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殖资讯 | 养殖培训 | 养殖项目 | 农林盆栽 | 文章中心 | 图片中心 | 
您现在的位置: zoonxw.com养殖网 >> 养殖资讯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山东海洋科技创新发展六十年           ★★★ 【字体:
山东海洋科技创新发展六十年
作者:佚名    养殖资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4/1/9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60年前,新中国一穷二白,海洋科技也如同白纸一张。60年来,经过无数科技工作者的艰苦奋斗、自主创新,中国海洋科技已取得令世界瞩目的发展成就。作为海洋大省的山东,凝聚了一支高水平的海洋科研队伍,拥有了一批高尖端的海洋科研装备,作出了一些可喜的海洋科技业绩。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岁末之际,《科学时报》记者专访了山东省科技厅副厅长、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李乃胜,请他回顾了山东海洋科技60年来的发展历程。

  《科学时报》: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海洋科技几乎是从零起步,一直发展到今天。山东省是海洋大省,海洋科技资源充足,优势突出。您认为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现在,山东海洋科技发展主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李乃胜:简单概括一下山东海洋科技60年的发展道路,可以说“这是一条艰苦奋斗、自主创新的海洋科技发展之路”。

  全国的海洋科技看山东,山东的海洋科技看青岛。谈到海洋科技,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是从零走到今天的。经过60年的发展,山东凝聚了一支堪称国家队水平的科研队伍,拥有国家队水平的海洋科研装备,作出了国家队水平的海洋科技业绩。

  第一个阶段,是新中国成立阶段。伴随着新中国成立的号角,我国海洋科技事业在青岛形成雏形。新中国第一批从事海洋科研的知名学者从海外、从国内四面八方汇集到青岛。他们主要有三支团队,一是国立北平研究院动物研究所所长张玺带领刘瑞玉、齐仲彦等人从北京集体落户青岛,与童第周、曾呈奎创建的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前身)会师;二是以林绍文、朱树屏为代表的上海中央水产实验所从上海整体搬迁到青岛,成为今天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的前身;三是厦门大学海洋系唐世凤率领师生来到山东大学,与赫崇本一起创建了山东大学海洋系。

  在这一阶段,涉海学科的知名学者汇集到青岛。从整体上说,上述三支汇聚青岛的队伍,大大加强了山东的海洋科研力度;从个人来讲,曾呈奎、赫崇本、毛汉礼等第一批海洋学科留学生的学成归国也使山东海洋科技事业锦上添花;此外,还有文圣常、方宗熙、张玺、刘瑞玉等从四面八方赶来,投身科研事业。青岛海洋科学研究的雏形就在这种情况下建立起来。有了人才,有了队伍,有了雏形,这就是山东海洋科技发展的第一阶段。正是因为有了雏形,我们才可以说新中国真正开始有了海洋科学的调查研究和科研事业。

  海洋科学的调查研究和科研活动在上述时期之前也零星存在,其中最大的一次是在胶州湾。1935年,张玺代表的北平研究院动物所在胶州湾作调查。在那个时间段,成规模的调查只有这一次,并且仅局限在胶州湾,所以真正成规模的科学研究是从新中国成立以后开始的。谈及海洋调查与科研事业,60年之前几乎是空白,线年。

  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这一阶段海洋科研队伍基本成型,并真正开始了海洋调查。出现了以海带养殖为代表的第一次海水养殖浪潮、海带自然光育苗法、海带59-1新品种等新成果。1956年第一批海洋地质专家入住青岛,毛汉礼填充了水文研究的空白,赫崇本、唐世凤建立了物理海洋学科,方宗熙、李嘉泳等充实了海洋生物学。1957年,中国拥有了第一条改装的海洋调查船“金星号”,随即,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扩建成为新中国第一个综合性研究所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山东大学的几个系也组成了山东海洋学院,国家海洋局一所从天津搬到了青岛。这一阶段最有特色的当属1958~1960年,国家科委成立以青岛科学家为主的海洋组,统一组织完成了我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全国范围的海洋普查。

  因此,向科学进军实际上是在全国范围内向海洋进军的进军号。这一阶段产生了一些堪称首创的世界级科研成果。在这一阶段,海洋科技队伍成形了,而且真正开始了海洋调查,有了海洋科研机构。

