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
区域农产品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2/12/12 10:10:34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
|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合作:中央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全国远程办) 东辽县是我国著名的黑猪养殖之乡,是国家级标准化养殖示范区,因其境内山崇丘缓,森林茂密、禽兽群集,清朝时期曾被皇家封为“盛京围场”。《西安县志》对黑猪的贸易有着十分详细的记载:“猪值百抽二局费二厘为二成二税。又分肥猪、冻猪、宰猪、小猪四项,前三项向俱计值东钱百吊收二吊局费二百文三十四年改为十元收二角局费三枚,宰猪另有印子税半角,满五十斛者东钱四百文二十斛一下这铜币三枚。”由此可见,在清光绪年间,东辽县饲养黑猪已形成了产业链。 由于黑猪主要生长在东辽县东辽河流域,民间为了区别其它猪种,就以东辽黑猪称之。1955年省畜牧管理部门首次提出东辽黑猪名称。“东辽黑猪”名称有文字记载源于1980年版《东辽县志》第五篇《畜牧业》第三章《畜禽改良》第一节《猪》原文为:“1975年选择热闹公社礼让村作为东辽县黑猪养殖场。1976年经吉林省科委、畜牧局、畜牧兽医协会、农业科学院部门领导,专家鉴定,正式命名为“东辽黑猪”。” 经过历代东辽县劳动人民驯化饲养以及对东辽黑猪的研究选育,东辽黑猪已经成为吉林省优秀的地方猪品种和特有保护种源。目前,东辽县东辽黑猪养殖基地已经成为吉林省东辽黑猪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东辽黑猪凭借其“通体黑色,体质强健、抗病和抗寒性强,瘦肉率高,肉质鲜嫩、瘦而不柴、肥而不腻、味美可口等特有的品质在第一届、第三届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中被评为名牌产品,第八、九届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中被评为金奖产品。2006年、2009年、2013年在吉林省第八届、第十一届、第十五届吉菜美食节上“东辽黑猪”被组委会授予“吉林畅销原料”证书。2012年东辽黑猪,猪肉取得有机食品认证。2013年,东辽黑猪的育种及繁育被国家确定吉林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013年东辽黑猪的养殖基地被认定为“吉林省安全优质肉猪现代生产关键技术的研究示范基地”。同时又被吉林大学和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认定为教学实习基地。同年,东辽黑猪养殖基地被吉林省畜牧业管理局评定为“草变肉”工程实验中心。目前,东辽黑猪暢销吉林和全国各地,深受国广大消费者的喜爱。2011年7月份和2012年6月份中央电视台CCTV7做了2次专访并录制播出了东辽黑猪的短片,使东辽黑猪这一古老品种逐步走进广大消费者的视野,知名度不断提升。 东辽黑猪的种猪、仔猪、商品猪、猪肉的销售在本地形成了以辽源市为中心面向全国销售的局面。种猪在当地周边的梅河口、通化、西丰、伊通、磐石每年均有销售。年均销量3200头以上,另外,还远销四川、内蒙古、广西、湖南等地。2014年销售价格为种公猪15000-20000元/头、种母猪5500-8000元/头(每头体重为60公斤以上-90公斤以下);商品猪主要销往辽宁、黑龙江等东北地区,年销售量为2000-2500头,市场售价价格为50元/公斤;黑猪肉(冷鲜)销往全国各地,在长春、哈尔滨、沈阳、北京和天津等地都有销售网点。主要购买者为长江以北的消费者,哈尔滨、长春、沈阳、津京唐地区居多,销售量大约年均销售为250-300吨,现今市场销售价格为120元/公斤。2014年东辽黑猪及东辽黑猪肉在当地的黑猪市场占有量为99%。2014年出栏东辽黑猪近1万头,销售收入8000万元以上。东辽黑猪的饲养方式和黑猪肉的品质已被向香港提供畜禽的供应商认可,初步达成黑猪供港意向。2014年东辽黑猪已经完成了供港企业的注册登记,猪肉的出口检测、检疫等各项指标完全符合供港出口要求,并达到HACCP(国际食品安全认证)标准,2015年,东辽黑猪有望实现香港市场的供给。 