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广东鹤山:做活水产业 “养”出致富路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5/1/7 22:00:50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近期,广东省鹤山市桃源镇蟠光村的蓝龙虾迎来出笼好时节,养殖基地中,养殖户们一大早便开始忙着收网、捕虾、上磅、装筐……“最大能长到八两,比成年人的手掌还长,每到蓝龙虾出塘的时节,收购商都会主动联系上门,不愁卖不出去。”看着一只只肥美的蓝龙虾,蟠光村养殖户李伟权难掩心中的喜悦。

  蟠光村村委会主任李福强介绍,养殖蓝龙虾,是蟠光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促进乡村振兴的新探索。目前全村蓝龙虾养殖超200亩,每年可给村民带来500万元经济收入。

  此前,蟠光村以种养为业,其中养殖以养猪、养蛇、养鱼为主。由于养猪、养蛇污染大,加之近年效益不佳,养殖户谋求生态养殖转型的需求非常迫切。2019年,经多次对外考察交流后,蟠光村把发展目光聚焦在对环境友好、市场前景明朗的蓝龙虾养殖上。

  蓝龙虾原产于大洋洲,个头肥大、味道鲜美,以水草为主食,其排泄物可以被水草完全消化,对水体污染较少,其出肉比例比普通小龙虾高出50%,加上与小龙虾等水产品错峰上市,能给养殖户带来可观的收益。

  为提高养殖水平、降低养殖风险,蟠光村决定试点先行,组织有意向的养殖户外出考察学习蓝龙虾养殖技术,不断提高养殖技术和规模,解决蓝龙虾水土不服的问题。

  “养猪养蛇都赚不了钱,养蓝龙虾就能改变?”起初,不少村民对养殖蓝龙虾并不看好,为打消村民疑虑,蟠光村组织学成归来的养殖能手对其他养殖户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技术输出,并牵头联系广州水产收购商对蓝龙虾进行收购和销售,解决养殖户的后顾之忧。渐渐地,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养殖蓝龙虾的行列,纷纷将废弃的旧猪栏、养蛇场改造,走上了生态养殖之路。经过四年的摸索发展,全村蓝龙虾养殖规模也从最初的5亩发展到200多亩,成为村民增收致富新动力。

  去年,桃源镇牵线搭桥,蟠光村与诚兴荣食品公司结对联建,进一步打通蓝龙虾销售渠道,通过冷链物流运输,让蟠光村的美味走出鹤山,销往全国各地。

  蓝龙虾养殖产业蒸蒸日上,蟠光村发展日新月异。近年来,蟠光村把产业发展作为促农增收、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抢抓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机遇,守牢生态资源,抓牢融合发展,努力绘就村美、民富、产业兴的乡村新图景。

  如今,走进蟠光村,宽阔的村道干净整洁,小公园、荷花池、文化楼成为村民休闲放松的好去处,新建的停车场和公厕让村民的生活更加方便。更让村民期待的是,镇里规划建设的蓝龙虾公园也即将完工。蓝龙虾公园集休闲、文化、健身、生态、品牌宣传等功能于一体,同时设置展示专区,对蓝龙虾养殖产业进行科普和品牌宣传,更好地提升鹤山蓝龙虾品牌知名度,打造桃源镇蓝龙虾产业特色名片。(麦和幸 彭梦乐)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p>

  举报评论0

  银川地震瞬间返回背起同学逃生的学生被嘉奖:奖金9000元并免学费,获德国公派留学机会

  极目新闻记者 舒隆焕1月2日上午,宁夏银川金凤区发生4.6级地震,震感强烈。地震发生瞬间,银川一名高中生刚跑出去几步又返回背起腿脚不便的同学冲出教室,这一幕感动了无数网友。极目新闻记者此前在银川走访时了解到,返回背同学下楼的学生是银川外国语实验学校高二(6)班的郭庆。

  1月7日上午,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封面新闻记者从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了解到,至7日上午,西藏消防救援队伍、森林消防队伍共投入794人、150车赶赴现场开展救援。另有427人(消防救援队伍277人、70车,森林消防队伍150人)集结待命。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和家庭护理需求的增加,“互联网+护理服务”因其便利性被越来越多的家庭所接受。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何丽娜 通讯员 刘琪冬季寒潮来临,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期,中疾控报告显示:流感病毒阳性率“跃居第一”。14岁的初中生昊昊(化名),近日高烧不退,体温达到38℃。

  “各大企业用‘真香’这个版权,每年要付我们百万版权费。”这个靠“真香”赚钱的人叫王境泽。《变形计》是湖南卫视一档角色互换节目,将城市里的问题少年与农村贫苦家庭的孩子交换身份,互相感受并成长。

  不愧是人口大省,就这样的出生率在全国绝对数得着,也幸亏现在的政策好,才会这么“肆无忌惮”的生育,放在80年代,绝对是不可能的事情。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