  第三个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这个阶段海洋科技热情空前高涨。1978年年初,“文革”后第一届大学生正式入学。全国科学大会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更使科学家焕发了青春。那一年全国科学大会上,海洋界有80多个成果获得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奖,对虾工厂化育苗、海带筏式人工养殖、海湾扇贝的引种等技术成果开始在中国沿海落地开花。

  第四个阶段,是上世纪90年代之后科教兴国时期。中央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山东、青岛也分别提出科教兴鲁、科教兴市。1995年,国家出台了科教兴国的决定,山东树立了海洋科研国家队水平的目标,出现了一批国家队水平的科研成果,一系列重大海洋调查计划和重要技术突破都是在这个阶段完成的,为日后海洋科研与海洋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五个阶段,是从2006年开始至今,我国海洋科技事业进入了自主创新的新阶段。自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来,国内许多产业都受到较大冲击,但是海洋产业却增长了近20%,海洋产业成为2008年增长最快的产业,自主创新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海参养殖称得上是这一阶段的典型成果,最近3年中,海参产值从几个亿猛增到了200亿元。当前,方兴未艾的海洋新兴产业都可以归入这一阶段。

  《科学时报》:60年来,我国在海洋调查研究方面共完成了6次大的调查计划,这些调查计划均是从山东发起的,请您谈谈这6次海洋调查及其作用。

  李乃胜:60年来,6次较大规模的海洋调查计划均从山东发起,进而影响全国,汇入世界海洋科技发展的潮流,奠定了海洋科技大国的地位。

  第一次是1958年至1960年全国海洋大普查。从1958年开始,拉开了全国海洋普查的序幕。这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第一次规模性调查,目的就是了解中国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四大海域的近海基本情况。

  第二次是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大陆架调查。在这十几年中,海洋普查延伸到了大陆架200海里处,目的是了解中国可控海域的资源环境状况。

  第三次是1980年至1986年海岸带大调查。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全国1.8万公里的海岸线进行了拉网式、地毯式的调查,目的是把海陆结合部,也是海陆相互作用对人类、对海洋经济影响最大的地区调查清楚。

  第四次是1988年至1995年海岛调查。对全国6000多个海岛作了一次无一遗漏的调查,凡是高潮时露出水位面积超过500平方米的海岛均在调查范围内。此次调查从地质、环境、生物、气候、植被和未来发展等各方面对海岛进行了系统清查。

  第五次是大洋调查。这次调查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与海岛调查穿插在一起。其中,太平洋多金属结核的调查成为特别关注点。多金属结核中除铁锰外还有一系列稀有金属,它与富钴结壳是这次调查的核心。从1980年至今,我国已经调查了接近20个航次。1996年中国获得了联合国海底筹委会的批准,成为全世界第五个先驱勘探投资开采国,按照国际公约、国际惯例,在太平洋中部划定了15万平方公里作为中国的专属勘探开采区,其中的一半,7.5万平方公里属于中国专属开采区。

  第六次是极地调查。从1984年至今,我国共组织南极科考25次,比较成规模的北极考察有4次,建立了中山站、长城站、昆仑站、黄河站4个考察站。

  《科学时报》:在这60年的海洋科技工作中,山东海洋科技发展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李乃胜:60年来,我国初步完成了“查清中国海、探索四大洋、考察南北极”这三大国家公益性海洋调查研究目标,其中,山东的海洋科技工作者是先遣队和生力军。

  第一是查清中国海。中国邻近海域包括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四大海域。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我国的实际控制能力,中国宣布海洋国土面积(以下简称海土)为300万平方公里。照目前来看,这种说法过于保守。如果按自然疆界划分,中国海土面积可以达到473万平方公里。从水文、地质到生物、化学等各方面的基础资料来看,我国都已基本掌握,海底可燃冰、海底热液矿床等一些新生事物,38个新生代盆地等均已调查清楚。通过查清中国海,摸清了我们的资源家底。

  第二是探索四大洋。中国的海洋调查船从青岛起航,穿过中国近海,进入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进行大规模、多学科的海洋调查,进行了横穿世界各大洋的环球考察。在一些国际公共海域的调查中,中国有了一席之地。

  第三是考察南北极。从1984年至今,通过不懈努力,中国在南北极占有了一席之地,树立起了中国的旗帜。在这一阶段中,我国共组织南极科考25次,北极考察4次,建立了中山站、长城站、昆仑站、黄河站4个考察站。中国人为极地科学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上述三个目标均属国家目标或是公益性海洋调查研究范畴。60年来国家完成的三大目标,主体工作都是由山东的海洋科技工作者来完成的。

  《科学时报》:海水养殖的“鱼、虾、贝、藻、参”5次产业浪潮是我国海洋科技自主创新的丰硕成果之一,请问山东海洋科技在这五次浪潮中作出了什么贡献?