1985年以后,一方面受国外适合规模化饲养猪种大量引入冲击,另一方面由于东辽黑猪的饲养周期较长(一般12-14个月出栏),猪的饲养成本高和不适合规模化饲养,其次是当时人们的消费水平相对较低,对销售价格高于市场东辽黑猪肉高端消费产品难以适应,几乎没有市场,对黑猪产业发展起到了障碍作用。到了2000年后,东辽黑猪产业发展得到了省市县政府和各级畜牧部门的高度重视。东辽县政府从2003年开始制订了抢救性品种保护实施方案,经过东辽县政府和各乡镇的共同努力,从2010年开始东辽黑猪已经完成了保种扩繁阶段,并开始进入了优选育系阶段。东辽黑猪已经成为吉林省优秀地方猪品种和东辽县养猪业的支柱品种,从2006年最初的两个乡镇少部分农户饲养发展到现在10个县镇大部分农户饲养。2014年东辽黑猪的经产母猪1400多头,存栏量达到12000多头,出栏量26000多头。成为吉林省养殖量最大的地方黑猪品种猪。按县政府制定的发展饲养东辽黑猪实施方案,预计十三五要发展养殖基地10个,确立50家养猪专业合作社,发展600个专业养殖大户。年可出栏商品猪80000头,生产绿色猪肉4500吨,实现农民增收高效载体。为了支持和保护东辽黑猪产业,促进养猪业结构调整,省、市、县给予了政策和资金的大力支持。2011年东辽县政府为东辽黑猪保种责任有限公司划拨饲料用地1000亩,放牧地1万亩。从2000年起,东辽县政府每年支持保种经费都在10万元以上;辽源市政府在东辽黑猪培育研究上给予了经费上支持,每年科研经费都在5万元以上,并于2013年帮助协调流动资金300万元;同时,从2009年起省、市、县畜牧部门在东辽黑猪保种等项目和政策中给予了重点支持,每年保种费和项目资金都在100万元以上,并在技术上给予了全力扶持,从而极大的促进了东辽黑猪健康发展和壮大。 根据相关史料记载,早在四五千年前,辽源地区已经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到辽金时期活动人口逐渐增多,开始从事农牧渔猎活动。东辽区域是野猪主要分布地,最早描述东辽地区居民进行野猪驯养源于《金史》的记载,“山区猎户常用华树木做圈棚,将小野猪捕之、养饲。”明朝末年,位于原东辽县城区的龙首山是一座著名的城堡,是海西女真扈伦部叶赫那拉家族的东城所在地,史称“叶赫国东城”。形成了长白山余脉东辽河两岸野黑猪人工养规模最大的区域,野黑猪往来贸易十分繁荣。由此可见,东辽地区野黑猪驯化养殖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清王朝建立后,清顺治十年(1653年)东辽地区辟为盛京围场,封禁了长达200多年。在这200多年中,世代居住在这里的满、朝、汉、蒙等民族从未间断在这片土地上打猎、养殖、采药挖参、开垦耕种。各部族四处分散而居,野黑猪养殖驯养规模不大,仅限于自给自足或是用于部落之间交换。到清嘉庆、道光、咸丰年间,由于中原地区人口剧增,加之灾荒、战乱频发,中原百姓为了躲避外敌入侵等灾难,形成了闯关东、走西口洪流。清政府虽有堵截,却收效甚微 。到了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清廷开关,大量流民的涌入,使得粮食和肉品的需求大大增加,野黑猪的养殖和贸易得到了空间发展。据《西安县志》(东辽县原名)“财计篇第六”记载光绪二十三年“豕(猪)七万二千三百五十七口,元年六万四千四百八十口。猪一口收东钱百文改收铜币二枚”。清光绪二十三年当时全县人口为88188人,黑猪饲养量达64480头,人工饲养黑猪已经形成了多个较大规模的群体。由于东辽黑猪肉质鲜嫩、瘦而不柴、肥而不腻、味美可口,其大理石纹理和食用口感明显等优良特性,被选为贡品年年按比例向朝廷纳贡,深受清皇室的喜爱。 1911年至1931年,黑猪养殖已经形成了规模化的饲养和发展,成为东辽河上游两岸人民家庭的主要家畜和主要肉类食物,黑猪贸易得到了蓬勃发展,远销到辽宁、黑龙江、北京和天津等地。1931年后,日本人对部分黑猪进行了品种改良,并作为关东军的主要肉食军需。1938西安县人口为:234457人,猪52665头,是当时东辽地区最重要的产业。 由于黑猪是长白山野猪驯化和圈养演变的,加之东北夏季日照时间长,一年四季温差大及黑猪生长周期等原因,黑猪肉质地细腻,肉香上乘。长期以来成为朝廷的上佳贡品和八旗子弟围场狩猎练兵的军需,而且该种猪的分布仅限于长白山余脉的丘陵地带的东辽河两岸,为了确保每年贡猪不减和军需供应,黑猪饲养逐步扩大规模,由此开启了黑猪人大规模饲养发展史。其世代遗传下来的种猪和圈养技术与经验的传承,形成了黑猪原种群,成就了东辽县黑猪种群及饲养事业的发展。 |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