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20多位专家博士坐阵仙桃这家合作社领跑全国!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4/3/30 0:20:54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6月10号上午,记者走进全国规模最大的黄鳝养殖基地——仙桃洪渊泽水产合作社,看到一派繁忙景象。在一间6000多平米的人工繁育车间,300多个吊桶正在“卖力”工作,不要小瞧这些桶,它们可是鳝鱼卵孵化的“法宝”。

  “一个桶可以孵十几万粒卵,它是没有底部的,用滤网进行了封闭,有助于鳝鱼卵溶氧充足。慢慢地提升和迅速地下降,让卵处于一个运动状态,模拟了野生状态下母黄鳝孵化过程,提高孵化率。”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博士李忠介绍。

  通过吊桶将漂浮起来的坏卵进行初步筛选,再由人工精心筛选一遍——这样省时省力又省人工的装置,就出自这位农业博士之手。像李忠这样的专家博士,这家合作社就有20多位。

  “自从李忠博士来了之后,专家博士的数量,从过去的几位一下子增加了20多位,长期住在这里,从繁苗到培苗不需要我操心。”仙桃市洪渊泽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童国兵笑着说。

  童国兵养殖黄鳝20多年,是合作社的掌门人。以前黄鳝苗种都是靠野外捕捞,一直存在来源紧缺、进苗时间短、存活率低等问题,制约着产业发展。2010年,童国兵开始黄鳝繁育的破冰之旅,经过多年探索,终于攻关了黄鳝仿生态有土繁育技术,然而,当实现大规模量产时,效果不尽人意。

  “生态繁育需要的人工量较大,时间周期长,达不到卖给养殖户当年出售的要求。而且成活率只有60%,进300条野生苗种,能有60斤产量那是相当不错了。”童国兵说,人工繁育成活率高达95%,一口网箱可以增收400块钱,想达到量产,必须要走人工繁育这条路。

  原来,鳝鱼是一种特殊的鱼类,它雌雄同体。雌性先熟,卵巢发育产卵后成为精巢,并产生成熟精子。在初次性成熟时,鳝鱼的怀卵量较低,每尾只有300到800粒。2015年起,李忠就带着科研团队攻克鳝鱼人工繁育技术,在大黄斑品系鳝鱼选育的过程中发现,约3%到5%的雌性亲本可以连续多年产卵,不会发生性逆转,每尾怀卵量可达3000粒以上。3年前,新技术在全国首例示范应用成功。

  李忠介绍,科学技术从实验室到产业上,在一个地点应用和多个地点应用,意义大不相同:“一个地点应用的话,有地域局限性。单纯一个仙桃市张沟镇,不足以支撑仙桃黄鳝产业带发展。”

  双方的想法不谋而合,今年年初,在当地政府的“撮合”下,洪渊泽“牵手”长江水产研究所,并投入近5000万元,新上一系列设施设备,翻开了黄鳝工厂化、规模化无菌繁育新的一页。

  “我们合作社的年初目标,是人工繁育幼苗要达到3到4亿尾。这段时间,100多名工人每天从早上7点钟一直忙到晚上9点钟。”童国兵边走边说。

  “苗子成活率高了,相应的养殖成本就会降低,相当于养殖户增加了收入。”李忠告诉记者,科学技术局限于实验室或者仅局限于论文上,意义并不大。把科学技术应用到老百姓的田地、池塘里面,变到老百姓的饭碗里面,才更有意义。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