  李乃胜:自古以来,我们的祖先就懂得渔盐之利、舟楫之便。但是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才线年来,海水养殖经历了五次浪潮。

  第一次,20世纪60年代以来,以海带养殖为代表的海洋藻类养殖浪潮。海带夏苗培育法、筏式养殖、陶罐施肥、海带南移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的突破,使我国每年海带干品产量最高300万吨以上,迅速成为世界第一。此后,裙带菜、紫菜、江蓠、羊栖菜等大型海洋藻类的育苗和养殖先后取得成功,使中国海藻养殖逐渐成为沿海地区的重要海水产业。

  第二次,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对虾养殖为代表的海洋虾类养殖浪潮。对虾养殖业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迅速发展,90年代初,山东海洋科技工作者又成功引进了南美白对虾等新品种,使我国对虾养殖产量迅速成为世界第一。上世纪最高年产量高达22万吨,养殖面积达220万亩,年产量约占全球养殖对虾的30%。近几年,全国对虾养殖产量达到70多万吨,其中南美白对虾产量超过50万吨。

  第三次,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扇贝养殖为代表的海洋贝类养殖浪潮。主打品种由本土的栉孔扇贝过渡到从美国大西洋沿岸引进的海湾扇贝,培育出“蓬莱红”杂交扇贝、“中科红”海湾扇贝等新品种,开发了扇贝春苗培育、深水筏式养殖等产业化技术。到目前为止,贝类养殖仍然是我国海水养殖业的主要品种。扇贝、蛤蜊、牡蛎、贻贝、螠蛏等在全国海岸带广泛养殖,每年贝类养殖产量约1200万吨,稳居世界第一位。

  第四次,世纪之交,以鲆鲽养殖为代表的海洋鱼类养殖浪潮。主要养殖品种有鲈鱼、梭鱼、六线鱼、鲷类、鲀类及鲽鲆类等,主要方式有港堰养殖、池塘养殖、网箱养殖和室内工厂化养殖,以深水网箱、普通网箱和工厂化养殖为代表的集约化养殖快速发展,全国海水鱼类养殖总产量超过70万吨。

  第五次,近年来,以参鲍养殖为代表的海珍品养殖浪潮。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刺参、鲍鱼的人工育苗和养殖技术不断出现新突破,产业化养殖在山东沿海全面展开,全省刺参养殖面积40多万亩,年产值100多亿元,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0%;鲍鱼养殖面积3万多亩,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5以上。

  第一是三大国外品种的引进。海湾扇贝、南美白对虾、英国大菱鲆这三个品种是国内外公认的成功引进的品种。这主要是由山东的海洋科技工作者完成的。海湾扇贝成了贝类养殖的代表;南美白对虾产量连续几年突破50万吨,从数量上已经远远超过了中国对虾或日本的斑节对虾;大菱鲆,现在产量在5万吨以上,山东地区产量接近4万吨,这样的产量也使得它的单价从300元降到30元。这三大品种的成功引进,可以称得上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至此,大菱鲆成为鱼类养殖浪潮的典型代表。

  第二是认定十大国内良种。迄今为止,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正式认定的十大海水养殖良种全产自山东。其中,海洋藻类有5个,分别是东方一号、东方二号、东方三号以及荣福海带、江蓠981;虾类品种有2个,包括黄海一号、黄海二号;贝类品种有3个,分别是大连一号鲍鱼、“中科红”海湾扇贝、“蓬莱红”栉孔扇贝。

  正因为“五次浪潮”包括三大引进品种、十大国内良种,才使得中国的水产养殖业在全世界赫赫有名,拥有了水产养殖之乡的美誉。现在,中国水产品年产量达5000多万吨,居世界第一,人均占有量达43公斤,解决了中国1/3人口的蛋白质问题。这大大改善了中国人的膳食营养结构。

  《科学时报》: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增长和科技的进步,海洋新兴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您认为比较重要的海洋新兴产业有哪些?山东对于这些产业的发展有着怎样的影响和贡献?

