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殖资讯 | 养殖培训 | 养殖项目 | 农林盆栽 | 文章中心 | 图片中心 | | |
您现在的位置: zoonxw.com养殖网 >> 文章中心 >> 正文 |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
|
|||||
破解海洋种业的“基因密码”——昌邑市下营镇全力打造海洋种业发展新高地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2/11/28 | |||||
原标题:破解海洋种业的“基因密码”——昌邑市下营镇全力打造海洋种业发展新高地 对虾、单环刺螠(海肠)、半滑舌鳎人工繁育难关成功攻克,突破“卡脖子”技术;种虾成本降低50%,虾苗生长速度提高15%,“北苗南调”成为现实;“福布斯亚洲上市企业50强”广东海大等行业龙头纷纷布局落户,“双50亿”养殖基地快速隆起…… 近年来,昌邑市下营镇发挥海域区位和自然条件优势,以创新提升“三个模式”为引领,搭建研发攻关平台,全力突破海洋种业“卡脖子”技术难题,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条,让“小种苗”发展为大产业、焕发出新生机。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对虾生产国和消费国,南美白对虾是我国海水养殖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对虾品种,年产量超过180万吨,占全世界产量的四成。但种源却一直被国外垄断,一对进口种虾的价格最高达1000多元。 渔业发展、种业为先。要掌握主动权,必须培育本土好种虾。昌邑市下营镇通过深化政产学研合作、加强创新平台建设等方式,在人才引进、院所合作上下大功夫,引外智、借外力,联合开展水产种质技术攻关。 针对我国南美白对虾种虾主要依赖进口,成本高、无法实现多代繁殖的现状和困境,昌邑市成功引进邦普种业国家级水产遗传育种中心,依托中国工程院包振民院士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科研团队,开展南美白对虾种虾新品种繁育。目前,该市已建成全国最大、遗传多样性最高的南美白对虾活体种质资源库,突破了多性状基因组选择、标准化无特定病原种虾扩繁等多项“卡脖子”技术,培育的南美白对虾种虾具有生长快、抗性强、养成率高、产卵量大等优点,种虾成本降低50%,虾苗生长速度提高15%,年可实现10万对种虾的市场供应,可生产虾苗1000亿尾。 经过几年研发,已成功攻克对虾、单环刺螠(海肠)、半滑舌鳎人工繁育技术难关,精心选育中国对虾“黄海1号”“黄海3号”和三疣梭子蟹“黄选1号”等一批新品种,单环刺螠育苗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 市场是最有效的催化剂。昌邑市下营镇以市场为导向,在繁育方式、养殖模式、平台建设上进行转变,推动海洋种业科研成果走向实践、走向市场,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我们的渔民多采用传统户外露天虾池养殖模式,而南美白对虾对气候依赖性强,只能靠天吃饭。由于缺少优良种苗,渔民多采用自繁自养的方式培育来年的虾苗,对虾近亲繁殖、近交衰退、种质退化造成苗种自身遗传能力减弱、性状退化,再加上环境、管理、技术环节等问题,渔民控制病害能力差,更加限制了产业发展。” 昌邑市昱海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卢立功说。 为此该镇对传统养殖方式进行改造提升,改变之前渔民自繁自养种苗的“小弱散”模式,先期选择3000余亩传统养殖池塘作为示范基地,通过推广对虾养殖“大棚标苗”和“如东小棚养殖”等新模式、新技术,建设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的原良种繁育基地等一系列措施,亩产量跃升至原来传统养殖的10倍以上。目前,该市共有水产苗种生产企业10家,建成省级水产原良种场和遗传育种中心6个,年育苗对虾、梭子蟹、半滑舌鳎、大菱鲆、海蜇等品种达110亿尾(粒),年产值逾3亿元。此外,还在平台建设上持续发力,招引建设了海大虾苗繁育和贝类育苗“两个中心”,为优质种苗繁育推广搭建了新平台、提供了新引擎。其中,已于2020年下半年投产的海大虾苗繁育中心占地约300亩,苗种培育车间12个,苗种辐射整个环渤海地区以及浙江、江苏等主要养殖区,半年内销售虾苗35亿尾,产值2000余万元,改变了山东冬季无法培育虾苗的被动局面,解决了北方优质虾苗供应难题,彻底扭转了“南苗北调”局面。 昌邑市下营镇将工业集群发展思维有效运用到海水养殖业中来,放大种苗研发、繁殖优势,积极招引产业链延伸项目,打造以对虾养殖、贝类增养殖为主的海洋牧场全产业链,建设对虾、贝类产业“双50亿”养殖基地,激发海洋经济“蓝色动能”。 该市依托邦普种业对南美白对虾上游研发及繁殖优势,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成功引进总投资30亿元的广东海大北方现代生态养殖示范园。该项目主要建设研发中心和168个标准化养殖车间,对南美白对虾虾苗进行培育、扩繁、养殖、推广,建成后将年产南美白对虾1.2万吨、年产值6.2亿元,成为广东海大集团的北方养殖总部基地。 由此昌邑市形成了以育种源头,以繁育企业为纽带,以养殖示范园为终端的南美白对虾完整产业链条,扭转了有种无业的尴尬局面,实现了良种、良养,良销,相关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年产值将达到50亿元。 同时,建设占地2万平方米的贝类育苗中心,重点攻克贝类种源、饵料培养、苗种培育和高成活率标粗等技术难题,建立贝类种苗培育和遗传育种、技术服务体系。采取“渔光互补”模式,建设占地4000余亩的贝类种苗保种、逐级标粗、暂养区域,提高贝苗存活率,为大水面生产提供种苗保障。以“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对莱州湾现有滩涂水面充分利用,建设20万亩海洋贝类牧场,构建贝类种苗培育、标粗、养殖完整产业链条,加快形成50亿元产值。 渤海湾畔春潮涌,走向“深蓝”正当时。一条海洋种业“隆起带”正在昌邑这座渤海明珠崛起,集聚起澎湃“蓝色动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文章 | ||
82小时亲虾到场存活率高达99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 |
养殖资讯网声明:登载内容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绝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若侵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站长: |