农场里,现场对张明勤稻鳅种养的技术给予测定。

  现场收上来的水稻经过测产,达到658斤。张明勤算了一笔账:粳米每斤6元;每亩养泥鳅一万尾,可产600至700斤,每斤价在 15元。这样除去每亩种子,挖糖、饲料等成本,可实现每亩纯利润7000元左右。

  稻鳅种养模式能有效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减少农业污染。种出的水稻生态、环保,养出的泥鳅绿色、有机。

  目前,张明勤稻渔种养基地规模已达560亩。去掉各项成本,我一年轻轻松松能赚300多万元,张明勤笑呵呵地说。

  致富不忘众乡邻,张明勤发挥劳模风范,积极投身精准扶贫大热潮中。他采用基地+农户的方式,依托种养基地对39户贫困户开展了三项有效帮扶模式: 一是针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因户,养殖基地统一提供水稻良种、鳅苗及饲料,并提供全程技术指导,统一订单回收水稻和泥鳅,实现贫困户生产脱贫。目前,已带动3户贫困户开展小苗分散养殖。二是针对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由基地对其土地进行托管经营,贫困户享受分红。目前,已实施带动12户贫困户。三是针对个别特殊情况的困难户,基地在支付贫困户土地租金的同时,给予其劳务报酬。目前,24户贫困户土地已流转在基地使用,并在基地务工。

  受张明勤影响,稻鳅种养模式已在淮滨县掀起热潮。目前,淮滨县的稻鳅、稻渔种养项目已在该县14个乡镇30个村落户,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360户1300人。

  行百里者半九十,张明勤是一名追梦人。下一步,他将围绕扩大土地面积、技术培训普及和建立绿色高产高效种植示范区等做文章,确保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从而带动更多群众向着美好生活奋进!(刘泽鲲 朱丝语)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