  李乃胜:新中国成立以来出现的十大海洋新兴产业,正呈蓄势待发之势,将迅速成为全国沿海的支柱产业。这些技术基本上都在山东萌芽,然后逐渐走向全国1.8万多公里的海岸线。

  第一,海水养殖。这就是“耕海种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出现的新兴产业,一举成为世界第一。这是山东人民发展起来的产业。

  第二,造船业。从过去的钢铁船,到一些机械化的船,再到高精尖的船,这是很大的飞跃。目前,这一产业已经发展成高度技术集成的现代产业。

  第三,生物制品产业。主要包括海洋药物、生化制品、海藻肥料等。生化制品种类繁多,主要包括保健品、功能食品、添加剂、中间体以及一些海洋生物酶催化产品,现在也已经形成一个大的行业门类。

  第四,海洋精细化工。主要包括海藻化工、卤水化工和海洋涂料化工三部分,山东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第五,新兴海水产业。包括海水淡化、海水工业用水、生活用海水、海水灌溉等。甚至海水蔬菜种植已经获得成功,如江苏的大丰、苏北的海水蔬菜基地,甜菜、芹菜、西红柿的海水种植已经获得成功。青岛胶州湾东岸、西岸各10万吨的海水淡化工程正在积极推进,有可能成为全国领先的海水产业示范区。

  第六,海洋矿产开发。就山东而言,主要有石油天然气、煤矿、砂矿以及滨海金矿等。矿种齐全,资源丰富,已形成较大规模的产业规模。这些都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发展起来的。

  第七,海洋能源产业。包括风电、海电、生物质能源等。风电在山东的发展十分迅速,从滨州一直到青岛,风电规模都非常大。在水动力能源中,潮汐发电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乳山白沙口拥有全国第一个潮汐发电站,也是到现在为止运转最好的一个,发电量约为每年200万度。此外,波浪发电、潮流发电正在稳步推进。生物质能源正日益受到重视,快速发展。海洋藻类从大藻到微藻,能源含量非常高,科技部已经正式在“863”计划中立项,加大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力度。

  第八,海洋工程产业。坐落在青岛的中交一航局航务二公司有50多亿元的产值。中海油在黄岛的海工基地,生产海上的各类钻探船、各类海上特定的船舶,从划地开始到现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就能够满负荷运转,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有50多亿元的产值。国家海洋局一所还承担了中韩海底光缆架设设计。港口、桥梁、隧道、炸礁甚至各国的围海造田等海洋工程的国际需求非常大。这样的新兴产业,山东应该率先来做,这是一个科技含量高、需要技术支撑的重要领域。

  第九,装备制造业。山东也是全国海洋仪器装备的先进代表,不论是科研、国防还是产业装备。目前,山东准备组建一个海洋仪器装备技术创新联盟,联合所有力量,集研发、制作、展示于一体。建立这个平台之后,在国家目标的指导下,全国各地制造装备的院所的研发成果就可以在这里变成产品,成为系列化的品牌。

  第十,海洋社会服务业。包括滨海旅游、防灾减灾、环保产业等,是海洋新兴产业的重要领域,也是投入产出比非常高的新领域。特别是包括海洋生态灾害防治在内的防灾减灾技术前景非常广阔。近几年来,山东近海赤潮、浒苔、水母、海星暴发都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风暴潮、风暴浪、海雾、海冰、海水倒灌、海岸侵蚀、海洋腐蚀、海上溢油等防灾减灾技术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新兴产业。

养殖资讯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养殖资讯:

  • 下一个养殖资讯: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养殖资讯
    2013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建设…
    新股粤海饲料001313申购价值…
    蟹塘水质好不好仪器一测就知…
    养殖业-北极星环保网
    发热涂料采暖北半球系统牵手…
    水产种苗
    水产养殖漆有什么要求?是否…
    舟山国际水产城
    水产养殖漆在改善工厂化养殖…
    水产养殖漆海峡漆助力养殖高…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